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 凌江嬋、梁同正
隨著2019年鐘聲的敲響,等待了四年的澳洲酒“零關稅”時代正式到來。根據中澳自貿協(xié)定,自2015年以來,澳洲進口葡萄酒連續(xù)4次關稅遞減,到2018年稅率已降至2.8%,當2019年拉開帷幕,關稅降為“0”。有的人開始預言進入中國市場的澳洲酒將量升價跌;而有的人淡淡一笑,表示“零關稅”的心理意義大于實際意義,難以形成刺激,消費終端價格不會出現大波動。這次關稅削減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什么行業(yè)各種聲音分化如此嚴重?隨著“零關稅”時代的開啟,澳洲酒接下來發(fā)展趨勢如何?
January 1,2019,as the tax-reducing policy finished its long run,the China-Australia Free Trade Agreement finally arrived.By the side of wine importation from Australia,some merchants are optimistic that the import price will reduce with a great growth in volume.But someone still believed that it just a mental comfort,its hard to make further improvement for the market.So what will be the future of Australian wine in Chinese wine market?
隨著2019年的到來,一些澳洲酒商終于決定把存放在保稅倉的葡萄酒清關。在元旦之前,寧波云海方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的保稅倉已經被澳洲酒堆滿,元旦鐘聲敲響后,他們計劃在1月15日前把超過20個來自澳大利亞的貨柜集中清關;而上海文冉船務有限公司、上海里詩歐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情況也相似,澳洲酒的清關量迅速增長,上海里詩歐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何肖龍在1月10日左右對媒體指出:“最近澳洲酒的清關量的確增長迅速。我公司1月至今感覺比同期增長了30%。”
有不少人表示,這跟零關稅政策有關。根據《葡萄酒商業(yè)觀察》的相關報道,寧波云海方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葛征波指出:“貨物在12月底到岸,放在保稅倉存儲,1元錢一立方米,一個柜占用45個立方米,僅僅是45元一天,放個10天也僅需450元。而一個柜的貨值金額至少在5萬澳元以上,很多還不止。2018年的關稅為2.8%,在2019年以前清關要增加上千元成本?!?/p>
除了這些保稅倉的大動作,酒圈里倒也沒有太多其他動靜。關稅降為零,本應一石激起千層浪,涉及眾多人的利益,何以最后只是泛起些微漣漪?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結果是意料當中。實際上,澳洲葡萄酒在中國市場的“零關稅”時代,已經經過四年的鋪墊。自2015年以來,關稅逐年遞減,到2019年已是第五次。其間,澳大利亞葡萄酒勢如破竹,在中國市場迅速發(fā)展。
據統(tǒng)計,過去5年,按銷售額計算,澳大利亞葡萄酒增長了221%,而法國僅增長了40%。2017-2018年,澳大利亞五大紅葡萄酒種類對華出口均出現大幅增長。設拉子增長52%至3.37億澳元,赤霞珠增長86%至1.89億澳元,干紅混釀和干白混釀增長51%至1.28億澳元,設拉子/赤霞珠混釀增長108%至1.11億澳元,赤霞珠/設拉子混釀增長170%至9100萬澳元。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的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各個價位的澳大利亞葡萄酒對華出口都在增長,高端葡萄酒的增勢最為迅猛,價值在每升200澳元以上的葡萄酒出口增長超過220%。
如此增長勢頭跟每年關稅下降2.8%息息相關,可以說,關稅削減的紅利在2015-2018年底間,早已被充分消化。在專門做澳洲葡萄酒的葡睿酒業(yè)的總經理洪波涌(Baron)看來,這次關稅下降的心理意義更明顯。“直觀上,關稅的下調給大家的感覺是澳洲酒更便宜,預期會變得更好,心里覺得它更便宜了,所以會更多去購買。今年從去年的2.8%降到0,其實不是太大的幅度,但是它是一個標志性年份,因為正式降為零,可能有人平時沒有關注到,今年才關注到已經降為零了,以為少了很多,覺得更加優(yōu)惠,所以這種心理的意義會大一些。”
這種“心理意義”不僅影響著大眾消費者,還影響著行業(yè)酒商。在Baron看來,近年來,澳洲酒莊中國市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有很多人很樂觀地認為澳洲酒很快將超越法國酒,拿下中國市場的最大份額;另一方面,澳洲精品酒越來越受重視,而當關稅從14%下降到0,澳洲精品酒顯得更加平易近人,跟同樣享受零關稅政策的智利酒相比,優(yōu)勢更為突出,也吸引了更多酒商的關注。Baron相信:“對葡萄酒行業(yè)來說,澳大利亞是很有優(yōu)勢的,它有很好的多樣性,有眾多的小型精品酒莊,這是別的國家沒有的,比如智利,它的酒大部分在大的集團,如果你要做智利的好酒,你就要做大集團去拿酒,但澳大利亞不一樣,它的小型精品酒莊數量眾多,每個人都可以做一些代理產品,別人沒有的我有,有獨特的賣點,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而且這些酒性價比比較高,品質好,各有各的特色,這是澳大利亞非常好的方面。所以從發(fā)展來講,澳洲精品酒在中國會有很好的未來?!?/p>
而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零關稅”的影響就沒那么明顯了?!耙驗殛P稅下調,雖然從14%下降到0,幅度挺大,但是這些下調是逐年進行的,分了4年去消化紅利。期間(澳洲)精品酒發(fā)展趨勢很好,價格上是會有自然增長的,但作為進口商而言,關稅的下調正好彌補了酒商的漲價,所以整體上,這幾年價格都比較穩(wěn)定,對終端來說沒有太大變化,基本上我們沒有調過價?!盉aron表示。
去年年中,葡萄酒市場調研和咨詢公司酒智(Wine Intelligence)發(fā)布China Landscape 2018年中報告指出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消費額持續(xù)增長,報告中特意提到澳洲葡萄酒的進口量漲勢尤甚。酒智通過自家市場調研平臺Vinitrac China的數據分析得出,中國消費者對澳洲紅酒的認知度及消費量排名則高居第二位,直追法國。
這是否意味著澳大利亞葡萄酒將取代法國葡萄酒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呢?從Vinitrac China的調研數據來看,中國有著53%的中高產階級的消費者對澳大利亞葡萄酒有認知,更有36%的受訪者在數據出爐的前半年飲用過澳大利亞葡萄酒,至少在終端消費者上是有著不錯的接受基礎的。雖然如Baron所言,澳大利亞零關稅政策對于終端消費者來說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高,但終端消費者對澳大利亞葡萄酒的歡迎程度之高是每位酒商都能感受到的,特別是高端的精品葡萄酒。
從澳大利亞葡萄酒管理局(Wine Australia)官方的信息來看,中國以過半的進口金額穩(wěn)居澳大利亞葡萄酒對外出口的首位。在中國市場上,澳大利亞葡萄酒單瓶進口價格為前五大主要進口來源國中最高。其中,澳大利亞10澳元以上的葡萄酒里面有一半出口到了中國,中國儼然成為了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利潤最高的市場。
相對于這幾年中國市場上進口量排在澳大利亞之前的智利,澳大利亞葡萄酒在品牌打造方面下的功夫顯然強得多。從Wine Intelligence的報告上可以看到,在品牌認知度上,澳大利亞有著以奔富、黃尾袋鼠為代表的知名品牌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享有十分不錯的口碑。
發(fā)稿前,我們剛剛收到了中國海關2018年全年的葡萄酒進口數據,進口總額排名前五的葡萄酒來源國為法國、澳大利亞、智利、意大利以及西班牙。其中法國年度進口總金額“僅高出”澳大利亞3億美元,但兩者分別比2017年下跌了8.75%和3.51%。
本期另一篇熱點分析中,我們歸納了上一年進口數據下跌的原因。在去年普遍感嘆生意不好做的環(huán)境下,澳大利亞葡萄酒的進口量維持了一個相對較低的下跌,是否能夠說明在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下,澳大利亞葡萄酒消費的客戶群體黏性更強呢?新的一年里,除了已經歸零的關稅,還有哪些機遇留給澳大利亞葡萄酒進口商們呢?如果市場環(huán)境不如預期樂觀,又有哪些挑戰(zhàn)正在等候他們呢?
先說利好的部分,正如上文中提到,中國市場已然成為了澳大利亞葡萄酒出口市場中盈利最高的部分。而受美國貿易保護政策及英國脫歐的影響(英國為澳洲葡萄酒進入歐盟市場的重要中轉站),其實有不少酒莊在憂心在這兩個重要市場的銷售狀況。特別是后者目前依然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促使更多的中小型酒莊開始布局中國市場。
此外,隨著部分農產品的關稅也歸零,澳大利亞的其他農產品也將免關稅進入中國。相較于葡萄酒,農產品更容易打開更廣闊的市場。這對于提升葡萄消費者對澳洲產品的觀感印象起到很大的幫助,對于澳洲葡萄酒打入更為廣闊的終端消費者群體中去將起到不少的助力。
但挑戰(zhàn)依然不容忽視。在過去的2018年,Baron感受到很多新的酒莊、新的精品酒進入中國。但有的經銷商可能沒有操作過這類產品的經驗,跟酒莊的磨合并不順暢。去年可以看到,有些酒原來是某個經銷商在做,可沒多久發(fā)現這些酒莊并不適合自己的渠道便黯然放棄了。
另外進口市場也悄然在變,現在去澳洲找能獨家代理的酒莊越來越難了。Baron提到很多時候即使帶了錢去找酒莊談,酒莊也不一定愿意給產品的獨家代理權。莊主可能會說:不如先做我的其中一個進口商,從某一個產品開始賣,我們看著走向,如果做得好,我再給你做獨代。因為酒莊受過一些教訓也變得越來越小心。另外,酒莊的人對中國市場越來越熟悉,他們也知道,一個進口商不能獨代中國的各個渠道,這是很正常的。一個進口商可以把中國所有渠道都覆蓋,什么星級酒店渠道、商超渠道、零售渠道、區(qū)域性經銷商都能供應,這是不太可能的,中國還沒有很成型的銷售體系。所以未來想做獨代產品將越來越難。
雖然許多媒體、酒商反映澳洲葡萄酒零關稅的影響或者助力并沒有想象中的大,但綜合種種跡象和數據來看,澳洲葡萄酒進口商面臨的挑戰(zhàn)也許更多是品牌打造以及如何把渠道做得更寬。中國依然有著許多葡萄酒銷售空白的省份,市場依然寬廣。
2018年的不景氣也許正是在提醒我們,該進一步讓更多消費者了解葡萄酒,喜歡葡萄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