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元
2017年6月,湖南省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通過開展水污染防治法執(zhí)法檢查,發(fā)現城區(qū)自來水水源存在突出的安全隱患。同年7月26日,該縣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主任會議決定,向縣八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提出關于成立城區(qū)自來水水源安全隱患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的議案,以21票贊成、1票棄權得以通過。經過一年多的持續(xù)監(jiān)督,2018年12月11日,該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龍力代表特定問題調查委員會宣布,人大監(jiān)督非常有力,整改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人民之友》2019年第1期)。
看到這則消息,禁不住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的正確監(jiān)督、有效監(jiān)督叫好!眾所周知,特定問題調查是人大監(jiān)督的“非常規(guī)武器”,甚至被稱作“重武器”。一直以來,地方人大常委會都認為特定問題調查過于嚴厲,擔心組織特定問題調查會影響人大同“一府兩院”的關系,故而這一重要的監(jiān)督職權鮮見啟動,甚至根本沒有考慮和提及。地處相對偏僻的靖州激活這一普遍“休眠”的權力,首試特定問題調查,使人大監(jiān)督有的放矢、有所作為,頗具現實意義。
特定問題調查,即對國家推行的某項政策進行專項調查。“五四憲法”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特定問題調查權就已作了規(guī)定,2007年施行的監(jiān)督法也將其確定為各級人大常委會的七種監(jiān)督方式之一。浙江、江西等地以監(jiān)督法為依據,大膽探索和嘗試,為地方人大激活“束之高閣”的“監(jiān)督武器”提供了樣本。如早在2014年,浙江省云和縣人大常委會針對財政存量資金及政府債務“雙高”不減反增現象啟用特定問題調查,2015年又啟動國有固定資產(存量土地和房屋)特定問題調查;2016年6月,江西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于成立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問題調查委員會的決定》;2018年7月25日,遼寧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成立政府支出預算結構和政府性債務問題調查委員會……回顧監(jiān)督法實施十多年來特定問題調查權的行使,雖然較為鮮見,但這些寶貴的探索和實踐證明,特定問題調查有助于解決當前人大監(jiān)督過程中信息缺失的瓶頸,是增強人大監(jiān)督針對性和剛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推進公共決策科學化、民主化的有效方式,大有作為空間。浙江省云和縣人大常委會的“破冰之旅”經報道后,得到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同志的重視和肯定。
喚醒“休眠”的監(jiān)督職權,更大范圍、更多頻次地運用特定問題調查等“重武器”,讓特定問題調查成為常態(tài)化的監(jiān)督手段,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各級人大常委會應當履行的職責,更是人大監(jiān)督回應民意、維護民利的法定責任和功能要求。特定問題調查要“制度化”“常態(tài)化”,最首要的是破除觀念束縛,以改革精神“激活”這一權力。黨委要充分支持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特定問題調查權;人大要正確認識啟動調查不是追責,而是摸清事實,為常委會作出決議決定提供依據,敢于擔當,敢于探索;“一府兩院”要強化法治理念和人大意識,增強接受人大監(jiān)督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其次,要立足本地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緊扣黨委工作重點、緊貼政府工作難點、緊盯公眾關注熱點,選準課題,精心組織。特別是對人民群眾不支持、不贊成或者呼聲意見比較強烈的事,如有必要,要旗幟鮮明地進行特定問題調查。同時,要善用、活用這一權力,充分發(fā)揮好特定問題調查的制度功效,完善工作細則,明確調查范圍、方式、手段等,積極調動各方力量,把問題搞清楚,把情況弄明白,并根據調查所掌握的事實作出決議、決定,真正實現正確監(jiān)督、有效監(jiān)督。
(作者單位:湖南省婁底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