文 彥
(廣元市中心醫(yī)院 內分泌科,四川 廣元 628000)
甲減是由于甲狀腺激素合成分泌減少,或生理效應出現機體代謝功能降低。一般情況下甲減患者臨床癥狀為肌肉痙攣,體溫較低且體重增加,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急性水腫或者感染,嚴重損害患者身心健康[1]。因此在治療期間,臨床需要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效果,使得患者能夠健康[2]。本文通過將心理護理納入研究中,旨在改善患者的心理素質,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6.8-2017.8收治于我院的甲減患者88例,均經過臨床上常規(guī)檢查與專業(yè)醫(yī)師確診,無其他疾病影響治療預后,所有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嚴重心血管疾病及肢體功能障礙患者,溝通障礙、文盲、不愿配合者。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齡為25-65歲,平均年齡為(44.6±5.4)歲,病程為1-4年,平均病程為(2.0±0.4)年。
所有患者均采用心理護理干預:1.為患者營造良好住院環(huán)境,病室內保持干凈整潔,空氣流通、溫濕度適宜;利用親切、熱情態(tài)度接待患者,并根據其實際特點增進交流,耐心聽取患者想法,盡可能予以需要,與之建立良好護患關系。2. 增加對疾病知識指導,向患者與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由于患者對疾病較為敏感,相關癥狀可能對患者生活造成影響,使之出現煩躁心理,降低配合治療依從性,注意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引導。3.心理護理。加強對患者交流,深入了解其心理變化,多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呵護與支持,盡可能滿足患者所需,解除顧慮,引導其正確宣泄情緒方式,增加治療信心,將“關愛、尊敬”等服務理念融入對患者的服務當中。4. 飲食護理:在患者能夠進食后,盡量選擇高蛋白等營養(yǎng)物質,學會合理配合食物,選擇清淡飲食,保證患者每日攝取的營養(yǎng)均衡,避免刺激性飲食。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綜合心理狀態(tài)評定,總分均為80,分數越高相關癥狀越嚴重[3]。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后患者的SAS、SDS評分顯著優(yōu)于護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患者護理前后SAS、SDS評分情況比較[n=44,(分)]
近年來甲減在臨床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該疾病的出現是指甲狀腺激素分泌與合成減少。根據患者發(fā)病因素分為原發(fā)、繼發(fā)與周圍性。甲減患者通常發(fā)病較為隱蔽,與甲亢相比臨床癥狀不夠明顯,治療難度較大[4]。由于甲減病程較長,患者長期受到疾病折磨,容易產生不同程度的消極心理,并對治療造成抵抗心理,不利于臨床治療。
本文通過將心理護理納入其中,結果顯示護理后SAS、SDS評分顯著優(yōu)于護理前。通過心理護理的實施,進一步提高了醫(yī)療護理治療,同時也能夠營造和諧的護患關系,降低醫(yī)患糾紛發(fā)生率。在全程護理服務中,為患者提供從入院到出院全程且連續(xù)性的護理服務,最大限度滿足患者身心需要,并且在心理護理服務過程中,護理人員詳細介紹治療方法及注意事項,使其掌握護理細節(jié)及康復要點[5]。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了解其內心需求,可有效改善醫(yī)患關系,盡可能滿足家屬基本要求。使病人得到高質量護理服務,改善其不良情緒,增加臨床療效。通過鼓勵患者正視疾病,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及時改善消極與悲觀情緒,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得患者處于放松狀態(tài)。從患者入院開始即加強溝通,保持親情關系,關注多方位護理,增加患者依從性,進一步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通過對甲減患者實施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情緒,直接提高相關治療效果,值得臨床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