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艷
(1. 南京大學 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0023; 2. 南京審計大學 文學院, 江蘇 南京 211815)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果斷”是形容詞,表示“有決斷;不猶豫”,比如:“采取~措施”“他處理問題很~”,“果斷”的功能是充當定語和謂語。近年來“果斷”在各大媒體語言尤其是網絡語言中頻繁出現,“果斷”作狀語的搭配用法占主導趨勢,例如:
① 剛工作了2個月,果斷怒提了這輛奔馳車。(新浪看點2017-12-01)
② 選擇結婚日子要考慮是否適合,今天來科普一下哪些結婚日子果斷不能選。(百度經驗2017-06-18)
③ 新時代,深情“數”說中國維和軍人!果斷轉發(fā)(中青在線2017-11-19)
④ 新興這3個鎮(zhèn)果斷要火了!真是了不起!(搜狐2017-08-17)
在新時代網絡語言生活中,“果斷”的分布搭配、語義特征、語用功能已呈現副詞化特征。本文擬從“果斷”的分布搭配、“果斷”的語義特征、“果斷”的語用功能及“果斷”的生成機制四個方面展開分析,以期對共時語境中漢語新副詞的虛化方式、演變規(guī)律、發(fā)展動因提供借鑒和補充。本文的語料來源為北大語料庫、BCC語料庫及各大門戶網站、新浪微博等新媒體平臺。
根據漢語史的語料,“果斷”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果斷”的語法功能主要以充當謂語為主,但使用頻率并不高,例如:
⑤ 戒爾卿士,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周《尚書》)
⑥ 占者能包容荒穢,而果斷剛決,不遺遐遠,而不昵朋比,則合乎此爻中行之道矣。(周《周易》)
自魏晉開始至近代,“果斷”的使用大量出現,句法成分主要作謂語,例如:
⑦ 然其聽訟猶人,不能過絕,而性果斷,民不敢非,畏而惜之。(魏晉六朝《梁書》)
⑧ 既長,讀兵書,多武藝,明達果斷,為當時所推服。(隋唐五代《陳書》)
⑨ 撫將士有恩,而明察果斷,用法嚴峻。(宋《資治通鑒》)
⑩ 向非相公果斷而力行,必且下三司。(宋《東坡文集》)
以上例句顯示,魏晉、隋唐、宋元、明清時期,“果斷”的用法主要表現為對性格、行為進行陳述。例句中“果斷”可作單獨謂語,也可跟其他謂詞組成并列或順承關系共同作謂語。例⑩、例小句中的謂語部分,“果斷”分別跟“力行”“去”并列,借“而”連接,到例中,“果斷”直接后接其他動詞組成連動關系的謂語,該連動用法在漢語史語料中不多見,但這類用法的出現為“果斷”經語法化機制的重新分析作狀語提供了演變基礎。
與漢語史的語料相比,“果斷”在現代漢語中作狀語的比例開始明顯增加。北大語料庫的現代漢語語料能說明現代漢語基本的用法和功能,根據考察,在隨機抽取的100個例句里,50%可以作狀語。隨著網絡信息社會的發(fā)展,網絡語言代表了網絡大眾化和普及化的語言面貌,很多生活中常用的詞語意義與功能發(fā)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果斷”在百度搜索的語料跟北大語料庫相比,盡管都是共時語料,但句法特征繼續(xù)發(fā)生變化,作狀語的比例進一步提高。隨機抽取的100個例句里,除了作定語、謂語成分,80%作狀語。作狀語是副詞的典型語法功能。“果斷”在歷時演變過程中,由充當謂語功能為主至當代漢語尤其是網絡語言中不斷擴展的狀語功能,筆者認為,這已經證明“果斷”在副詞化的進程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1) “果斷”在句法搭配上出現的特征之一?!肮麛唷迸c被修飾的謂詞線性搭配距離得到了延長,被修飾謂詞前可插入其他成分。比如在“果斷”作狀語的句子里,表情態(tài)的助詞“要、會、可”的常規(guī)句法位置是在“果斷”的左側,對動作行為即將發(fā)生、可能發(fā)生的情況進行說明。如今“果斷”句的新變化是,“果斷”位置進一步左移,“要、會、可”這類情態(tài)助詞右移到“果斷”后,“果斷”由原來的單純修飾核心謂詞變?yōu)樾揎棊в星閼B(tài)標記的謂詞短語。如果“果斷”的詞性還是形容詞,是不能修飾帶有情態(tài)標記的謂詞短語的,這已經顯示出副詞作狀語與形容詞作狀語的區(qū)別,說明“果斷”已經開始副詞化??聪旅胬?
b. 誰用誰知道!買車時果斷要選的5項配置(企業(yè)新聞網2017-08-10)
b. 菜品精致美味,果斷可給五星。(大眾點評網2016-11-14)
b.今天期末考試,我果斷會氣死老師。(百度貼吧2014-01-14)
再如,“果斷”與被修飾的謂詞之間還可以插入時間狀語,也可以插入“再、又、還”等副詞。時間狀語相當于謂語的時體性成分,副詞“再、又、還”修飾謂語表重復、持續(xù),“果斷”左移,意味著“果斷” 語義轄域變寬,不再僅僅修飾單純謂詞,而可以修飾更復雜的謂語命題?!肮麛唷痹诜植忌夏芤浦粮痹~“再、又、還”的左側,充分說明了其副詞性功能。例如:
b. 改變幾日勞苦折磨后的大媽形象,果斷深夜做了頭發(fā),明天要不要拍個黃瓜拉個皮?(新浪微博2016-05-04)
c. 估計是昨天喝了兩杯去冰奶茶,又吹空調,果斷晚上就拉稀了。(新浪微博2017-08-24)
b. 莫雷好樣的!聯(lián)盟果斷又多了7個火箭舊將,肖華美滋滋!(搜狐2017-06-30)
c. 睡了一天一夜,果斷還想繼續(xù)睡。(百度貼吧2012-5-15 )
(2) “果斷”在句法搭配上出現的特征之二?!肮麛唷庇赏ǔP揎椇唵蔚膭釉~性成分,變?yōu)榭梢孕揎梽友a性結構、主謂結構、名詞性謂語。這些謂語成分與單純謂語動詞相比,表意上動詞性降低,事件性、命題性更強,能受“果斷”修飾,正說明了“果斷”的語法功能更加虛化,副詞性明顯。例如:
b. 早餐后歷史最高記錄9.8,嚇死我也。早餐只吃了四分之一小饅頭,喝了玉米稀飯,吃了涼拌黃瓜,沒怎么運動,結果就這樣嚇人了啊,果斷中午米飯少吃些。(新浪微博2017-08-27)
c. 縫了一晚上,累死我的眼睛了,下次果斷裁縫機,好好休息,明天繼續(xù)。(新浪微博2017-08-19)
(3) “果斷”在句法搭配上出現的特征之三?!肮麛唷庇赏ǔV恍揎椏隙ㄐ灾^詞性成分,變?yōu)榭梢孕揎椃穸ㄐ灾^語成分。否定性謂語主要表現為附有否定副詞的謂語或帶其他否定標記的謂語,它們能受“果斷”修飾,說明了“果斷”已經具有了副詞的命題修飾功能。例如:
b. 我和閨蜜在雨中散步,果斷沒帶傘。(百度貼吧2012-09-11)
c. 以前雖然記跑步不準,但是好歹能看個時間,現在升級了之后果斷綁不上手機了。(百度貼吧2013-03-11)
以上從“果斷”歷時、共時句法分布的比較,可以看出“果斷”作狀語的句法功能在當今漢語尤其是網絡語言中的發(fā)展趨勢是:在句中作狀語的位置更加靈活,而且已經副詞化。張誼生提出副詞連用時主觀傾向越強,位序越前,語義轄域越寬,位序越前[1]?!肮麛唷币呀洸痪窒抻诰o靠謂詞,它在句中的位序有靠前發(fā)展的趨勢。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果斷”的釋義是“有決斷、不猶豫”,但僅僅知道“果斷”的詞典意義是不夠的。邵敬敏指出,借助大型語料庫上下文語境對詞義進行窮盡性考察,觀察其共現組合和高頻組合,可挖掘以前無法發(fā)現的詞義內涵[2]。馬貝加運用義素分析,通過義素的消長、擴縮情況確定實詞虛化的程度[3]。李永提出可范疇化義素規(guī)定著詞義虛化的發(fā)展格局、衍化的方向[4]。受前人研究成果的啟發(fā),筆者將借助語料搜索,緊密結合“果斷”的上下文語境,用動態(tài)眼光對“果斷”的語義特征、語義搭配進行考察,尋找“果斷”副詞化在語義上的依據。
根據北大語料庫的語料分析,發(fā)現“果斷”的常規(guī)語義背景主要表現為關鍵時刻或危急情況,“果斷”修飾的行為大都是國家、企業(yè)、團隊決策性的行為。筆者用語義特征分析法,將這類“果斷”的語義特征分析為:[+危急][+決策性][+處置][+不猶豫]。例如:
b. 我國中外合資剛開始時,許多單位的領導者猶豫觀望,只有那些有魄力的企業(yè)領導者,果斷地吸收外資,發(fā)展自己的企業(yè),最先走上了現代化的道路。(王春福《領導心理學》)
c. 巡邏隊隊長恐在街上發(fā)生糾紛,果斷地命令巡邏隊把兩個特務和宋黎一起帶到端履門憲兵營一連連部。(李云峰《西安事變史實》)
d.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隊教練袁偉民果斷地把老將曹慧英換上場加強攔網,經過頑強奮戰(zhàn),中國隊又追成11平,并且以16比14拿下第二局。(張之《采訪世界杯女子排球賽散記》)
e. 在生命漸漸地離開我的緊急時刻,他們果斷地采取了搶救措施,給我動了手術。(高煒賓《心臟停止跳動以后》)
在北大語料庫“果斷”作狀語的3 075個例句中,“果斷”附上副詞化標記“地”占了80%。例a~e代表了“果斷”常規(guī)的使用類別,分別表示在特殊或危急情況下,國家決策、企業(yè)管理、戰(zhàn)事指揮、賽事調遣、民生救助五個方面的重要行為?!肮麛唷彼硎镜摹坝袥Q斷、不猶豫”不是指向所有的動詞,被修飾的高頻動詞主要是表行動、言語類跟“決定”“調整”有關的動詞,如決定、處理、采取、命令、說、推出、投放、停止、取消、引進等?!肮麛唷敝赶虻男袨橹黧w往往是各團體的領導層或應變能力強的個人或群體。
結合當今網絡信息時代“果斷”的使用情況看,“果斷”的語義已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果斷”出現的語義環(huán)境有所泛化。一方面繼續(xù)延續(xù)慣常的語義搭配,“果斷”所修飾的謂詞是特殊或危急情況下的動作行為;另一方面“果斷”所修飾的動詞范圍有所擴展,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不局限于危急情況下決策性的動作行為,而是擴展到對普通事件的處理或選擇。動作行為的主體越來越大眾化,不是高層領導,也不是英雄或應變能力強的個體,而是生活中蕓蕓眾生里的一員。“果斷”在當代網絡語言語境中語義特征的分析表現為[-危急][-決策性][-處置][+關聯(lián)][+不猶豫]。例如:
b. 有生命危險情況下,特警突擊隊員果斷開槍,將鄭某擊傷。(人民網2017-08-24 )
c. 幼童錯按鎖車鍵被鎖車內 父親抄起磚頭果斷砸窗(杭州交通2017-07-25)
d. 貨車剎車失靈 司機果斷撞路沿將車逼停(重慶時間網2018-01-05)
b. 客棧放下行李,果斷短線游,節(jié)約時間,明天長線。(新浪微博2016-08-20)
c. 世界洋流分布規(guī)律與影響,果斷收藏!(搜狐2017-08-02)
d. 香港真潮熱,昨天穿長褲實在難受,今天果斷換了短褲。(新浪微博2016-08-20)
通過對比“果斷”語義特征分析中前后義素的變化,可以看出“果斷”的語義內涵所發(fā)生的細微變化,由原來的[+危急][+決策性][+處置][+不猶豫]變?yōu)閇-危急][-決策性][-處置][+關聯(lián)][+不猶豫], “果斷”語義由具體變得更抽象、泛化。筆者將具體從兩個方面來分析“果斷”中[危急][決策性][處置]三個義素由強到弱的轉變及義素[關聯(lián)]由無到有的變化。
一方面,“果斷”變?yōu)閇-危急][-決策性],表現為對平常事情的處理和應對,例如:
b. 今年最流行的重口味搖滾神曲全在這里了,喜歡的朋友果斷帶走。(百度貼吧2015-09-09)
c. 在面包店買早餐順便看中這個愛心香蕉小蛋糕,果斷買來做今天的下午茶。(新浪微博2017-08-11)
d. 6個動作讓你快速甩掉游泳圈,每組10~20次,休息30 s。每周2~3次!果斷堅持,還你平坦小腹!(東方頭條2017-08-30)
另一方面,“果斷”變?yōu)閇-處置][+關聯(lián)]具體表現為對新情況的應對性減弱,突出前后事件自然關聯(lián)的結果。按照“果斷”句中結果可控與否的情況,可分為結果可控和結果不可控兩類。
第一類是“果斷”修飾的事件中結果可控,“果斷”后的行為動作并不突出對大小情況采取應對措施,而是在已有情況觸發(fā)下的順勢行為,前后關聯(lián)性強。例如:
b. 看了這么多貼,果斷要考慮考慮了(豆瓣小組2016-03-04)
c. 恒大酒店氣勢上好強,果斷喜歡恒大酒店了哈,贊一個!(新浪微博 2017-10-23)
d. 看了郭柯導演轉發(fā)的央視一段紀錄片,果斷決定去看《二十二》。(新浪微博2017-08-18)
第二類是“果斷”修飾的事件表示結果不可控,是相關條件或事件引出的自然結果,用以往詞典意義中所說的表示動作行為的“決斷、毫不猶豫”就不合適了,突出的是前后事件之間密切緊湊的關聯(lián)。例如:
b. 連續(xù)兩天加班到凌晨五點睡,賺了可憐的2千塊!第二天早上八點又爬起來上班,果斷到了第三天快成仙了。(百度貼吧2017-09-23)
c. 去年8月底吃的,果斷忘記點評了。(大眾點評2015-01-04)
d. 回家相親,初中學歷的我被高中學歷的他嫌棄,我果斷怒了。(北青網2017-08-09)
根據筆者對大量網絡媒體中“果斷”一詞狀語用法的考察,并以北大語料庫“果斷”的用法作為常規(guī)紙媒“果斷”用法的參照,對比之后發(fā)現,“果斷”用法變化之一是“果斷”所指的行為主體的人稱發(fā)生了變化,由第三人稱主導變?yōu)榈谝坏诙朔Q大量出現。
在北大語料庫中“果斷”作狀語的句子中常用人稱為第三人稱,在筆者隨機統(tǒng)計的100句中,第三人稱占到了96%,第一、二人稱僅占4%。“果斷”的主語主要表現為第三人稱代詞“他”或具體的人名或單位、機構名稱,“果斷”的表達功能主要體現在對他人境況的敘述。如今,網絡媒體中“果斷”的語句除了第三人稱用法之外,出現了大量第一、第二人稱用法。在BCC語料庫的微博語料中隨機統(tǒng)計的100句中,第一、第二人稱用法占到了94%,第三人稱僅占6%。筆者認為網絡語言中“果斷”句第一、第二人稱的大量增加,跟網絡語言的互動特征有關。網絡語言有描述功能,更突出交互功能,常帶有言語行為實施的特征。網友在網絡交互平臺可以很方便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因此言語信息中的信息發(fā)出者常以第一人稱“我”顯隱的方式存在,并把潛在的信息接收者都作為第二人稱“你”來交流。網絡交互過程是接近面對面甚至高于面對面的多元化交互過程,一對一、一對多的交互方式讓交流對象范圍廣、成員多。言語行為就是交際過程,“果斷”句第一、第二人稱的大量增加使得言語行為的交際效果好,很有代入感,能拉近信息發(fā)布者與受眾的距離。因此,隨著移動網絡媒體在語文生活中的不斷應用,互動、迅捷的網絡交際語境促成“果斷” 表達功能更加豐富,由對他人境況的客觀敘述擴展到主客雙方交互的主觀表達。例如:
b. 婚禮前,聽到小舅子和老婆說的悄悄話,我果斷不結了。(北青網2017-08-09)
c.果斷舍棄了酒店的早餐,在曼城體驗慢生活的brunch!(新浪微博2017-10-7)
b. 朋友請你代收這種包裹,果斷拒絕!小心網絡詐騙錢財。(頭條推薦,2017-08-19)
c. 維護校園安全可果斷開槍(北京晨報2010-05-15)
“果斷”后修飾的謂詞動作性越低,“果斷”的情態(tài)語氣功能就越強。“果斷” 的使用經歷了從行域到知域再到言域逐漸引申和虛化的過程。沈家煊將概念系統(tǒng)中表行為、知識、言語的三大概念域定義為行域、知域、言域。行域指行為、行狀,是句法語義單位;知域指知覺、認識,是邏輯推理單位;言域指言語、言說,是言語行為單位[5]。用行、知、言三域的框架分析 “果斷”的使用,展示了“果斷”逐步向副詞轉化的過程。在網絡語言交互性能的推動下,“果斷”在屬于行域表迅速采取動作行為的行狀基礎義上開始引申和虛化,隨著使用頻率、使用面的強化和擴大,“果斷”語用色彩得到增強?!肮麛唷钡母痹~性正處在方式副詞和語氣副詞之間,兼有兩者的功能特征。例如:
b. 用十年壽命換10 cm身高,你干么,我果斷愿意啊!(百度貼吧2013-04-15)
c. 今晚云音樂發(fā)歌,沒關注的小伙們請果斷關注一下。(百度貼吧2013-04-15)
b. 這次期末考試,我果斷會氣死老師的。(百度貼吧2014-01-14)
c. 機票到手,萬事無憂!這周果斷能好好奢侈一把了。(微博電視官微2012-07-30 )
b. 奇奧椒鹽條餅干匈牙利進口,果斷難吃到了極致。(新浪微博2017-03-17)
c. 杭州就沒有秋天么,果斷熱死果斷冷死!(豆瓣小組2010-09-27)
以上例句主要有三類,依次表示“果斷”在行域、知域、言域上的使用特征。與此對應,在排列上“果斷”后的謂詞也呈動作性逐漸減弱的序列。行域、知域、言域是個連貫系統(tǒng),之間可以有交叉。例至例是“果斷”的修飾功能由行域至知域的引申,“果斷”所表示的迅速、決斷所指的范疇逐漸從動作行為領域過渡到認知行為領域。例“果斷”后的動詞有動作性行為動詞也有心理性行為動詞,例a中“趕緊”已有快速承接的意思,“果斷”的修飾除了表快速,也表行為的必然與堅決。例b和c“愿意”和“關注”是跟心理活動有關的謂詞,受“果斷”修飾,表示心理認知行為上的迅速,從而帶有某種確定語氣。例“果斷”后的動詞都不是典型動詞,“是”是判斷動詞,“會”“能”是能愿動詞,因此“果斷”表動作性狀的方式義進一步下降,表認知的情態(tài)義進一步加強。
以上從分布功能、語義特征、語用功能三方面分析了“果斷”副詞化的表現?!肮麛唷庇尚稳菰~向副詞轉變屬于語法化過程,經歷了從實到虛的單向性變化、由具體到抽象的語義變化和從客觀到主觀的語用變化[7]。儲澤祥指出網絡語言同步交際人數多、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大,同樣可以誘發(fā)語法化。網絡語言的語法化過程是共時演變,主要依賴“共時強度”以空間換取時間,漸變性不明顯,要從共時差異去探究[8]。從“果斷”副詞化的語料看,其語法化具有網絡語言語法化的特征。
(1) “果斷”副詞化的生成機制之一是句法促動。狀位是副詞典型的句法功能,“果斷”由原來作定語、謂語功能到能作狀語,并隨著“共時強度”的增加,狀語位置更加靈活,并有不斷擴展的趨勢,這些都顯示了“果斷”句法位置的變化與“果斷”副詞化的密切關系。
葉娜按照副詞在句中的句法位置,將副詞進行了高位>中位>低位狀語副詞的層級排序。高位狀語副詞可在句首修飾整個小句,低位狀語副詞只能出現在一般謂詞前,中位狀語副詞是介于高位與低位狀語副詞之間的副詞[9]。根據前面分析的“果斷”的句法分布,“果斷”正處于低位向中位的過渡層,它不能出現在句首修飾整個小句,但它出現的句法位置已不局限于只出現在一般謂詞前了,句法位置出現更高的分布。
(2) “果斷”副詞化的生成機制之二是語義虛化。僅從“果斷”的狀位是不能判斷其副詞性的,因為形容詞也可充當狀語修飾謂詞結構。目前學界主要的鑒別方法是看語義是否有變化。如果形容詞作狀語的語義與作謂語、定語時的語義相同,則為形容詞,如果不同則為副詞,屬形副兼類?!肮麛唷痹谠稳菰~詞義“有決斷;不猶豫”基礎上變得更抽象、泛化。根據前面對“果斷”語義特征、語義搭配的分析,“果斷”中[危急][決策性][處置]三個義素由強變弱,并增加了表語法意義的義素[+關聯(lián)]。此語義上的變化可概括如圖1所示。
圖1“果斷”的語義變化
從認知機制來看,“果斷”的語義虛化經過了兩次投射:從決策性“決斷、不猶豫”到一般應對的“決斷、不猶豫”是相關概念之間的引申,語義演變機制是轉喻;從一般應對的“決斷、不猶豫”到事件的緊密關聯(lián)也是相關引申,因為應對的“決斷、不猶豫”蘊含應對過程中前后的事件發(fā)生關系,因此語義演變機制還是轉喻。
(3) “果斷”副詞化的生成機制之三是語用類推。王士元指出語言演變受語用影響[10]。我們生活時代的信息化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絡,網絡時代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為語言的發(fā)展變化提供了新的語用環(huán)境?!肮麛唷钡母痹~化在語用上經歷了主觀性不斷增強的過程,由客觀的“決斷、不猶豫”演化到主觀的“決斷、不猶豫”。根據前面用行、知、言三域對“果斷”的分析,可將“果斷”由表方式到表語氣的語用類推過程概括如圖2所示。
圖2“果斷”的語用類推過程
“果斷”由行為的“不猶豫”到認知的“不猶豫”是不同概念域之間的相似引申,屬于隱喻機制,再由認知的“不猶豫”到言說的肯定,表示由認知域中“不猶豫”地認知演化到“不猶豫”地確認某事物迅速地具有某種性狀,從而產生斷定、肯定的語氣,這是從認知域到言說域的相關引申,屬于轉喻過程。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來臨,網絡語言的語法化成為語法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內容。筆者以“果斷”為研究對象,考察“果斷”由形容詞向副詞演化的過程,以期從小切口探索網絡語言的語法化規(guī)律,不斷發(fā)現新媒體時代網絡語言的新發(fā)展、新變化。筆者認為,在新時代網絡語言生活中,“果斷”在句法分布、語義特征及語用功能上都有了變化,“果斷”已具有副詞化特征,句法促動、語義虛化、語用類推是其副詞化的生成機制。“果斷”的副詞化用法目前在網絡媒體之外,在人們的口頭交際及報刊雜志上也有滲透,但此用法能否完全進入現實語言,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和研究。與傳統(tǒng)媒體相比,網絡語言多元化、交互廣、傳播快,網絡語言的語法化比現實語言快,其語法化結果未必進入現實語言,但這個過程值得記錄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