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工業(yè)大學附屬中學分校 黃宇萱
我想去江南,靜聽水鄉(xiāng)的吟唱。
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用筆尖勾勒出了荷塘月色,白墻黛瓦。那陣陣琴韻流出了泉水叮咚。江南,繪于紙上,奏于琴弦,飄于我心。
我想去江南,去和南國的生靈親昵。在雨后的早晨踏上江南,和親切的白墻黛瓦相遇。鵝卵石錯落有致地鋪于地面,長年累月的磨洗讓其表面光亮如鏡。我蹲下身去,輕捏起石縫中的一只瓢蟲,放入手中。它從我的指關節(jié)爬到掌心,似乎是感受到我的善意,它停下不動。良久,它想張開小而精致的翅膀,卻困于一顆依附在身上的、獨屬于這清晨的露。我笑嘆它如此可愛,協(xié)助它順著食指爬回地上,讓它繼續(xù)享受著霧氣迷蒙的湖光山色。
我想去江南,去和斑駁的古橋來一場邂逅。扶膝起身,走上玲瓏的石橋,它的橋身彎度極大,我很費力才走上橋頂。我伸手輕撫橋柱上的石獅,感受它們的威武和守望。這橋不像出自名家之手的趙州橋那樣宏偉,也沒有盧溝橋那般輝煌燦爛的前世今生。它只是臥在這村中小溪上,任流水沖刷,在流逝的時光里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我可以趴在橋墩旁尋覓水里的游魚,看它們偶爾探頭時引起的圈圈漣漪。橋上的露水給這初夏添了幾分涼意。
我想去江南,去和美妙的山村音樂相遇。沿著岸邊散步,只見婦女蹲在石頭上,握著木棒捶打衣物。她們仿佛可以用木棒指揮節(jié)奏,伴奏著口中哼唱的山歌。遠處還有更善長音樂的人,她們總是搗一會兒衣物,便拿起腳邊的瓷笛吹一會兒。她們倚在青山下?lián)v衣,靠在白墻旁自創(chuàng)音樂。我拿起瓷笛,卻掌握不好它的音色與節(jié)奏。愈近愈悠揚的笛聲,和著布谷鳥的鳴叫,吹出了這一派青山綠水。
我想去江南,去和“千畝芙蕖放棹嬉”。江南的荷塘是最奇幻的。夏日,這里演繹著大自然賦予花的顏色。有偏紅的,也有偏白的,更多的是花尖淡粉、花身雪白。水鄉(xiāng)的荷葉田田,若有心采幾片回家,這便是最能給食物添香的珍品。
淡淡花香縈繞鼻尖,遠處神秘的鐘聲勾住了我的目光……
我想去江南,靜聽水鄉(xiāng)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