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莉
(武漢市第一醫(yī)院,湖北 武漢 430034)
濕疹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臨床上常表現(xiàn)為多形性的丘疹、紅斑、丘皰疹,中央清楚而邊緣模糊、并伴表皮濕潤及表皮瘙癢,有滲出傾向?,F(xiàn)為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對濕疹患者不良心理的改善作用,進行臨床實驗,具體如下。
選取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皮膚科收治的濕疹患者200例,所有患者病程均不小于3個月且在接受實驗前1個月未使用任何非甾體類抗炎藥。排除標準:①哺乳期或妊娠婦女;②神經(jīng)系統(tǒng)或精神疾病患者;③嬰幼兒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④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及其他系統(tǒng)疾??;⑤除外其他慢性皮膚疾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實驗組平均年齡(41.69±10.40)歲,平均病程(5.24±1.18)年,男女比例 45:55;對照組平均年齡(41.02±12.77)歲,平均病程(5.14±1.21)年,男女比例47:53。比較兩組的年齡、病程、病情、性別等臨床資料,組間差異?。≒>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1]:保持房間通風、定時換藥、保持皮膚干燥、盡量減少對皮膚的各種刺激等。
實驗組接受綜合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保持房間通風、整潔,保證病房的溫度及濕度適宜,囑患者作息規(guī)律,保證充足睡眠。②皮膚護理[2]:根據(jù)醫(yī)囑定時給患者用藥,協(xié)助患者勤剪指甲,并囑患者避免搔抓皮膚;避免使用過燙熱水清潔皮膚、避免使用堿性香皂、化妝品等刺激性物質(zhì);囑患者著寬松且透氣性好的棉質(zhì)衣物,減少衣物和皮膚的摩擦。③飲食護理:食物應清淡、易消化,宜多使用富含多種維生素的新鮮的蔬菜、水果,多使用高纖維素食物,保持大便順暢;避免食用易過敏的蝦蟹、牛、羊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易發(fā)易致腫瘍的食物。④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定期在病區(qū)向患者及家屬宣講濕疹相關知識,幫助其了解濕疹的病因及治療手段,以及日常預防濕疹發(fā)作的護理方法。⑤心理護理[3-4]:護理人員工作時應態(tài)度謙和、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耐心的傾聽患者的訴說,細心向患者解答患者的困惑,與患者分析其濕疹發(fā)生的原因、當前的治療方案,告知并使患者了解良好心態(tài)對濕疹治療的重要性;以熱情與專業(yè)的態(tài)度取得患者的信任,幫助患者建立克服病魔的信心,從而提高其依從性。
1.3.1 焦慮評分(SAS)
患者接受干預前后,填寫焦慮自評表對其焦慮情況進行評價。每張表有20個問題、每題1~4分,得分越高,焦慮情況越嚴重。
1.3.2 抑郁評分(SDS)
患者接受干預前后,填寫抑郁自評表對其已與情況進行評價。每張表有20個問題、每題1~4分,得分越高,抑郁情況越重。
本臨床實驗所有數(shù)據(jù)均將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錄入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認為當P<0.05,數(shù)據(jù)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SA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S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評分比較(±s,分)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n=100) 44.85±6.83 40.26±5.27對照組(n=100) 45.06±7.04 46.22±5.39 P值 >0.05 <0.05
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D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SDS評分比較(±s,分)
干預前 干預后實驗組(n=100) 47.74±7.36 41.19±7.05對照組(n=100) 48.21±7.14 47.53±6.80 P值 >0.05 <0.05
濕疹是由多種體內(nèi)、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臨床上常通過內(nèi)服抗生素、抗組胺藥物,外涂激素軟膏進行治療[5]。雖然,即時療效好,但容易反復、易耐藥、遷延難以根治。且發(fā)作時常伴有劇烈的皮膚瘙癢,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造成影響。因此,患者常常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不僅降低患者的就醫(yī)依從性,而且與病情相互影響,造成惡性循環(huán)。
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包含對患者的基礎護理、飲食護理和皮膚護理,更針對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行了心理干預并在病區(qū)進行健康宣教。通過幫助患者了解濕疹的相關知識、學會管理自身情緒及自我疏導,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
本臨床實驗結果示: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此結果與吳瑾[6]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濕疹患者的焦慮及抑郁心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增加其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