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偉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yè)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因此從某方面來講,智能遙感技術作為礦山地質勘查的重要手段,在地質勘查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對礦產資源的開采質量和開采效率也起到了重要影響。鑒于此,本文主要闡述了遙感技術的基本內容,并對其在地質勘查中的應用和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探討,以期在滿足當下社會發(fā)展對礦產資源需求的同時,為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桃干技術;地質勘查;應用探析;前景展望
中圖分類號: P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07-0192-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7.080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accelerating, and the demand for mineral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refore, in some respects, intelligent remote sensing 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min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has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ha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ining quality and mining efficienc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content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for mineral resources, an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sis.
【Key words】Peach dry techn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pplication analysis; Prospect
1 遙感技術的基本概述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遙感技術”一詞最早出現在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種根據電磁波原理而產生的探測技術,即在進行地質勘查的過程中,利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紅外線以及可見光等信息的不同,從而對這些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和處理,最終形成影像,以達到對目標物體及其附近各種景物探測和識別目的的一種現代化探測技術,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直觀性和整體性是遙感技術最顯著的兩大特點。
將智能遙感技術應用于礦山地質的勘查作業(yè)中,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可以為礦產開采工作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從而顯著地提高礦產的開采質量和開采效率,同時在進行地質情況探測時,遙感技術的應用還降低了地面環(huán)境因素對其的限制影響,探測的范圍也比傳統(tǒng)的探測技術要廣泛很多,因此更能順利完成地質勘察工作,為我國礦產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2 智能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勘查中的應用
2.1 地質構造信息的獲取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內生礦一般存在于不同地質構造的邊界或者是由于板塊運動而產生的變異部位處,重要礦產則是隨機分布在不同板塊的連接或者臨界處,而近年來隨著重大地質變異的相繼產生,在一定程度上無論是內生礦還是重要礦產,其分布地域都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因此為在工程化進程快速發(fā)展的當代社會,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對礦產地質進行勘察是有效提高礦產資源開采質量和開采效率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
遙感技術作為地質勘查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礦產資源的探測方面多表現在空間信息上,即在進行地質勘查作業(yè)中,探測工作人員主要通過提取智能遙感技術探測過程中的線狀影像資料、環(huán)狀影像資料、帶狀影像資料,還有從控礦斷裂交切處出現的塊狀影像資料和感礦相關的色異常中提出的相關信息等,從而為探測人員提供清晰礦山地質構造結構信息的同時,進而為企業(yè)開采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礎,但需注意的是,當斷裂是主要控礦構造時,利用遙感技術對斷裂信息重點提取分析具有重要的作用。
與傳統(tǒng)探測技術相比,遙感技術應用過程中所探測的礦山地質構造影像相對清晰,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拍攝成像處理的過程中,也會有不清晰或者模糊情況的發(fā)生,從而導致人們無法對那些有興趣想要重點探索的區(qū)域進行清楚的識別,因此當出現這種情況時,為了確保信息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合理性,一般來說人們會通過目視解譯和人機交互式方法,對遙感影像進行處理,從而再將這些構造信息明顯地突現出來的同時,為后續(xù)礦產企業(yè)的開采奠定良好基礎。除此之外,在進行地質構造信息的獲取過程中,為有效地提高信息獲取質量和獲取效率,企業(yè)人員還需隨時對遙感技術進行升級,從而確保其開采過程的先進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2.2 利用植被波譜特點探礦
經大量實踐調查數據可知,在微生物以及地下水的參與下,礦區(qū)內的某些金屬元素和礦物也會對上方地層的結構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引起邊地層結構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土壤的營養(yǎng)構成也會隨之改變,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為有效地獲取地質特點,智能遙感技術可利用植被波譜特征來完成地質信息數據的收集工作,一般來講,生長在最上方土壤的植被對于金屬元素有著強烈的吸附和聚集的作用,因此當其吸收土壤中的某些金屬元素成分后,自身生長過程中的水分和葉綠素等物質就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植被反射光譜的差異,而遙感技術就是利用這種差異來完成礦產資源的探測工作。
因此為了保障利用植被波譜特點探礦工作取得預期的探測效果,一方面探測工作人員需明確掌握不同植被或者同種植被不同葉、莖含金屬量的細微變化差異,從而清楚地了解當在進行探測時,相關細微數據的變化,因此在進行智能遙感技術應用前,探測工作人員可通過已知現有礦區(qū)不同植被或同種植被的不同部位作為樣品,進行光譜測試,歸納分析總結出對金屬最有吸收聚集作用的植被,將這一種類的植被定為礦產探測的有效植被,其余作為輔助植被,進而為后期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基礎。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在處理利用植被波譜特點收集的圖像時,相關工作人員一般采用的光譜增強技術,即通過將圖像上的光譜數據進行增強,從而在對其進行異常信息數據分析的同時,以此來綜合推斷出位置礦產資源的大體分布,從而為礦產企業(yè)的進一步開采奠定了良好基礎。
3 智能遙感技術在礦山地質勘查中的發(fā)展趨勢
3.1 高光譜的實際應用
簡單來講,所謂的高光譜其實是一種融合了多項電子信息技術于一身的綜合性技術,與其他技術手段相比,將高光譜應用到礦山地質勘查中,在一定程度上不僅充分顯示了納米級別的光譜分辨率在光譜儀中的實際應用,同時在成像時,高光譜可以同時記錄下數百條的光譜通道數據,在給礦產資源的開采人員提供科學、精確數據地質結構數據的基礎上,同時獲取空間信息,光譜信息和輻射信息,從而顯著地提高礦產資源的開采質量和開采效率,為企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在未來智能遙感技術應用于地質勘查中,這項技術手段有著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在加強數據應用處理能力等方面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3.2 數據的整合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開采規(guī)模的逐漸擴大,大量新型傳感器被廣泛地應用到企業(yè)的探測過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不僅打破了傳統(tǒng)時間、空間和光譜范圍等諸多方面的限制,同時在提高探測數據的真實性、精準度等方面也發(fā)揮了顯著作用。但與此同時,單元數據從某方面來說僅僅能突出地物目標在一個方面或者幾個方面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實際探測過程中這種數據往往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為全面,多層次的了解目標,以多源據作為基礎,提取更多豐富、有意義的信息是目前探測工作人員未來的核心發(fā)展方向,為此多源數據的發(fā)展促使數據整合技術的不斷前進。從而在將有價值的信息集中整合起來的同時,形成互補優(yōu)勢。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工業(yè)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的同時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因此為從根本上提高礦產企業(yè)的礦產資源開采質量和開采效率,通過將智能遙感技術應用到地質的勘查作業(yè)中是目前地質礦產資源開采工作的重要基礎和根本前提,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可知,遙感技術的直接應用是蝕變遙感信息的提取,遙感技術的間接應用包括地質構造信息、植被的光譜特征及礦床改造信息等方面,且與傳統(tǒng)探測技術相比,遙感技術的應用不僅顯著地提高探測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時在保護地質不被破壞、降低開采風險等過程中也發(fā)揮了顯著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旭鋒,吳曉偉,等.遙感地質勘查技術發(fā)展趨勢研究[J].民營科技,2012,(04):117-119.
[2]王潤生,楊巨平,等.遙感地質技術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J]. 國土資源遙感,2008(01):109-112.
[3]王迪楠.遙感技術在地質勘查找礦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4):174-179.
[4]王程.應用GPS技術的城市地籍測量控制網建立思路研究[J].科技資訊,2010,8(26):33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