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軍
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優(yōu)化的關鍵還在于突破固有發(fā)展格局,多利用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及各種技術手段尋求創(chuàng)新思路,發(fā)展建設具有互助交流功能與個性化功能的數字化圖書館。本文就以高職院校為例,探討研究了在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路徑優(yōu)化做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圖書館 閱讀推廣 新媒體時代 數字化 路徑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4-00-01
在高職院校這一高等教育領域中,圖書館是學科文化教育與校園人文文化教育傳播的核心。不過在目前國內的諸多高職院校中,針對圖書館的建設升級并不到位、更不深入,它沒有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在閱讀推廣路徑建設上也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
一、高職院校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設路徑現存問題
高職院校屬于綜合學科院校,雖然學科眾多、研究視野廣泛,但是學校的圖書館建設并不到位,特別是在閱讀推廣建設路徑方面存在缺失,下文就簡單介紹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建設中所存在的若干問題。
1.閱讀推廣路徑建設未形成常態(tài)化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閱讀推廣活動存在階段性特征,但并沒有專門的本部門實施。一般來說,高校在每年4月會開展一次“公共讀書日”活動實施閱讀推廣,吸引院校內的所有師生都參與進來,也希望借此機會將校內閱讀推廣工作轉化為常態(tài)模式。不過就整體而言,高職院校的閱讀推廣還未能形成常態(tài)化,除每年特定的幾個讀書日以外,其它時間未能設計行之有效的閱讀推廣活動內容。
2.閱讀推廣路徑建設活動形式單一
高職院校的閱讀推廣路徑建設活動未能實現多元化發(fā)展,通過校內每一次的閱讀活動可以看到其活動內容僅僅停留在閱讀表面上,例如“共讀一本書”、“讀書交流心得”等等,整體上來看閱讀內容不夠新穎,對于特定圖書的閱讀也存在受眾參與限制問題。如此一來,校內師生讀者的積極性無法被有效調動起來。
3.閱讀推廣活動針對性不足
高職院校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建設活動中也存在針對性不足問題。具體來講,學校圖書館原本是閱讀推廣主體,但它目前所處的地位卻相對尷尬,它不屬于高職院校本身,更不屬于任何職能部門。由此所導致的問題就是閱讀推廣活動往往缺乏針對性,無法針對學校中的某一類特殊受眾,更無法實現優(yōu)秀圖書重點推介。所以總體來講,高職院校的這種受眾性覆蓋面積太大,它反而導致了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針對性不足,即高職院校的某些閱讀推廣宣傳工作與路徑建設實際無法達到預期效果[1]。
二、高職院校的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設路徑優(yōu)化策略
根據我國2017年針對成年國民新媒體閱讀方式接觸率的調查結果發(fā)現,成年國民的新媒體閱讀方式接觸率已經首次突破50%大關,調查結果中顯示有49.8%的受眾群體為18~23歲大學生群體??梢砸姷眯旅襟w閱讀主體還主要集中在年輕大學生一代?;诖耍呗氃盒D書館閱讀推廣必須要實現快速路徑建設優(yōu)化,將新媒體思維全面帶入到高等教育領域中,為高等教育機構迎來閱讀推廣路徑發(fā)展建設的春天。下文就主要探討了高職圖書館閱讀推廣建設路徑優(yōu)化策略。
1.新媒體平臺推送機制建設與應用
高職院校清楚了解一點,建設閱讀推廣路徑的難點還在于將讀者吸引到圖書館中,讓讀者對圖書館產生興趣。但在當前新媒體平臺的技術支持下,讀者不需要真正走進圖書館,所以高職院校也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和已有圖書館資源,通過各種智能化應用終端來滿足校內師生讀者需求,建立了新媒體APP平臺。高職院校的圖書館APP不僅僅每周定期推送圖書館新書內容以及活動內容,還基于云數據平臺記錄來館讀者的閱讀興趣取向,為讀者建立個性化閱讀搜索引擎,再配合大數據技術實現對讀者閱讀興趣與習慣的大數據分析,并最終對讀者進行興趣分類和精準定位。為此,圖書館希望初步建立“為人找書、為書找人”的智能化、人性化閱讀推廣體系,不斷豐富校內圖書館的智能化推送機制。
2.新媒體活動平臺建設與應用
高職院校針對師生還建立了新媒體互動平臺,結合當下最為流行的微信建立微信公眾平臺進行圖書館所有信息的傳播推廣,主要實現最新動態(tài)、通知、活動信息傳播、圖書館資源共享、圖書館館藏信息查詢以及圖書續(xù)借等多種服務功能。如此一來就能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再通過互動平臺進行“借閱之星”評比,建立“圖書借閱排行榜”,為校內師生讀者提供一個更為豐富和更有內涵的閱讀推廣活動體系。
3.新媒體特色項目建設與應用
除上述兩點外,高職院校還基于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建設了新媒體特色項目,首先一點為高職圖書館自身打造新形象。例如為圖書館拍攝宣傳片,再通過新媒體平臺如微信公眾號、網站等等進行宣傳傳播,用新穎的手法記錄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內容,為閱讀推廣工作推波助瀾。例如某高職圖書館拍攝了《愛上圖書館》這一宣傳紀錄片,希望在校內廣大師生讀者心中產生較大反響,讓師生通過宣傳片更深入了解圖書館,也吸引更多讀者前來借閱圖書、讀書學習。這種新媒體宣傳片的形式對實現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優(yōu)化具有極大好處。
另外,高職院校圖書館還應以個性化數字圖書館為目標,大力改造館內服務與資源轉化,希望將傳統(tǒng)紙媒圖書資源逐漸轉化為數字化資源,更好為校內師生讀者服務。在個性化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主要基于上文所談到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進行讀者閱讀興趣愛好數據收集,并建立讀者個性化閱讀推送檢索模塊。與此同時,還針對師生讀者的研究方向、學術偏好進行深度分析,為他們建立實時推送的行業(yè)領域優(yōu)秀圖書選讀體系,如此就借助新媒體技術與讀者個人需求建立了高職院校極具特色的“個人數字圖書館”[2]。
結束語
在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作為高等教育機構需要與時俱進,全面優(yōu)化升級自身圖書館建設,走數字化、平臺互動化、多元智能化發(fā)展路線,全心全意深入為校內師生讀者服務,實現高職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路徑的全面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徐國良.新媒體背景下高職圖書館發(fā)展模式探索——以大連職業(yè)技術學院圖書館為例[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4):35-37.
[2]徐建鋒.新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數字閱讀微媒體推廣研究[J].才智,2018(2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