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英博,張強升,陳天敏
?
高溫鍛鋼閘閥的溫度場計算和熱固耦合分析
趙英博1,張強升2,陳天敏3
(1.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 北京市 西城區(qū) 100031;2.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北京市 海淀區(qū) 100082;3.蘇州紐威閥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省 蘇州市 215129)
針對高溫鍛鋼閘閥的設計要求,基于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SME)標準規(guī)范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閘閥的虛擬性能評估技術。為了保證閘閥在高溫條件下安全可靠運行,提出一種應用有限元軟件Ansys計算高溫鍛鋼閘閥溫度場和應力場的方法。首先對高溫鍛鋼閘閥的溫度場和總應力場進行定量計算及分析,然后完成應力評定并對結構性能進行分析和評價。結果表明:該閘閥的閥蓋圓筒高度足夠,散熱板設計面積合理,承壓邊界部件能夠滿足強度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實用價值。
閘閥;溫度場;熱固耦合分析;有限元分析方法;應力場
閘閥廣泛應用在冶金、電力、煉油、石化、天然氣等管路上,起到截斷或接通管路中介質的作用。由于環(huán)境條件和系統(tǒng)運行工況的特殊性,常見的石化用閘閥具有閥座磨損均勻、操作力矩小、易維護等特點。
某石化項目高溫鍛鋼閘閥的工作溫度高達816℃,為了保證閘閥在高溫條件下安全可靠運行,設計過程必須同時考慮傳熱學和機械強度的要求。依據傳熱學設計要求,在高溫工作狀態(tài)下,閘閥填料函底部和手輪處的溫度不能過高,必須控制在允許范圍內;除了保證高溫閘閥能夠承受機械載荷引起的應力外,還要考慮熱效應引起的熱應力,避免閘閥疲勞強度不足或出現熱疲勞而影響可靠性[1]。
因此,閘閥研發(fā)過程中,準確計算熱載荷及其效應,合理預測閘閥在高溫工況下的結構性能成為設計關鍵。由于傳統(tǒng)公式法設計的局限性,采用常規(guī)設計方法設計結構較為復雜的高溫閘閥經常出現設計隱患。有限元法是求解溫度場和應力場的有效方法,這種不通過試驗或通過較少試驗來進行虛擬產品設計和仿真的方法,不僅能減少產品開發(fā)周期,而且還可以降低開發(fā)成本[2]。
本文利用有限元軟件Ansys模擬閘閥的實際工況,對高溫鍛鋼閘閥的溫度場和總應力場進行定量計算及分析,對結構性能進行分析和評價,達到指導閘閥關鍵部件設計的目的。
高溫鍛鋼閘閥總高度為470mm,進出口公稱通徑均為80mm,最高工作壓力14.6MPa,最高工作溫度為816℃,常溫工況和高溫工況下的工作壓力和手輪扭矩數據見表1。利用三維建模軟件Solidworks建立閘閥的三維實體模型,包括閥體、加長圓筒閥蓋(包括散熱板)、支架、手輪、閥座、閥桿、連接螺栓、填料組件以及必要的內部件,并在軟件中裝配成為整體閘閥模型。為了避免應力集中,閥體和閥蓋內腔在設計和建模時盡量避免尖角,保證應力分布均勻。高溫鍛鋼閘閥的三維幾何實體模型如圖1所示。
表1 各工況下工作壓力和手輪扭矩
圖1 閘閥三維幾何實體模型圖
閘閥作為承壓設備,按照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方法進行應力分析與評定。具體的應力評定準則見表2[3-4]。
表2中,P為局部一次薄膜應力,P為一次彎曲應力,為二次應力,為最大許用應力。閥體和閥蓋材料均為F304H,常溫下材料的屈服強度為205MPa,許用應力=138MPa,816℃下閥體和閥蓋材料的許用應力=8.7MPa,700℃下的許用應力=26MPa。
表2 應力評定準則表
設計要求閘閥填料函底部和手輪外圓溫度不能太高,閘閥填料函底部溫度不超300℃,手輪外圓溫度不超100℃。填料函溫度過高會影響閥門的密封性,手輪外圓溫度過高會影響操作性。
通過Ansys中的熱分析功能完成閘閥的溫度場計算。Ansys熱分析分為穩(wěn)態(tài)熱分析和瞬態(tài)熱分析,穩(wěn)態(tài)傳熱是指系統(tǒng)的溫度不隨時間變化,瞬態(tài)傳熱是指系統(tǒng)的溫度隨時間明顯變化[5]。
本文采用穩(wěn)態(tài)熱分析方法,考慮閘閥各部件材料的導熱系數、比熱容和熱膨脹系數隨溫度變化的特性,對閘閥在高溫工況下的穩(wěn)態(tài)溫度場進行計算[2],主要目的是考察填料函底部和手輪外圓處的最大溫度值,承壓部件在工作過程中內外壁的溫差以及其他關鍵部件溫度場的分布情況。在有限元分析時,首要步驟是建立閥門的有限元模型,網格模型應能較真實地模擬結構的幾何形狀和物理特性,以提高計算結果的準確性[6]。為了控制計算規(guī)模,提高運算速度,溫度場穩(wěn)態(tài)熱分析采用對稱模型。溫度場計算需考慮熱量傳遞的3種方式,即對流換熱、熱傳導和輻射換熱[7],因此,Ansys穩(wěn)態(tài)熱分析中初始邊界條件包括工作溫度、對流傳熱系數和輻射率的施加[8]。閘閥的初始邊界條件設置中,假定其外表面初始溫度為實際環(huán)境溫度,閘閥內部流道充滿高溫介質,與高溫介質接觸的閥體內腔及其他內部件表面上施加816℃的工作溫度,環(huán)境溫度和閘閥初始溫度均取20℃[9]。鋼材導熱系數為48W/(m·K),閥門處于空氣中,空氣對流系數為12.5W/(m2·K)。由于無法獲得材料的輻射率參數,同時鑒于在工作溫度大于500℃時,熱幅射與熱傳導和對流換熱方式相比對傳熱結果影響較小,因此在計算時不考慮閘閥外壁對環(huán)境的輻射散熱[10]。
ANSYS穩(wěn)態(tài)熱分析獲得隨時間變化的閘閥整體溫度場結果文件,除了可以考察閘閥的溫度分布情況外,還作為后續(xù)熱應力計算的熱載荷輸入條件。閘閥在高溫工況下,各部件通過熱傳導和對流換熱方式進行傳熱,傳熱達到穩(wěn)定后,整個閘閥的溫度場分布云圖如圖2所示,閘閥的溫度由閥體垂直向上到手輪呈逐級降低趨勢,對應的溫度值從816℃到74.5℃。
圖2 閘閥整體溫度場分布云圖
圖3—6分別為填料組、手輪、閥體和閥蓋部件的溫度場分布云圖。由圖3可見,從底部到上部,填料組的溫度分布存在一定梯度,但溫差不大,最大溫度值為284℃,位于填料函底部,最小溫度值為237℃,位于填料函頂部,能夠滿足密封性要求;由圖4可見,手輪外圓處最低溫度為74.5℃,最高溫度為80℃,能夠滿足操作條件;由圖5可見,閥體最小溫度為809℃,與內腔溫度816℃相比,閥體的外表面與內腔表面沿壁厚方向的最大溫差僅為7℃,溫度分布較為均勻;由圖6可見,由于閥蓋加長圓筒上布置有散熱板,使得閥蓋的溫度從加長接管底部的816℃有效降低為頂部的340℃。
圖3 填料組溫度場分布云圖
圖4 手輪溫度場云圖
圖5 閥體溫度場云圖
通過對高溫工況下鍛鋼閘閥的溫度場計算,得出填料函底部最高溫度為284℃,手輪外圓最高溫度為80℃,計算結果表明填料函底部和手輪處的溫度均在允許范圍內。
圖6 閥蓋溫度場云圖
邊界條件施加中,如果直接在閘閥閥體進出口端面施加全約束,則會在閥體兩端面及其附近產生高達幾千兆帕的熱應力,這與實際情況不符[11]。因為,實際安裝和運行條件下,閘閥進出口端外接長管道,高溫引起的熱膨脹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不會產生巨大的應力奇異。為了真實模擬實際情況,分別在閥體進出口端面加一段管道,閥門進出口公稱通徑80mm,根據工程經驗,管道長度一般為管徑的5倍以上,即計算時選擇的管道長度為400mm,然后在管道兩端面施加固定約束作為位移邊界條件。
常溫工況下閘閥應力場計算考慮介質壓力、手輪扭矩和螺栓預緊力。與介質接觸的閥體內腔及其他內部件表面上施加14.6MPa的設計壓力,手輪處施加23.2N·m的扭矩,計算閘閥在常溫工況下的應力場,然后對閥體和閥蓋的強度進行 校核。
常溫工況下閘閥的等效應力場分布云圖如圖7所示,閥體與閥蓋存在較大應力區(qū)域,最大等效應力為139MPa,其他部件的應力較小。
閥體和閥蓋的等效應力分布云圖分別如圖8和圖9所示。閥體大部分區(qū)域的應力較小,遠小于所要求的應力限值,在進出口與閥體的相貫處,由于此處幾何形狀突變,出現最大應力值139MPa,小于常溫下材料屈服強度205MPa。閥蓋的最大應力為71MPa,小于材料屈服強度205MPa。
圖7 閘閥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圖8 閥體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圖9 閥蓋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常溫工況下閘閥的閥體和閥蓋應力評定見表3,應力評定結果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表3 閥體和閥蓋應力評定
上述常溫工況下應力計算結果表明,閘閥各部件不會發(fā)生塑性變形。對高溫閘閥來說,由熱效應引起的熱應力會使部件局部區(qū)域出現應力集中,造成局部失效,出現疲勞裂紋,僅計算常溫應力是不夠的,需要考慮熱沖擊或熱循環(huán)。提高閥門熱應力場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對于閥門的疲勞壽命估算具有重要意義[12]。因此,有必要對高溫閘閥進行熱固耦合計算,評價其設計的合理性。
由于穩(wěn)態(tài)熱分析得到的溫度場對結構分析中應變和應力有顯著影響,而結構響應對熱分析結果不會造成很大影響,因此閘閥熱固耦合計算涉及的熱-應力分析屬于間接耦合。鑒于熱-應力分析只涉及溫度場和應力場之間的連續(xù)作用,本文使用手工順序耦合的方法完成[13]。閘閥總應力場計算采用和前面穩(wěn)態(tài)熱分析相同的模型,考慮工作壓力和手輪扭矩,以及溫度梯度引起的熱應力,計算閘閥承壓部件受到溫度載荷和機械載荷共同作用時的總應力[14]。
邊界條件設置中,將上述穩(wěn)態(tài)熱分析得到的溫度場計算結果在結構有限元模型中進行單元插值,作為體載荷邊界條件施加在整個模型上;與介質接觸的閘閥內腔表面施加工作壓力0.72MPa,閥桿上施加扭矩11.2N·m;位移邊界條件的施加與常溫工況下應力計算的施加方式相同,即通過在閥體進出口端面加一段管道,然后在管道兩端面施加固定約束位移邊界條件。
按照上述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通過有限元數值模擬計算得到圖10所示的由熱應力和結構應力組成的閘閥總應力場。
圖10 閘閥總應力場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對于閥門,強度分析是閥門壓力邊界完整性的重要保證,也是安全評定的必要環(huán)節(jié)[15]。圖11為閥體由溫度效應引起的熱應力和內壓引起的結構應力組成的總應力云圖,最大等效應力為23MPa,這是由于部件之間接觸引起的局部應力,屬于二次應力。由前面溫度場計算可知,閥體內外表面的溫差較小,因此引起的熱應力較小,從圖11也可以看出,除少許應力集中點外,閥體大部分區(qū)域的應力小于10MPa,其薄膜應力小于1.5,因此不會引起閥體的整體塑性變形。對于應力集中點,應力值也均小于3,不會引起疲勞破壞。
圖11 閥體總應力場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圖12 閥蓋總應力場等效應力分布云圖
圖12為加長圓筒閥蓋的總應力場等效應力分布云圖。由前面溫度場計算可知,閥蓋沿垂直方向存在較大的溫度梯度,故產生較大的熱應力。最大應力發(fā)生在階梯處,高達252MPa,建議此處圓角過渡或圓弧過渡。
為了使閥蓋滿足強度要求,需要對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降低熱應力。
1)建立高溫鍛鋼閘閥三維實體模型,考慮實際工況下的傳熱特性并設置溫度場邊界條件,利用Ansys穩(wěn)態(tài)熱分析功能計算閘閥的溫度場,獲得其傳熱規(guī)律和溫度場分布情況,求結果表明閥蓋圓筒高度足夠,散熱板設計面積合理,使得填料函組底部和手輪處的溫度在允許溫度之內。
2)采用同一網格模型,利用已求得的溫度場結果,考慮工作壓力、手輪扭矩和螺栓預緊力,以及溫度梯度引起的熱應力,計算閘閥承受溫度載荷和機械載荷共同作用時的總應力。對承壓部件進行應力評定,結果表明閥體能防止彈性失效和局部失效,滿足設計要求;閥蓋存在局部熱應力較大區(qū)域,會發(fā)生局部塑性變形。由溫度場結果可知,加長圓筒內外壁表面溫差很小,不是引起較大熱應力的原因,通過改變壁厚難以減小熱應力。主要原因是筒體方向存在較大的溫度梯度,因此,需要改變筒體方向的結構。
3)在設計階段通過有限元方法獲得閘閥整體溫度和應力分布,為閘閥的結構設計及改進提供精確數據和理論依據,同時減少了后續(xù)樣機試制和試驗的成本,縮短產品的開發(fā)周期。
[1] 胡平金,劉云峰.600 MW超超臨界閥門溫度場及熱應變場計算[J].熱力透平,2009,38(1):43-45.
[2] 鐘世梁,黃榮國,許冰.600 MW機組高壓旁路減溫減壓閥熱應力計算及壽命估算[J].中國動力工程學報,2005,25(2):267-270.
[3] 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鍋爐及壓力容器規(guī)范國際性規(guī)范第VIII卷第2冊[S].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10.
[4] 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技術委員會.JB 4732—1995(200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S].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5] 呂建國,胡仁喜.ANSYS 14.0有限元分析入門與提高[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324-330.
[6] 付強,袁壽其,朱榮生,等.1000MW核電站雙殼體離心式上充泵抗震計算[J].動力工程學報,2012,32(7):569-576.
[7] 楊世銘,陶文銓.傳熱學[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8] 徐宏海,李玉潔,詹寧.基于ANSYS的調節(jié)閥溫度場分析與數值模擬[J].閥門,2009,18(1):26-29.
[9] 王正,游進,王磊,等.焦炭塔瞬態(tài)傳熱過程的數值模擬及應力熱性分析[J].壓力容器,2005,22(10):23-25.
[10] 林鵬,張瑞峰,虞亞輝,等.汽輪機旁路閥門閥體溫度場和應力場分析[J].熱能動力工程,2011,26(2),147-151.
[11] 吳敬普,石世宏,陳天敏.核一級截止閥溫度場和熱應力計算分析[J].通用機械,2016,15(8),59-62.
[12] 張超,何桂寬,李日照.轉子瞬態(tài)溫度場應力場分析的熱固雙向耦合模型[J].發(fā)電與空調,2015,37(3),8-13.
[13] 雷永強.高溫高壓球閥的熱力耦合分析與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16.
[14] 宋曉江,王春生,宣培傳,等.焦炭塔溫度場及熱應力場的有限元計算[J].石油化工設備,2007,36(2):28-32.
[15] 劉慶民,高照杰,林鋒,等.核級主給水控制閥性能評估技術研究[J].機械強度,2015,37(5):910-916.
The Temperature Field Calculation and Thermo-Solid Coupling Evaluation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Forging Steel Gate Valve
ZHAO Yingbo1, ZHANG Qiangsheng2, CHEN Tianmin3
(1. China Huadian Corporation Ltd.,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1, China; 2. Nuclear and Radiation Safety Center,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2, China; 3. NEWAY Valve (Suzhou) Co., Ltd., Suzhou 215129,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echnology was studied for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forging steel gate valve based on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 code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gate valve under high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stress field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forging steel gate valve by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was introduc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total stress field of the valve was calculated,so as to perform the stress evaluation and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ight of the bonnet cylinder is sufficient, the design area of the heat sink is reasonable, and the pressure-bearing boundary components can meet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which would have good prospects in engineering apparitions.
gate valve; temperature field; thermo-solid coupling evalu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 stress field
10.12096/j.2096-4528.pgt.18196
2018-10-12。
張強升(1987),男,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核電廠核級設備安全審評方面的工作,zhangqiangsheng87@163.com。
張強升
(責任編輯 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