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芬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體驗可說是最能彰顯學生生命色彩和生命意義的學習方式,它“包含有個體人過去的生活閱歷,當下生活場景下的生命感動和人生希冀的藍圖”[1]。兒童的道德認知和美好的道德情感正是在親歷體驗中獲得并得以提升的,學校德育理應為兒童創(chuàng)設豐富的“體驗場”,讓兒童在親歷體驗中快樂成長。
多點年來,紅火炬小學堅持以體驗活動為載體,營建鮮活的校園生活,引領兒童在愉悅的主體體驗中享受美好的道德生活。
自信舞臺“我創(chuàng)造”
校園是兒童主要的生活場域,自當是兒童體驗生活、快樂成長的“主場”。唯有立足兒童的成長需要,為其創(chuàng)設豐富的活動體驗平臺,才能真正讓德育成為兒童主體的發(fā)展需要,激發(fā)其道德成長。為此,學校大膽“放手”,讓兒童自己來“創(chuàng)生”展示舞臺,實現(xiàn)自信成長。
學校將“展演”引入傳統(tǒng)的國旗下講話活動,賦予其更加豐富的德育內(nèi)涵和鮮活的兒童氣息。學校每周安排一個班級,根據(jù)主題教育內(nèi)容編排并展示一場精彩的舞臺劇。高年級各班由學生組成制作小組,劇本撰寫、角色安排、服裝設計、音樂選擇、彩排等都由學生自主完成,班主任只是從旁協(xié)助;低年級孩子則在老師、家長的指導下,認領“角色”,排演練習。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參與,各司其職,力爭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全校師生面前自信展示。
習慣養(yǎng)成、課堂學習、同伴交往、出操排隊……孩子們用舞臺劇演繹著自己親歷的一個個校園生活細節(jié),在臺上臺下的互動歡笑和思考中,生活所蘊含的道德意義自然地走進了孩子們的心靈。而國旗下展演自然成為了紅火炬孩子最喜愛、也是最期盼的時刻,孩子們對新的一周快樂的生活充滿了期待。
在紅火炬小學的校園中有一株綠意盎然的大榕樹,它見證著學校的變遷與發(fā)展,更為師生遮陽擋雨,深受師生喜愛。于是,榕樹下成為了孩子們“我來秀”的大舞臺:“大榕樹下我來講”書香論壇、“大榕樹下我來誦”詩朗誦會、“大榕樹下我來唱”校園歌曲賽……孩子們每周一次,匯聚大榕樹下,每個班級、每個中隊、每個隊員都可以自由展示,秀出“我”的風采和自信,豐富屬于自己的快樂校園生活。
一年一次的紅領巾“super singer”大賽更是如火如荼,成為了學校新的“傳統(tǒng)”活動?!皊uper singer”大賽以英文歌唱為主要內(nèi)容,參賽者多是高年段的孩子。在這里沒有競爭,只要你會唱英文歌,夠自信就可以報名參加,走上校園大舞臺,唱出自己的自信!孩子們踴躍報名,從選歌、動作設計、服裝選擇、排練等,參賽歌手親力親為,班級同學也在一旁積極出謀劃策;孩子們還會爭取“外援”,請英語老師做“技術”指導。
每年的參賽歌手人數(shù)不斷創(chuàng)出新高,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勇敢走上舞臺,大膽用英文唱響自信和快樂。在這一過程中,英語學習也不再枯燥,成為了孩子們快樂的享受,而師生關系也借助這一“賽事”更加融洽。
這樣的體驗活動摒棄了單一的評價標準,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各盡其才、各顯其能,找到了自身獨特的價值。在自主創(chuàng)生的展示舞臺上,孩子們自信展示,不斷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尊嚴,更獲得了成長的自信。
志愿服務“我擔當”
道德內(nèi)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構成性要素。兒童的社會性發(fā)展是在廣闊的生活世界之中,通過親歷體驗而實現(xiàn)的。因此,德育必須遵循兒童不斷擴展的生活領域,創(chuàng)設更加豐富的道德情境,讓兒童在生動的體驗與感悟中,增進社會認知,豐厚美好的道德情感,過更好的道德生活。
而作為學生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志愿服務能激發(fā)人們對于真善美的向往,并獲得積極的生命體驗和生活感悟。為此,學校將志愿服務作為學校重要的主體活動,設計了一系列生動的志愿行動。
例如,“禮贊中國夢——朗誦大舞臺”是貫穿整個學期的志愿活動。每周,學校安排一個班級學生,利用周日走進廣州市東山書城的一角,講習爺爺?shù)墓适?、表演革命英雄故事等。孩子們認真搜集、學習相關資料,準備講稿、編排節(jié)目,在現(xiàn)場與聽眾積極互動。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對于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有了深刻的感受。
“給你一顆糖,送給不闖紅燈的你”小小交通志愿者活動,也深受孩子們的支持和喜愛。每個參與志愿行動的學生認真觀察路口交通狀況,為不闖紅燈的行人派發(fā)糖果,并表達自己的贊美之意,用實際行動宣傳文明出行。在活動中,孩子們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熱情又不失禮貌,得到了路人的肯定和夸贊。
而“親子護涌志愿服務體驗日”活動,更是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深度認識和觀察社會的平臺。學校鼓勵孩子們踴躍參與護涌志愿服務行動,在老師和家長志愿者的帶領下,深入開展了河涌巡查、垃圾分類、衛(wèi)生清潔、資源節(jié)約、生態(tài)保護宣傳等志愿服務。孩子們認真調(diào)查、積極行動,以滿滿的正能量得到了社區(qū)居民的支持和響應。許多居民主動參與治涌、護涌、愛涌的行動,和孩子們一起守護自己的生活家園。
在此基礎上,學校創(chuàng)設了“敢于追夢”周末職業(yè)體驗活動。由家長和學生自主報名,在指定時間走進東山書城,通過崗前培訓后,上崗擔任“小小志愿圖書管理員”。學生通過了解書籍—巡崗—圖書管理—導購—閱讀推介等環(huán)節(jié),體驗圖書管理員的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職業(yè)、社會的認識和理解,更提升了自主管理能力。
豐富的志愿行動為孩子們走進社會,了解生活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如今,學校形成了人人爭當小小志愿者的風氣。孩子們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體驗中,不斷加深對社會生活的認識和理解,道德成長自然內(nèi)蘊其中。
我的事情“我做主”
生動豐富的體驗活動,讓兒童獲得了真切的生活體驗,充分彰顯了孩子們的主體地位,也因此煥發(fā)了兒童積極向上的力量,激勵著孩子們自主營建更加美好的道德生活。
在紅火炬小學,少先隊微信公眾號自創(chuàng)立起,學校就提出“我的事情我做主”,通過相關培訓,讓孩子們自己去“做運營”。如今,這一公眾號都是由大隊委自行撰寫、自主編排內(nèi)容和版式,成為了孩子們自主策劃的成長園地。隊委通過秀米編輯活動信息,而后團隊協(xié)作完善內(nèi)容和版式設計,最后推送并發(fā)布到學校少先隊公眾號中,及時播報日?;顒有畔?。源自兒童視角的信息編寫和發(fā)布,洋溢著滿滿的兒童氣息,立刻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閱讀少先隊微信公眾號,成為了紅火炬孩子的“生活日?!?。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也被“吸粉”,關注這一公眾號,從中了解和關注孩子的校園生活和成長。
在越秀區(qū)少代會期間,學校承辦了“紅領巾洗禮之路”主題團知識問答的外場活動游戲點。大隊部以“紅火炬小學紅領巾探尋共青團紅色之路”為主題,將活動現(xiàn)場交給了六年級學(下轉(zhuǎn)第頁)(上接第頁)生。孩子們以高度的主人翁精神,發(fā)揮團隊智慧,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認真準備活動所需物料,維持現(xiàn)場活動秩序。游戲過程中,孩子們更是熱情參與,現(xiàn)場擔當起游戲點的引導員、工作人員、小小攝影師等。孩子們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獲得充分肯定,指引現(xiàn)場的代表們順利完成任務,并獲得了光榮的火炬之星榮譽證書。
在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學校開展了 “紅領巾向祖國獻禮”主題游園活動。游園內(nèi)容設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天眼”“蛟龍?zhí)枴薄爸袊娇漳概灐薄盎泟 薄皬V府文化”等為關鍵詞,由孩子們自主創(chuàng)設了“火眼金睛中國娃”“相約壯鄉(xiāng)之旅”“最強紅領巾”“中國航空母艦知識知多少”等精彩有趣的游園項目。游園活動通過雛鷹爭章的方式,采用知識問答、跳竹竿舞、寫祝福語、唱歌等形式,讓少先隊員們了解國家時事、國史、黨史、隊史、校史等,在玩中學知識,感悟家國情懷。孩子們帶著一份責任與愛心,踐行對祖國母親的愛。
“我的事情我做主”讓孩子們體驗到了主體尊嚴,懂得了成長的責任。孩子們真正將校園視為自身生活與成長的家園,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榮譽感,愛護校園的一草一木,履行各類崗位職責,不斷營建屬于自己的美好校園生活。
參考文獻:
[1]劉驚鐸.道德體驗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qū)紅火炬小學
廣東廣州? ?510100)
責任編輯? ?毛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