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龍 趙 絨
卵巢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盡管位于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第3位,但因晚期卵巢癌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且早期診斷困難等,因此患者預后較差,而且卵巢癌早期和晚期結局存在較大差異,且預后與患者病理分期和病理類型等有關,所以早期診斷卵巢癌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近年來,相關學者致力于尋找早期篩查卵巢癌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認為有效的方法是通過普通篩查來發(fā)現(xiàn)卵巢癌,可人群中發(fā)生卵巢腫瘤的人數(shù)較少,因此該方法推行較為困難。腫瘤組織自身存在或可分泌標志物,并釋放至血清中,所以通過檢測腫瘤標志物可有助于發(fā)現(xiàn)腫瘤生長發(fā)展情況;此外,該方法簡單易行,易于推廣[2]。本研究為探討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糖類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應用于卵巢癌中的診斷價值,特進行如下研究。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卵巢腫塊患者20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臨床手術組織病理檢查結果將其分組為對照組(卵巢良性腫瘤,80例)與觀察組(卵巢癌,120例)。排除其他惡性腫瘤疾病、肝腎功能障礙、心肺功能不全、精神疾病、盆腔炎、高血壓、糖尿病等。觀察組:患者年齡25~69歲,平均為(42.6±4.8)歲;參照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有關臨床分期標準[3]:Ⅰ期30例、Ⅱ期35例、Ⅲ期30例、Ⅳ期25例;卵巢黏液性癌69例、卵巢漿液性癌5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5~72歲,平均為(43.1±5.2)歲;漿液性囊腺瘤46例、黏液性囊腺瘤24 例、成熟畸胎瘤10例。2組患者年齡等資料相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分別于清晨空腹下抽取靜脈血液5 ml,將血液標本放置于未加抗凝劑的試管中,于室溫下靜置30 min,以低速離心機進行離心處理,轉速3 000 r/min,時間10 min,待分離出血清后將其置于-80 ℃環(huán)境中保存,標本解凍后采用低速渦旋10次以使其充分混勻。分別采用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Abbott ARCHITECTplus i2000SR)檢測2組血清CA125、CA153、CEA水平,并加以比較。
計算單獨檢測CA125、CA153、CEA及聯(lián)合檢測的準確性。陽性診斷標準:CA199>37 kU/L、CA153>30 kU/L、CEA>5.0 μg/L、CA125>35 kU/L[7]。
觀察組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中血清CA125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CA153、CEA陽性檢出率,P<0.05;見表2。
表2 2組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檢出情況比較(例,%)
注:*為與CA125比較,P<0.05。
CA125、CA153、CEA聯(lián)合檢測診斷陽性率高于單項、兩項檢測診斷的陽性率(P<0.05);見表3。
表3 檢測單項指標和聯(lián)合檢測診斷陽性率比較
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率明顯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見表4。
表4 不同分期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率比較(例,%)
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疾病,卵巢癌發(fā)病率呈逐漸遞增趨勢,且死亡率較高,因卵巢癌早期發(fā)病隱匿且缺乏高效診斷方法,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處中晚期,預后較差[4]。卵巢交界性腫瘤盡管惡性程度無卵巢癌高,但存在晚期復發(fā)和惡變風險,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是1種良性腫瘤,但存在惡變風險;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盡管是卵巢良性病變,但影響女性身體健康和生育能力[5]。卵巢良惡性腫瘤的治療原則和手術范圍存在較大差異,盡管術前無法明確卵巢腫瘤具體性質,但可能會因手術范圍不夠而延遲治療,甚至需再次手術或過度治療而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傷害。所以臨床急需尋找1種高效、簡單的鑒別方法來診斷卵巢腫瘤,并明確其性質,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目前臨床常用于診斷和鑒別卵巢腫瘤的輔助方法有:細胞學和組織病理學檢查,該方法是診斷卵巢腫瘤的金標準,該方法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且可能因取材不理想而需反復操作,不宜常規(guī)檢查;影像學檢查是1種無創(chuàng)檢查,但受各檢查方法分辨率的影響而無法探查到微小病灶,從而漏診[6]。腫瘤標志物檢測操作簡單且可重復進行,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CA125是1種多聚糖蛋白,人體正常卵巢上皮細胞無表達。有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CA125在多數(shù)卵巢癌患者中為陽性,在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0%~85%,且CA125含量的增加也影響患者預后[7-8]。CA125在漿液性卵巢癌中異常表達較為明顯,且其含量與卵巢癌臨床分期存在緊密聯(lián)系[9]。CA125在乳腺癌和胰腺癌等與良性卵巢腫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加情況,單純檢測CA125具有一定價值,但難以滿足臨床早期診斷卵巢癌的要求,因此需聯(lián)合其他指標進行診斷。CA153是1種多型糖蛋白,常用于臨床診斷和監(jiān)測乳腺癌;有研究顯示,在乳腺癌以外的腺上皮來源腫瘤組織中也存在CA153的高表達[10]。CEA是1種廣譜腫瘤相關抗原,健康人群血清中含量極低[11]。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CA125、CA153、CEA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血清CA125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CA153、CEA陽性檢出率,P<0.05。聯(lián)合檢測CA125、CA153、CEA準確度明顯高于單項、2項檢測,P<0.05。Ⅲ~Ⅳ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25、CA153、CEA陽性率明顯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由此說明檢測血清CA125、CA153、CEA對臨床診斷卵巢癌具有較高價值,且可有助于臨床醫(yī)師判斷卵巢癌患者病情,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綜上所述,血清CA125、CA153、CEA聯(lián)合檢測有助于臨床診斷卵巢癌,根據臨床檢測水平狀況來判斷患者病情分期,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