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沙
小區(qū)里停著一輛車,前保險是裂開的,右前門是凹陷的,一塊后視鏡是碎的,車身滿是劃痕,還有一個后胎似乎在漏氣……看這車型并不舊,該是五年前才上市的車子。
那天遇上車主,一個中年人,正在換車胎,備胎還是嶄新的,但他總是套不進,于是我走過去幫他,順便為他感嘆了一句:“你這車子要是花個幾千元整修一下,像輛新車?!?/p>
中年人自我解嘲:就是一個代步車,懶得去管它。三年前剛買來那陣,天天洗,像伺候孩子似的……
想起來也是如此。幾年前我剛買新車那陣,也是天天洗,洗一次,車身上就多幾條細微的劃痕,于是自己買了磨砂蠟,慢慢地修復掉??墒乾F(xiàn)在呢,滿車身都是細細的劃痕,我既沒了那份專注,也沒辦法修復了。
人一旦對某種東西產(chǎn)生疲勞和遲鈍,就會漠視和疏離。
我平時代步的還有輛電動自行車,騎了多年,塑料配件好像散架了,騎起來很響,也懶得去修。前幾天電池壞了,拖到了修車鋪。我逛了一圈回來取車,師傅把一輛車推到我面前,車身上的灰塵洗盡了,一些配件更換了,真的像新車一樣,讓人驚喜不已。
師傅看著我,滿有成就感。
想想人的這種疲勞和遲鈍感事實上非??膳?,習慣于接受現(xiàn)狀,不愿意作點改變,而且容易成為一種心態(tài)和情緒,把本來應該美好的東西,變得慘不忍睹,甚至面目可憎。
七年前我買下現(xiàn)在所住的房子時,另一樓道的鄰居剛結婚,那女的長得蠻清秀的,打扮也入時,看看也是賞心悅目的。可是現(xiàn)在呢,我老是看到她穿著厚厚的睡衣,拖著棉鞋,披頭散發(fā)的,一邊嗑瓜子,一邊在小區(qū)里散步,那個清潔工阿姨,就在遠處朝她翻白眼。
我總是感嘆,要是給自己拾掇一下,檢點一下自己的行為,小區(qū)里豈不是多了一道美麗女人的風景,自己也多了一份好心情。
問題是她自己習慣了。是啊,習慣是一種主導人的認知和感受的心態(tài),沉迷于習慣之中,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精神到行為的“疲勞”,連向往美好的一點小念想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