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 霖
作者簡介
范霖,多年教育工作者,曾獲國家教學(xué)成果獎,教育部現(xiàn)代學(xué)徒制入庫專家,創(chuàng)辦“育兒范團”微信公眾號。
親愛的娃娃:
你常喜歡說:“爸爸,我們來聊聊天吧?!?/p>
“好??!”我回答,“你想聊什么呢?”
“隨便啊,什么都可以?!?/p>
每次聽到這樣的話,爸爸都非常高興。這說明你信任爸爸,愛跟爸爸交流。跟有些孩子不愿跟父母溝通的情況相比,爸爸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非常開心。
既然每天咱們都能見面聊天,那為什么我還要給你寫信呢?因為寫信就和寫文章一樣,比平時聊天的內(nèi)容更有條理,思考也會更深入,也就更需要我們開動腦筋。說不出口的東西可以寫出來,還有最重要的一條:用紙筆寫的東西,以后不能賴賬。
前段時間有天晚上,媽媽值晚班,睡前你跑過來問:“爸爸能不能過來陪陪我?”我正在哄妹妹睡覺,又有些煩你沒有按時去睡覺,就不耐煩地訓(xùn)斥了你幾句,傷了你的心。你知道嗎,其實爸爸訓(xùn)完你,心里馬上就后悔了。你一直是個善解人意的孩子,也很會自我管理,甚至有時候懂事得讓人心疼。
其實爸爸知道,你那時候只不過是感覺到一絲絲孤獨,需要一點點陪伴。如果我那個時候沒有時間陪你,一聲安慰也可以讓你安心,可爸爸偏偏用不耐煩傷害了你,爸爸向你鄭重道歉。
從小爸爸媽媽就盡可能多地陪伴你,讓你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妹妹出生后,你比我們還高興,同時也體貼地接受了我們減少許多陪伴你的時間。不過有時候,我們身體里的情緒小人往往不聽理智小人的話,特別是忙完一天將要入睡時,你特別想要爸爸媽媽陪陪你。偏偏睡前往往是我們的忙亂時刻,容易忽視你的請求,于是你心頭慢慢爬上了一頭小怪獸:孤獨。
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你有時會一人獨行,有時會離開一些人,有時一些人也會離開你。就算是在人群當(dāng)中,你有時也會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或者被誤解,或者被忽視。于是,你將會看到孤獨向你發(fā)起攻擊。
今天,我就來跟你聊聊三條“打怪心經(jīng)”,專治孤獨這頭小怪獸。
我特別喜歡陶淵明寫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句詩。感受著這美好的意境,你一定認為陶淵明當(dāng)時的小日子過得很幸福吧。其實,那時陶淵明每天種田很辛苦,大清早下地干活,踩著月影才能回家(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同時他非常孤獨,連喝酒都不知道找誰陪(欲言無予和,揮杯勸孤影)。寂寞的勞作中,陶淵明用自己獨特的眼睛去欣賞大自然的美,讓自己的心情保持平和、快樂。沒有人的一生能永遠一帆風(fēng)順,一個人真正的本事恰恰表現(xiàn)在逆境中還能保持內(nèi)心強大。對付逆境的“十八般武藝”中,最首要的就是苦中作樂,將自己的心態(tài)從負面情緒中擺脫出來。
苦中作樂的方法有許多,除了像陶淵明那樣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還可以換個角度把逆境當(dāng)訓(xùn)練,比如把孤獨當(dāng)成鍛煉自己獨處能力的機會,可以致力于做感興趣的事,如閱讀、運動、寫作等。記住,快樂不是一種心態(tài),而是一種能力。學(xué)習(xí)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技能,培養(yǎng)讓周圍的人快樂起來的能力吧!
你早就知道咱家祖先范仲淹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對付困難,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范仲淹年少時上不起學(xué),就一個人跑到廟里去讀書。每晚他用米煮一盆稀粥,等到第二天早晨凝固成塊,用刀子劃為四部分,早晚各取兩塊為主食,再配點野菜加點鹽湊合著吃。后來,有個官員的兒子被范仲淹感動,就送些飯菜給范仲淹。范仲淹解釋:“我很感激你的好意。只因我平時吃稀飯已成習(xí)慣,并不覺得苦?,F(xiàn)在如果貪圖這些佳肴,將來怎么能再吃苦呢?”經(jīng)過不斷努力,范仲淹后來學(xué)問與品德過人,為國家作出很大貢獻,備受世人稱贊。
在貧窮困境之中并不覺得苦,把孤獨當(dāng)成老天賜給自己的努力時光去享受,這是一個人走向強大的必經(jīng)之路。讓我們一起永遠記得這個偉大的祖先,一輩子向他學(xué)習(xí),好不好?當(dāng)遇到困難或感到孤獨時,我們就想想范仲淹遇到同樣的情況會怎么處理。
常常聽到有人抱怨“全世界沒有一個人理解我”或“沒有一個人對我好”之類的話。我很想問一問:“你理解自己嗎?你對自己好不好?”如果你能理解自己,能對自己好,就不能說全世界沒人理解你或者對你好啊。人要學(xué)會跳出自己的角度,從別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當(dāng)你期待從別人那得到什么時,你一定要先想到自己能做些什么,所以孟子才會說“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沒有人陪伴時,我們其實也可以和自己做伴。金庸的小說里有位外號“老頑童”的大俠周伯通,他有門特殊的“功夫”叫左右互搏術(shù),也就是無聊時自己用左手跟右手打架玩。這當(dāng)然是小說家的虛構(gòu),但現(xiàn)實中會與自己做伴的人大有人在。美國作家梭羅獨自生活在瓦爾登湖邊兩年多,每天觀察自然,跟自己對話,后來寫出了經(jīng)典之作《瓦爾登湖》。其實你有次睡前在心里想象著第二天讀書會上自己的分享過程,也算是學(xué)著與自己做伴哦。經(jīng)常使用這個辦法吧,慢慢地,你會越來越發(fā)現(xiàn)它的威力。
你常說爸爸動不動就總結(jié)出一套套的道理,或者將許多看起來不相干的事聯(lián)系到一起。是的,從孤獨與陪伴說起,我不知不覺就寫了這么多。跟你談應(yīng)對孤獨以及學(xué)會和自己做伴,并不代表我們會減少對你的陪伴。不管你在何時何地發(fā)生了什么事,首先要記得自己愛自己,其次記得還有爸爸媽媽愛著你。哪怕爸爸媽媽正批評著你,在發(fā)你的脾氣,其實我們也是在愛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