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笑蓉
(紹興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共體錢清分院護理部 浙江 紹興 312025)
壓瘡即病人深部組織或者皮膚由于摩擦力、壓力等外力作用而出現的局部損傷,經常于骨隆突處出現[1]。一般來說,壓瘡是老年病人、慢性病以及活動障礙者經常出現的一種并發(fā)癥。若不加以注意,可能會引發(fā)嚴重感染、疾病恢復延期,嚴重者甚至出現死亡[2]。由于壓瘡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比較低,所以其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態(tài)受到嚴重影響。對壓瘡病人照護者進行壓瘡護理培訓,在這個基礎上使用居家護理與壓瘡護理相聯合的護理方式,可以降低壓瘡再發(fā)生率,提升壓瘡的愈合率。為了探究壓瘡護理與居家護理相聯合的護理干預方法對壓瘡病人的影響,本次實驗從從2014年10月-2018年8月錢清鎮(zhèn)農村65歲以上臥床老人中選取66例壓瘡病人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展開調研,取得比較滿意的研究結果。現將研究報告呈現如下。
從從2014年10月-2018年8月錢清鎮(zhèn)農村65歲以上臥床老人中選取66例壓瘡病人作為本次實驗研究對象。排除標準如下:①不愿意接受居家護理與壓瘡護理相聯合護理以及無法堅持治療的病人;②長期使用激素的病人;③腫瘤晚期病人;④存在精神疾病病人。其中,男39例,女27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44歲,平均年齡(62.31±2.44)歲;癱瘓原因包括顱腦外傷、脊髓損傷、腦卒中等。按照病人入院先后順序,將其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33例。兩組病人年齡、癱瘓原因、性別等各個方面差異不明顯,適合實驗。
對照組和實驗組的病人均進行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將病人的壓瘡好發(fā)部位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告知病人。對照組33例病人使用院內康復治療,也就是病人在醫(yī)院里接受規(guī)范化的壓瘡治療。而實驗組33例病人使用居家護理與壓瘡護理相聯合的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①護理指導。護理專家對病人家屬進行簡單的護理培訓,要求家屬每周對壓瘡病人的護理時間超過40h,并且排除存在認知障礙、有醫(yī)護背景、有醫(yī)護工作經驗等照護者。將宣傳畫、教育手冊等培訓資料發(fā)放給這些照護者。具體的培訓內容包括:壓瘡護理注意事項、對壓瘡的預防方法、病人身體狀態(tài)評估、壓瘡形成原因等,讓照護者對壓瘡有一個清楚的認識[3]。②心理護理。重視對壓瘡病人的心理護理,在他們出現不良情緒的時候應當及時疏導其不良情緒,并且告知他們心理情緒對壓瘡造成的影響,避免病人情緒波動過大,導致治療效果下降[4]。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4周的居家護理干預之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壓瘡病人的療效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33例病人,治療有效的病人29例,有效率為87.88%。而對照組33例病人,治療有效的病人27例,有效率為81.22%。但兩組病人總有效率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壓瘡病人治療效果對比例[n(%)]
隨著交通的發(fā)達,交通事故數量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加上人口老齡化等各個方面的原因,長期臥床的病人數量也與日遞增。由于自理能力弱,行動不便,這類病人很容易出現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壓瘡并發(fā)癥,會讓病人的身體承受巨大的痛苦,病人的生活質量也因此不斷下降。壓瘡從本質上說就是一種由于血液循環(huán)障礙導致的軟組織壞死的疾病。很多病人因為在醫(yī)院外部,所以得不到專業(yè)護理人員的專業(yè)化護理,很容易發(fā)生壓瘡。所以,在病人出院之后,醫(yī)護人員要對病人進行隨訪,并且將壓瘡知識向壓瘡病人的照護者進行普及,讓照護者掌握正確的壓瘡護理方法,能夠針對壓瘡提高警惕,做好預防工作。
在本次實驗研究中,經過近一個月的護理干預,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病人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后發(fā)現,兩組病人治療有效率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對壓瘡病人進行居家干預所取得的治療效果同醫(yī)院內部規(guī)范化護理所取得的效果相同。但是,居家護理與壓瘡護理相聯合的護理干預模式對壓瘡治療可以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質量。需擴大病例數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