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 潘亮
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14日如期開幕。與往期日程不同,電影節(jié)藝術總監(jiān)蒂埃里·福茂在正式開映前舉辦了一場新聞發(fā)布會。當有記者問到關于美國人簽名反對授予阿蘭·德龍榮譽金棕櫚獎時,福茂表示戛納并非是諾貝爾和平獎,獎勵的是身為電影人的阿蘭·德龍,與他的政治觀點無關。
法國電視新聞網(wǎng)14日稱,有13284位好萊塢影人呼吁不要把這個代表終身成就的獎項頒給特別大男子主義、反移民、仇視同性戀的“污點影人”阿蘭·德龍?!芭耘c好萊塢”組織發(fā)起人梅麗莎·西爾維斯坦認為阿蘭·德龍視“同性戀為反自然”,且公然承認“如果打女人耳光是大男子主義,那我肯定算一個”,他的兒子曾控訴父親毆打母親。此外,阿蘭·德龍還與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聯(lián)盟有多年交情,主張“法國應該停止接納移民”,因此“根本不配獲得該榮譽”。對于這些指責,福茂反駁稱總有人對阿蘭·德龍采取放大鏡式的政治審查,“美國人完全可以去發(fā)起氣候變化等簽名,戛納并不需要來承擔政治責任。與特朗普打擊非法移民的政策相比,德龍關于極右的評論壓根不值一提?!?/p>
這不是今年戛納首次遭遇爭議。上個月宣布入圍名單時,以網(wǎng)飛為代表的流媒體出品影片集體缺席,讓外界猜測戛納徹底對流媒體關上大門。由于網(wǎng)飛電影不走傳統(tǒng)影院放映渠道,更不遵循歐洲盛行的線下到線上“窗口期”,戛納在本土發(fā)行方壓力下今年幾大官方單元中沒有它們的蹤影,倒是在非官方“導演雙周”單元出現(xiàn)英國導演巴巴克·安瓦里的新作《傷口》,成為本屆戛納唯一網(wǎng)飛電影。對此,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站在法國傳統(tǒng)影視業(yè)一邊。13日他在愛麗舍宮召見130多位法國視聽業(yè)界老板,要求他們“盡管有內部競爭,也要本著合作精神對抗來自美國的網(wǎng)飛、迪士尼以及蘋果”,否則“法國視聽行業(yè)將在未來輸?shù)簟當?shù)碼戰(zhàn)役”。他特別承諾,國家將出資2.25億歐元扶持法國視聽行業(yè)發(fā)展。
在保障女性權益上,今年戛納踐行去年評委團主席凱特·布蘭切特呼吁的平等口號,900多名工作人員中有48%是女性,評委成員男女各4位,各單元共有15部女導演作品入圍,創(chuàng)歷史新高。另據(jù)《好萊塢報道者》透露,今年戛納還要面對低迷的國際電影市場,出手大方的買家在減少,全球電影需求量下降使得作為窗口的戛納變得消費緊縮。
雖然福茂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對美國輿論態(tài)度強硬,但對美國電影和美國電影人他一直“張開雙臂”。今年有3部美國電影角逐主競賽金棕櫚獎,包括開幕片《喪尸未逝》、昆汀·塔倫蒂諾新作《好萊塢往事》、大師名導馬力克的《隱秘的生活》。評委團成員中也有美國導演凱莉·雷查德和好萊塢新生代女星艾麗·范寧,而身為評委主席的亞歷桑德羅·伊納里圖(見圖)則是常年在好萊塢發(fā)展的墨西哥導演。
多年來,戛納在藝術成就和商業(yè)關注度上維持平衡,接納《喪尸未逝》和《好萊塢往事》這樣眾星云集的好萊塢類型片來吸引人氣。對于選擇美國獨立導演賈木許新作來為戛納開幕,福茂特意點出,“《喪尸未逝》是一部反特朗普影片,涉及美國霸權主義,表達的是導演對當今某些現(xiàn)狀的不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