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劉婷婷
【摘 要】 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在肛瘺患者術后疼痛的應用。方法:研究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來我院肛腸科手指的肛瘺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組,90例入對照組,給予肛腸科護理常規(guī),在該基礎上,其余90例在該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結果:研究組術后8h、1天、2天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降低肛瘺患者的術后疼痛并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促進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146-01
肛瘺是指肛管周圍的肉芽腫性管道,有內口、瘺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內口常位于肛竇,多為一個;外口在肛周皮膚上,可為一個或多個,經久不愈或間歇性反復發(fā)作,任何年齡均可發(fā)布,多見于青壯年男性。[1]肛瘺無法自愈,臨床上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由于患者的創(chuàng)面較大,術后疼痛癥狀明顯。及時給予患者疼痛評估并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緩解恐懼、焦慮心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18年11月,來我院肛腸科手術的肛瘺患者1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個,各組90例,對照組中男78例,女12例,年齡在21~82歲,平均年齡為51.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肛瘺術后常規(guī)護理,入院宣教,術前術后宣教,用藥指導,出院健康宣教。觀察組在該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①疼痛干預:術后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如疼痛劇烈可指導患者在排便前使用,排便后給予中藥坐浴。術后多飲水多食粗纖維食物和水果,可適當給予潤腸藥物,保持大便通暢,減少對傷口的刺激,減輕疼痛。術后換藥時,動作輕柔,必要s時吲哚美辛栓納肛。②環(huán)境干預: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定時消毒,通風,避免一切不良刺激。③大小便護理干預:術后指導患者排尿,由于肛周皮膚較為敏感和肛門內填塞的敷料,會排尿困難,指導患者聽流水,熱敷小腹等方法促進排尿,必要時行導尿。給予患者潤腸藥物,指導患者有便意時及時排便。④心理干預:患者多有恐懼和焦慮的心理,耐心、細致的給患者講解手術基本知識以及手術流程和注意事項,并有針對性給予心理疏導。術后組織患者交流會,提高患者的信心。請患者家屬配合,給予患者必要的關心與照顧,提高治療積極性。⑤生活:指導患者保證食物攝入,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排便實踐控制在3分鐘,便后清洗肛周,保證肛周清潔干燥。避免久坐、久站。
1.3 觀察指標:分析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術后2h、1天、2天)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2],統(tǒng)計其護理干預后的疼痛評分,分值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足見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段VAS評分比較:研究組術后8h(4.51±1.32)分、術后1天(3.17±1.23)、術后2天(2.32±1.11)。研究組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疾病,手術復雜、治愈病程長。肛瘺的臨床表現為流膿、腫痛、腫塊、瘙癢等[3]該病最常見的護理問題是疼痛,而疼痛已成為繼呼吸、脈搏、體溫、血壓之后的第五個生命體征,是一種個人非常主觀的經驗感受,與不同個體的認知水平、行為、情緒有個。[4]本組討論了護理干預對肛瘺術后疼痛的影響,結果顯示術后8h、1天、2天的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能明顯的降低肛瘺手術術后疼痛并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的舒適度,促進康復。
參考文獻
[1] 陳孝平,汪建平.結、直腸與肛管疾病 外科學.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9(8):416-419.
[2] 常文鳳.綜合性護理對肛瘺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意義,2015,19(25):254-255.
[3] 張英.優(yōu)質護理對肛瘺患者術后疼痛的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3,40(22):103-104.
[4] 朱俊紅,付偉,李忠麗,等.術后患兒疼痛評估的影響因素及研究現狀[J].護理學雜志,2008,23(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