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老莊道家談中國文化

        2019-05-10 05:40:56陳引馳
        書城 2019年5期
        關(guān)鍵詞:老子儒家孔子

        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三個精神傳統(tǒng)是儒、道、佛。一般認為,儒家影響非常大,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主干,全世界都認為中國是儒家的中國,或者把它看成一種宗教,叫儒教的中國。那么這里馬上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中國文化雖然是一個詞,但是很難講是一個單一的傳統(tǒng)。實際上中國文化是多元的、多層面的,這一點特別要強調(diào)。包括我們常常講中西文化,一講西方文化如何,一講東方文化如何,都有許多反對意見。所以,當我們用一個大詞來概括中國文化時,當然也可以談,但還要講得略微細致一些。我這里講“從老莊道家談中國文化”,主要涉及道家在中國文化當中的地位到底是怎么樣的,特別是與儒家的地位相比是怎么樣的。

        一、儒家與道家的不同影響

        道家和儒家之間的關(guān)系到底應(yīng)該怎么理解?對這一問題,過去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可能大家比較熟悉,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就有很多學(xué)者在講“儒道互補”,即儒家和道家兩者之間是互相應(yīng)和、互相對應(yīng)的。這種互補不僅是對大的文化歷史而言的;從個人來講,中國古代知識人身上也有很多內(nèi)容是儒道互補的。譬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當一個人“達”(仕途通達,能夠在社會上發(fā)生作用)的時候,他滿心想的當然就是儒家的積極進取;當遇到“窮”(困難,仕途不暢,落寞、落魄)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用道家來平衡自己的內(nèi)心。比如白居易,官至左拾遺(也就是諫官)時,經(jīng)常寫進諫條呈給皇帝,不僅如此還要寫詩(新樂府詩)指出弊政;而當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司馬時,他則在廬山里面造一間房子,在那里讀讀佛經(jīng),讀讀老莊,而且把和尚、道士都請來,跟他們一起休養(yǎng)生息。所以這一階段的白居易的詩很好玩,經(jīng)常上一句是佛,下一句是道。換句話說,這時的白居易已經(jīng)完全走向道和佛了。第二種大約也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陳鼓應(yīng)先生提出“道家主干”說,他認為道家比儒家更重要,因為道家講的是一些最根本的道理,如有與無,非常抽象,但越是高端、越是抽象的,就越有覆蓋性;而儒家講的都是一些太具體的事情,跟道家不能比。

        《中國哲學(xué)創(chuàng)始者——老子新論》陳鼓應(yīng)著中華書局2016 年版

        以上兩種說法,“儒道互補”和“道家主干”都有道理。但我覺得,前一個說法不夠清晰,后一個說法有所偏頗。雖然我個人研究佛家思想、道家思想,但如果一定要追溯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話,還是儒家。必須承認,對中國社會來講,儒家的地位比道家更重要。因為從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歷史來看,沒有道家很難想象,但沒有儒家恐怕更難想象。比如說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的祖先崇拜,重視血緣關(guān)系、家庭倫理,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同時也在儒家的傳統(tǒng)觀念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地位。一直到五四,所謂對中國傳統(tǒng)的批判,很大部分都是對儒家的批判。儒家為什么這么重要?道理很簡單,因為儒家跟中國整個歷史文化是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的,儒家是一種在中國文化、社會、歷史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的學(xué)說。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時代,禮崩樂壞,天下大亂。在此之前有夏、商、西周三代,孔子本人是殷人后裔,但是在回顧三朝文化制度之后,他說:“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彼J同的是周文化,而周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周初時候的封建制度。我們今天講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但這里的“封建”概念是混亂的,是根據(jù)西方的“feudal society”翻譯過來的,實際上不是一個詞?!胺饨ā痹跐h語里原來不是“feudal”,而是指西周初年進行的分封建國,是周在推翻殷以后,對國家進行的一個重新布置,將一個個諸侯分封下去。而分封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將血緣關(guān)系、宗族關(guān)系和政治結(jié)構(gòu)整個結(jié)合在一起。因此周初分封建國以后,底下大部分諸侯國都是姬姓。于是,諸侯與天子的關(guān)系,在國家的政治體制當中,是下級和上級的關(guān)系;但是在宗族關(guān)系當中,二者又是血緣關(guān)系,父子、叔伯、兄弟。所以中國過去都強調(diào)家國一體,近代明清以來所有的文人、所有準備考科舉的讀書人都要把《禮記·大學(xué)》一篇讀得滾瓜爛熟,讀朱熹作的注,里面有一組大家都知道的概念,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吧怼本褪亲晕?,“家”是家庭、家族,最后是治國、平天下,天下當然是最大的。之所以家國關(guān)系對中國人來講這么重要,需要考慮得這么仔細,就是從西周的封建制度建立起來的。

        儒家思想也不是孔子憑空想出來的,而是他對歷史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孔子認為周的穩(wěn)定秩序來源于其血緣關(guān)系與政治權(quán)力疊合形成的這樣一個結(jié)構(gòu)。儒家學(xué)說后來的巨大影響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儒家跟中國歷史傳統(tǒng)、過去的歷史經(jīng)驗結(jié)合得非常密切。沒有儒家,中國社會的歷史、社會的結(jié)構(gòu)、歷史的發(fā)展還是不是這樣?這恐怕是完全難以想象的。相比之下,道家當然也很重要,但在跟中國的歷史經(jīng)驗、跟過去的傳統(tǒng)社會的結(jié)合程度上,沒有儒家那樣緊密。

        “企鵝經(jīng)典叢書”之《道德經(jīng)》企鵝出版集團1964 年版

        但如果我們走出中國文化,把視野放大,從整個世界、整個人類文化的范圍來看的話,道家的影響恐怕比儒家要大。在所有被翻譯成外語的中國典籍中,老子《道德經(jīng)》的版本數(shù)量恐怕是最多的,比《論語》多。《道德經(jīng)》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十分抽象,即使是外國人也有興趣研究它到底是講了什么;孔子的《論語》中國人讀得津津有味,外國人讀有時候恐怕就沒有這個感覺。德國古典哲學(xué)的集大成者黑格爾,在《哲學(xué)史講演錄》里面講到中國哲學(xué),將老子與孔子做了一個比較:

        孔子的教訓(xùn)在萊布尼茨的時代曾轟動一時?!鬃又皇且粋€實際的世間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學(xué)是一點也沒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練的、道德的教訓(xùn),從里面我們不能獲得什么特殊的東西。……我們根據(jù)他的原著可以斷言:為了保持孔子的名聲,假使他的書從來不曾有過翻譯,那倒是更好的事。

        相比之下,黑格爾認為老子比孔子對他來講更加有思辨性,更加哲學(xué),有更多他可以吸取的地方。這樣的例子很多,再比如十九世紀偉大的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也曾說,儒家孔子的書自己都讀過,但和老子比起來,老子對他的影響更大。

        因此如果放寬視野,跳出中國文化的范圍來看的話,老子的影響、道家的影響可能比孔子更大,道家的抽象思辨對整個人類的哲學(xué)思想的貢獻可能也更大一些。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儒家與道家都有它們的重要性,但是要在不同的層面上來看這樣一種重要性。

        二、由“天、地、人”比較儒道思想

        儒道兩家到底有什么樣的差別?如果要我來談的話,可以從三個層面來概括,用中國傳統(tǒng)的說法叫“天、地、人”。

        第一個層面是“天”?!疤臁辈皇侵肝覀儸F(xiàn)在講的天空,而是指自然,是人類對整個宇宙、世界的看法。在這個層面上,道家所考慮的內(nèi)容要比儒家豐富得多。儒家對于“天”的看法相對來講是中國歷史上比較早期的想法。比如,《論語》中記載孔子曾經(jīng)帶著弟子到一個地方講學(xué),一個叫桓魋的官員來驅(qū)趕,孔子倉皇出逃,逃跑以后說:“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意思是上天把德給我,桓魋雖然在世俗世界中是很有權(quán)勢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樣?孔子的這一態(tài)度在后世很有影響,過去認為中國人不重視個人的作用,實際并非如此。中國的“個人”不是西方式的“個人主義”,儒家有一句話“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wèi)靈公》),《易經(jīng)》里還有一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歷史上對文化有擔當?shù)娜硕际沁@樣,比如古代的孟子,近代的章太炎、梁漱溟。這種擔當非常強調(diào)主體性、自我。反過來,道家就不是這樣的。老子和莊子對自己沒有那么“高估”。莊子認為人是天地萬物之一(不同于人類中心主義),跟草木禽獸應(yīng)該都是一樣的。所以,道家是從一個更大的視野來看這個世界的,沒有那種對自我的驕傲,整個世界萬物并育。在對宇宙世界的看法上,相比儒家,道家的視野要更加寬闊。

        我經(jīng)常講,先秦諸子百家的每本書的第一句話拿出來看,都不一樣。儒家的《論語》開篇講“學(xué)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人不知而不慍”,我們就知道儒家的學(xué)問,不是在書本上的,而是要實踐、要做事,也就是“知行合一”。道家的《莊子》,第一句話:“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崩锩嬗泻?、有天空、有魚、有鳥,人在哪里?從中可以看出,人在道家的世界當中不是最突出的部分。所以說,在“天”這個層面,儒道兩者對世界的觀察有很大的不同。

        第二個層面是“地”。這個“地”也不是指地質(zhì)地理,而是指在對世界、對人世間的種種看法上,儒道兩家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一點上,儒家是跟整個中國社會歷史緊密地結(jié)合的,看到的是人群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儒家對一個人的定位,首先不是講這個人是怎么樣的,而是看這個人是誰的兒子、誰的父親、誰的哥哥、誰的弟弟,對一個人的定位就是在一大群“關(guān)系”中確立下來的。儒家特別強調(diào)這個,是有道理的,在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社會、熟人社會當中,關(guān)系是很重要的,因為種種關(guān)系是一個人信用的保障。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里,確認一個人的信用要靠征信公司,但是在農(nóng)村社會就不需要。所以人際的關(guān)系是儒家思考問題的一個基本點。因此,儒家特別強調(diào),社會要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guān)系,就得維持尊卑長幼有序。這是儒家的一個特點。

        但道家不同。我經(jīng)常開玩笑講如果要儒家來批判,道家最受指責的應(yīng)該是不負責任。比如老子,根據(jù)司馬遷《史記》的記載,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掌管東周朝廷所有的文獻,諸子百家里邊數(shù)老子官做得最大;而孔子五十多歲時才在魯國做了官,沒多久就做不下去了。但是老子“見周之衰,乃遂去”,看到東周衰落就跑了,獨善其身??鬃拥膽B(tài)度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要積極介入社會。因此,儒家可能會認為,老子這個人學(xué)問那么大,官又做得不小,看到天下不行了就跑,個人主義,極端自私。但道家的態(tài)度基本就是這樣,莊子也是,《莊子·秋水篇》里有個著名的故事:

        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內(nèi)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涂中?!鼻f子曰:“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p>

        莊子選擇不去楚國做官,是為了保全自我。所以,在“地”—社會制度方面,儒家面向現(xiàn)實社會的人際關(guān)系,而道家更多偏向于保全自我和個人。

        再就是“人”的層面,跟前面兩個層面也都有相關(guān)性。對個人的要求,儒道兩家一樣,都非常強調(diào)自我修養(yǎng),但是兩者之間還是有差別的。儒家認為一個人要提高自己,成為一個君子,成為君子以后要服務(wù)社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僅僅講修身是不夠的。唐代大文學(xué)家韓愈有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原道》,批評道家和佛家雖然也都講修養(yǎng),但儒家修養(yǎng)自我是“將以有為也”。

        這就是儒家在“天、地、人”這三個層面的相關(guān)性。儒家更注重現(xiàn)實,更注重“人”的重要性,是人類中心論,對人有一種高度的尊重。而道家是更開闊地看待這個世界,它把人看成萬物之一,萬物平等,這是其一。其二,在人間社會當中,儒家更多關(guān)注人際關(guān)系,關(guān)注一個社會的組成、社會良性秩序和它的運作。而對道家來講,更多關(guān)注的是個體在社會當中的地位和保全。

        三、“反者道之動”

        道家當然包含老、莊,但老、莊其實也不完全相同。雖然他們都講所謂的“道”,“道”背后所追求的東西之間有相關(guān)性,但是二者之間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新編諸子集成:老子道德經(jīng)注校釋》王 弼注 樓宇烈校釋中華書局2016 年版

        老子《道德經(jīng)》開篇“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什么?我覺得很多人解釋得都不是很清楚。實際上,老子自己也說“道”是講不清楚的,“可以講出來的道,就已經(jīng)不是真正的道了”。這話講得很玄妙。三國時二十四歲英年早逝的王弼,注過《周易》《老子》,他對這句話的解釋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型非其長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其實很簡單,就一句話,道是最普遍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宇宙真理。所以單講哪一個方面都是不夠的,一旦講它是什么,同時也就在否定它是另一些什么。比如說一個杯子,當我們把它稱為一個容器時,它的涵蓋面是很大的,什么都可以容,裝咖啡、裝蛋糕、裝米飯都可以。但如果我們稱它為杯子,它就有限了,它就是一個盛裝液體的東西。說一件事情“是”的時候,在語言上同時就是在認定它其他方面的“不是”?!笆恰焙汀安皇恰本褪沁@樣一種辯證關(guān)系。所以當我們說“道”是什么,認定它有某個特性的時候,就存在我們沒有講到、被忽略甚至是被否定了的部分。西方特別喜歡講的一組詞“洞見”(insight)與“不見”(blindness),就是這么一種關(guān)系。所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自己說“道”沒辦法講,沒法形容。

        《道德經(jīng)》里很多話講得就是“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恍恍惚惚的。老子認為“道”是存在的,但又不是可以清晰地去把握的,那么該怎么去認識它、認定它?我認為,《道德經(jīng)》里有一句話非常重要:“反者道之動。”“反”,是道的運動。老子認為道的運作是圓周性的,任何的事情都是向相反的方面轉(zhuǎn)化的。所以,老子對道的最關(guān)鍵的兩個看法:第一,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分成兩個相對的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這是人類最古老、最基本的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第二,老子雖然承認二元對立,但最關(guān)鍵的,他認為所有二元對立都是向?qū)γ孓D(zhuǎn)化的,事物不是固定不動的,而是環(huán)狀的、周而復(fù)始的。老子對世界的很多判斷都是從這種運動來的。《道德經(jīng)·第三十六章》:“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币粋€人想要變強,先要弱,因為弱會向強發(fā)展,而強到頭了,就會往弱的一面發(fā)展,就像走山坡一樣?!胺凑叩乐畡印?,是老子對運動基本規(guī)律的判斷,也包含了他日常觀察的經(jīng)驗。“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草木剛剛生出來、有生機的時候很柔軟,死的時候枯槁,一碰它就斷。所以老子說要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只有不到,才能夠到。

        但是很多人都誤解了“柔弱勝剛強”這句話,其實老子說的是,要強、要達到什么,就要站在它的反面,然后順應(yīng)形勢,因勢利導(dǎo),達到強的地步。所以他說“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就是利用了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化這一個規(guī)律。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蹲髠鳌返谝欢沃v鄭莊公,鄭莊公的母親武姜生他時“寤生”(也就是胎位不正),很苦,因此不喜歡這個大兒子,偏愛小兒子段,什么都支持小兒子,什么都為小兒子爭。段的封地,城墻的厚度、高度,都跟鄭國的國都是一樣的。鄭莊公的大臣就說不能讓他這樣僭越,發(fā)展起來不得了,所謂“天無二日,國無二君”,會導(dǎo)致混亂。鄭莊公的回答我們今天還在用:“多行不義,必自斃。”等段折騰得差不多了,所有人都看清楚了形勢,鄭莊公就派兵把這個弟弟給除掉了。這就是“將欲奪之,必固與之”,要剝奪,但是先讓其擁有。因此,老子的這些話,其實背后也有很多歷史的經(jīng)驗。

        老子認為自己的道很好,很容易實行,但別人不聽,覺得他不對,“反者道之動”就是其中的關(guān)鍵。這一關(guān)鍵與一般的經(jīng)驗是相反的,是老子思想中很特別的地方。老子自己的一段話也講得非常精彩,他認為,不同的人對他的道有不同的態(tài)度:“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甭斆魅耍牭嚼献拥牡?,覺得有道理,按照這個好好去實踐;一般的人,聽到老子的道,覺得有一定道理,有時候照這個做,有時候就忘了;傻瓜一聽,哈哈大笑。但下面老子突然又補了一句:我的道不被你們笑話,就不算一個真的道。

        老子的思想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有很多可以發(fā)揮,但我覺得老子對道、宇宙、世界的基本看法,就是“反者道之動”,點明了道的呈現(xiàn)及運動規(guī)律。理解了這一點,老子的很多想法就好理解了。

        四、莊子的宏觀與微觀

        莊子的思想中有幾點我覺得特別重要。

        第一,就是莊子充分地展現(xiàn)了一個對整個宇宙世界更廣大、更廣闊的觀察視野。他不像儒家,儒家專注的是人的世界,莊子擁有的是一個很大的宇宙觀念。在這一觀念的基礎(chǔ)上,莊子觀察問題有他的特點—他不是徹底地解決問題,而是對問題進行轉(zhuǎn)化。問題并沒有解決,但問題的意義就此轉(zhuǎn)變。有些當下要緊的事,用長遠的眼光來看,這件事的意義和價值會有變化。這就是莊子思想的用處。莊子是從一個大的角度去看問題的,因此當他回看人間,或者回看局部的很多問題,會覺得當下的這些爭執(zhí)非??尚?。過去對莊子有一種批評,認為他是一個相對主義者,“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什么都可以。一般人講起來總要有個是非,但在莊子看來自己如果跟爭執(zhí)的雙方站在同樣一個層面上,就要選擇、站隊,但如果自己的角度比雙方更高,就不需要站隊了?!肚f子·齊物論》有個著名的故事叫“朝三暮四”:“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可能大家都知道意思,朝四暮三,猴子很高興,養(yǎng)猴的人也很高興,因為總量沒有變化,一天吃七個,怎么分都可以。猴子只知道眼前的利益,站在它的角度來看,早上多吃一個也是好的。但對于養(yǎng)猴人來說,沒有變化,因為他把真正的大局把握住了。所以莊子站在更大的立場上來看,所有的爭執(zhí)都是局部的,各有各的理由,也各有各的不足,在這個意義上他是相對主義的,甚至是滑頭的;但用一個更大的眼光來看,不是的。所以,莊子“呼牛為牛,呼馬為馬”,就是叫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實際上沒有變化。這與儒家相比,是非常不同的兩種人生態(tài)度,儒家就是要抗爭到底,寧折不彎。而莊子實際上是不計較的,因為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不必。

        《莊子》,掃葉山房石印本

        第二,莊子非常重視各種事物的本來面目,尊重千差萬別。這一點與第一條聯(lián)系起來好像很奇怪,一般來講看大不看小,見林不見木,對底下個別的特點很可能會忽視。莊子在更高的視角中,承認世間有種種的差別?!俺核摹焙汀俺哪喝本褪遣顒e,但他不在這之間做道德是非的判斷,尊重各自的理由。這樣一種態(tài)度,反而是對世間萬物抱有更多的尊重。莊子非常重視事物的本來面目,《莊子》一書里很多寓言故事,看上去很奇怪、很特別,放到實際語境去看,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說“東施效顰”,《莊子·天運篇》:“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這個故事里更深層的意思,其實是尊重自己的本來面目,西施皺眉是因為有心臟病,如果她沒有心臟病,莊子會不會認為皺眉是美的?未必。莊子真正批評的,是東施沒有心臟病,學(xué)著人家有心臟病的樣子,這樣很丑。再比如《秋水篇》里的“邯鄲學(xué)步”,結(jié)果趙國的走路方式?jīng)]學(xué)會,村子里走路的方式卻忘了,只好一路爬回去,莊子說“失其故步”。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失去本來面目的錯誤。

        《莊子百句》陳引馳著譯林出版社2018 年版

        《莊子·天地篇》里還有一個故事,我非常喜歡:“百年之木,破為犧樽,青黃而文之。其斷在溝中,比犧樽于溝中之斷,則美惡有間矣,其于失性一也?!币豢么髽淇诚聛?,做成一個精美漂亮的犧樽(酒器),剩下其他枝枝葉葉,丟在路邊上的水溝里。一般人認為這就是美和丑的差別。但莊子認為“其于失性一也”,在失去事物本性方面,兩者是一樣的。莊子認為美與丑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事物的本性。世界本來就千差萬別,有各種不同,大樹有大樹的理由,小樹有小樹的理由,人有人的理由,禽獸有禽獸的理由,每一種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和諧共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向人家去學(xué)習,放棄了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否定的?!肚f子》內(nèi)七篇最后一篇《應(yīng)帝王》里講了一個混沌的故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混沌。倏與忽時相與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混沌死?!痹谇f子看來,混沌就是其本來面目,沒有七竅也活得很好,倏和忽一定要用人的標準去改造混沌,于是混沌就死了。事物只要符合它的本性,它的特別的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人應(yīng)該尊重事物天然的面目,對莊子來講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所以莊子對世界的宏大視野和對個別事物差異的尊重,可以講是相對主義,或者說是和稀泥;但其實是因為莊子站得高,他才能以包容的態(tài)度尊重個別性。這是莊子最特別的地方。

        五、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題目。道家對于社會政治是有其看法的,不是沒有。儒家講君臣父子,講秩序,道家好像不那么講秩序,但是實際上道家非常強調(diào)自然和諧的關(guān)系,因此道家的政治哲學(xué)比較寬容、比較和諧。西漢初年“文景之治”就是“黃老政治”,強調(diào)與民休息,經(jīng)過秦末大亂以后,要讓民間的生機自己生長起來。道家還有它對這個世界的看法,也跟儒家有所不同。儒家講中庸,就是要平衡,要取其中,過猶不及。對于道家來講,特別強調(diào)一個詞,套用今天的語言就是“與時俱進”。老子認為世界是兩個相對的方面,會相互轉(zhuǎn)化;莊子認為世界是隨時變化的,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所以,道家認為,世界始終處于不斷流動變化的過程當中。如果說儒家特別強調(diào)平衡折中的話,道家實際上是特別注重“變”,強調(diào)要適應(yīng)變化,順應(yīng)時勢。更積極地講,道家認為要因勢利導(dǎo),順應(yīng)形勢,然后引導(dǎo),最終水到渠成,讓其自己成長,避免揠苗助長。在政治哲學(xué)方面,儒家和道家,通俗地講就是,儒家比較強調(diào)做加法,道家比較強調(diào)做減法。就好像在城市里開車,最重要的不是踩油門,而是踩剎車,恰到好處地踩剎車、松油門,很重要。

        再比如美學(xué)領(lǐng)域。儒家在美學(xué)領(lǐng)域當然也有很大的影響,儒家強調(diào)社會性,強調(diào)政治、教化,“移風俗,美人倫”。但相比之下,道家在這一領(lǐng)域的影響更大。道家老莊的思想對于美學(xué),對于中國人的審美理想的影響更大。比如中國繪畫,講求虛實結(jié)合,計白當黑。計白當黑,就是沒畫當作畫了,在畫面上留出空白。如果把畫布全畫滿了,就變成油畫了。實際上,這也是中國音樂里追求的“此時無聲勝有聲”。虛與實結(jié)合,甚至有時虛比實更重要,中國藝術(shù)中的這些觀念都是從道家來的。老子講天地萬物,有生于無,無和有之間兩者不能偏廢,是相輔相成的關(guān)系。但如果一定要比較兩者的重要性,可能無比有更重要,這對道家來講是非常普遍的原則。

        即使在我們的人生當中也是這樣。一個人不是說天天忙,把事情都排滿了,就是好的。有的時候就是要虛,虛實結(jié)合,虛實相間。人的一生不能一天到晚低頭拉車,偶爾得抬頭看看天,好像很悠閑,但能讓人知道這個世界有詩與遠方,有不同的可能性。無與有,虛與實,白與黑、無聲與有聲,這是道家思想中一組同構(gòu)的關(guān)系,在藝術(shù)與審美理想方面,帶給中國文化許多啟發(fā)。

        本文系作者在新華·知本讀書會第六十九期所作演講,原文刊發(fā)時經(jīng)作者修訂

        猜你喜歡
        老子儒家孔子
        你好,老子
        中國漫畫(2022年10期)2022-10-27 07:20:48
        老子“水幾于道”思想解說
        從“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論現(xiàn)代新儒家的佛學(xué)進路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12
        智者老子
        儒家視野中的改弦更張
        天府新論(2015年2期)2015-02-28 16:41:23
        孔子在哪兒
        從“以直報怨”到“以德報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論儒家的仁與恕
        古代文明(2013年2期)2013-10-21 23:20:50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软件|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最新片| 美女被躁到高潮嗷嗷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免费视频| 国产97色在线 | 日韩| 国产va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精品一品二区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视频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无遮高潮国产免费观看韩国|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日本做受120秒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久麻豆国产精品|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网站| 午夜性无码专区| 无码一区久久久久久久绯色AV| 五十路在线中文字幕在线中文字幕 |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 av一区二区三区综合网站| 丰满少妇被粗大猛烈进人高清| 欧美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久久av| 24小时免费在线观看av| www插插插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sm无码|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av一区二区不卡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