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4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量子獎授予該領域的國際明星科學家中國一基金會宣布“墨子量子獎”的首批12位獲獎者,這是授予全球范圍內(nèi)量子科學家的一個新獎項。
墨子量子科技基金會日前公布2018年度和2019年度獲獎名單,分別授予量子計算領域和量子通信領域的科學家,每位獲獎者獲得100萬元人民幣。
盡管該獎項授予國際科學家,但它慶祝的是中國越來越重視并做出貢獻的一個領域。榮獲2019年度獎項的英國牛津大學量子物理學家阿圖爾·??颂卣f:“該獎項不但象征著中國日益增強的雄心,還代表著中國在量子技術領域取得的研究成就?!?/p>
獲獎科學家都是量子科學明星科學家,比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shù)學家彼得·紹爾、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戴維·多伊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家潘建偉。潘是全球第一顆量子通信衛(wèi)星“墨子號”的主要設計師。此次有11位獲獎者來自歐洲和北美,潘是唯一獲獎的中國科學家。
香港地區(qū)設有表彰天文學、生命科學和數(shù)學領域里國際科學家的邵逸夫獎,但設在中國大陸表彰世界范圍內(nèi)科學家的獎項卻十分罕見。
“我認為這個獎項是支持和承認超越國家利益的國際量子物理學界的一項努力”,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彼得·佐勒說,該獎項表明中國量子科學是“國際大家庭的一部分”?!?/p>
(作者大衛(wèi)·克蘭諾斯基,陳一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