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逸茹
【摘要】在實踐校本STEM課程的過程中,發(fā)現其活動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建模、鍛煉思維的運行和執(zhí)行能力,能適時鍛煉學生的數學分析和運算能力,能合理幫助學生培養(yǎng)數學抽象思維和應用能力.綜合活動課程是對數學課程的補充和融合,不是并行和替代,我們需要的是有效應用數學知識從而培養(yǎng)小學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數學素養(yǎng);校本教材;折扣
購物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應該掌握的一種成長技能.STEM正是密切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的一門結合科學、數學等學科的綜合活動課程,同時,在STEM課程中也希望創(chuàng)造合情合理有效的情境和課時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并且學生能夠鍛煉和應用相關數學知識和能力,設計并使用“用數學的眼光來購物”這一STEM單元課程,恰能體現以上的理念和思路.
一、STEM的實踐性與數學建模思想
STEM課程來源于美國,美國重視STEM教育的原因有三:一是國情需要,二是學校機制使然,三是理工科人才缺失.世界許多國家為了解決理工科人才欠缺弱勢和為人才培養(yǎng)與戰(zhàn)略儲備進行該理念的滲透,我國也不例外.雖然剛剛起步,但是STEM因為有現實性和實踐性,所以課程是不是“玩概念”、是不是“變味兒”,一探便知、一上便知.
STEM理念中生活素養(yǎng)是基礎,科學素養(yǎng)是必須,創(chuàng)新素養(yǎng)是核心.“用數學的眼光來購物”這一單元設計之初單元課程目標中明確表示:科學(S)1.知道購物的理由和方法.2.經歷調查訪問、合作交流、設計方案、購物活動等活動過程,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理解常見的購物優(yōu)惠措施,能從實際出發(fā)、貨比三家.技術(T)1.正確地掌握購物技巧,培養(yǎng)分析、應用信息來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意識和能力.2.結合相關的情境,掌握人際溝通交往的技巧.工程(E)1.制訂購物清單的過程具有可借鑒性.2.能夠對購物的過程進行總結.數學(M)1.鞏固小數運算和百分數計算的知識.2.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3.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體會數學的價值.
實踐和實施校本STEM課程,從中能發(fā)現其活動過程中能有效幫助學生進行數學建模、鍛煉思維的運行和執(zhí)行能力.
二、STEM的全面性與分析運算能力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高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創(chuàng)新令人思維顛覆,問題錯綜復雜.面對科技發(fā)展的硬性需求、時代的創(chuàng)新是必然需求,學校和家庭必須防止學生在新時代生活中成為“科盲”.
當前學校的教育發(fā)展要求回歸本原:趨向“人的教育”,為智慧而教、為創(chuàng)新而教,不是為單純的知識而教,尤其不是為應試而教.STEM課程中全面素養(yǎng)的建構需要不同方式:走進生活、走進人群、走進大自然、走進知識海洋;實現學習的“六多”:多觀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多交流、多分享;需要真實的學習、有意義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橫向視野以及“錐子模式”.
比如,在“形形色色的促銷”這一個活動中有以下環(huán)節(jié):
課前,讓學生去商場等地方去調查各種商品的優(yōu)惠措施信息.學生運用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來篩選出需要搜集的材料,這體現了數學的數據分析能力.比如,(1)滿200元送200元購物券,最多能打幾折?(2)滿200元返還60元現金,最多能打幾折?
課中,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拍攝的商場促銷優(yōu)惠信息,學生觀看,利用信息技術直觀形象地展示來讓學生感知感受,增加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同時利用購物活動場景問題來考查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不僅考查了學生關于促銷的理解能力,也體現了數學素養(yǎng)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數學運算能力.設計的題目為:
明明的媽媽想買羊毛衫,在選購時明明幫媽媽收集了下面的信息:
店名成分單價優(yōu)惠方案
A店100%純羊毛衫300元6折
B店100%純羊毛衫300元買300送150禮金券
C店100%純羊毛衫300元買一件羊毛衫送一件150元的襯衫
你有什么想法?你會怎樣選擇?
B店經理增加促銷力度,這次你會怎樣選擇?
店名成分單價優(yōu)惠方案
B店100%純羊毛衫300元
買300送200禮金券
課尾,進行拓展提升:學校準備義賣書籍活動,成本5 000元,希望能有1 000元的盈利來捐獻給希望工程.請你幫助設計一個公益義賣廣告.以此來綜合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藝術造詣.
實踐和實施校本STEM課程,從中能發(fā)現其活動過程中能適時幫助學生鍛煉數學分析和運算能力.
三、STEM的延伸性與數學抽象思想
我們當前的時代是一個高科技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創(chuàng)新是當代世界發(fā)展的競爭主旋律;創(chuàng)新驅動是當代世界經濟競爭主流方式.無論是什么學科,都有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需要傳“交”給學生,那么如此龐大的知識體系如何“交”給學生呢?或許,有這三點值得思考,從中也許能夠得到啟發(fā):學會學好是根本、如何教是關鍵、教學法是核心,當學生真懂了、能用了、有效率了,應該就是“交”到了.新知識觀告訴我們:知識的本義是關聯與銜接,知識的應用是整合、融合、組織、創(chuàng)新.STEM課程的模式是基于問題、基于設計、基于項目.根據校情針對的群體雖然不全是優(yōu)秀的學生,也不是提供拔尖后輩模式,但是也需要學生能夠協調開發(fā)左右腦,發(fā)展創(chuàng)造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并不能夠幫助到每一名學生.
同時,“用數學的眼光來購物”中所有活動的設計,關注的是數學中的許多知識包,為用而學.過多的時間花在建構無用的基礎之上,這是對學生建構有意義的知識機會的浪費,是對國家和民族未來的不負責任.數學的教學如果僅僅是低階思維可重復刻苦訓練,而不進行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和鍛煉,那么學生數學抽象思維的形成和發(fā)展肯定是失敗的,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很難有效地體現了數學學習中需要具備的活動性.
實踐和實施校本STEM課程,其活動過程中能合理幫助學培養(yǎng)數學抽象思維和應用能力.
學習數學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學科的核心概念,而不是羅列一大堆事實.數學學習的定義是學習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的結果,不能把數學學習和生活實踐割裂開來,這也是數學學科融入STEM課程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