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利品
人物形象分析是中考文學類文本閱讀考查的重點。理解人物形象時,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關注文本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等,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人物的言行。而人物的言行又透露出人物的特點。
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課》中韓麥爾先生作為老師,胸懷悲憤,將自己的滿腔愛國熱情傾注在自己的最后一節(jié)課上。在這節(jié)課上,老師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與期望,以及正直的品格都流露了出來。小弗朗士這個懵懂無知的逃課少年逐漸覺醒,身上的愛國情感在老師和大家的感染下,逐漸被激發(fā),表現(xiàn)出他內心的純潔和善良。又如《孔乙己》中,說孔乙己“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作者通過對一件破長衫的捕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說明他很懶:只此一件長衫,說明孔乙己很窮;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說明他唯恐失去自己讀書人的身份。
二、關注文本中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判斷人物的特點。
我們常說,認識一個人要聽其言、觀其行。例如魯迅先生的《故鄉(xiāng)》中,對楊二嫂的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就鮮明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楊二嫂出場第一句話是:“哈!這模樣了!胡子這么長了!”這是見到二十多年未見過的迅哥兒說的第一句話,評價迅哥兒的容貌,突出胡子長,說明變化大,潛臺詞是老了很多。這無疑是很沒有禮貌的
在迅哥兒表現(xiàn)愕然后,馬上說:“不認識了么?我還抱過你咧!”“抱過你”,原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楊二嫂眼里,這顯然是拉近關系的一個絕佳的機會,在迅哥兒“愈加愕然”后,立刻就沒有了表面上的客套,而是立刻諷刺:“忘了?這真是貴人眼高……”說這句話時的神態(tài)是“冷笑”,是毫不遮掩的鄙夷,這里的“貴人”顯然不是真的貴人,而是一個可以嘲諷的對象,你竟然不認識“抱過你”的楊二嫂,這是她無法容忍的。至于接下來的胡言亂語更讓人吃驚。走的時候還要順手拿走人家一副手套。其心直口快、尖酸刻薄、胡攪蠻纏、自私自利的特點可見一斑。
三、關注文本中的細節(jié)描寫。
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是塑造人物,使之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對人物形象的展現(xiàn)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李森祥的小說《臺階》中,運用了大量的細節(jié)描寫。如父親洗腳要用“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卻也是黃幾幾的,是泥土的顏色”,洗完腳,腳盆里一盆泥漿,描寫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寫出了父親的貧困與辛勞?!澳菚r已經是深秋,露水很大,霧也很大,父親浮在霧里。父親頭發(fā)上像是飄了一層細雨,每一根細發(fā)都很艱難地挑著一顆乃至數顆小水珠,隨著父親踏黃泥的節(jié)奏一起一伏?;纹屏吮銤L到額頭上,額頭上一會兒就滾滿了黃豆大的露珠”,這是描寫父親在清早踏黃泥修臺階的細節(jié)。一個“浮”字,一個“挑”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父親踏泥時的辛勞,這里還借助修辭手法、動作描寫和景物襯托,鮮明地勾勒出一位勤勞、樸實的勞動者的形象。
四、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活動的,因此分析人物也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去理解。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之所以自私、勢利,與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不無關系,所以在分析菲利普夫婦的形象時不能簡單地認為他們自私、虛偽、不顧念親情。而應該結合當時的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現(xiàn)實。如文章開頭已經通過一些交代展示了菲利普一家生活的拮據——他們從不接受別人請吃飯的邀請。以免回請;他們日常買減價的日用品和拍賣的底貨;自己做衣服還要在廉價的花邊上與人計較半天。這樣生活窘迫、拮據的家庭經不起雪上加霜,所以對有錢的于勒的渴望、對破產的于勒的害怕就可以理解。
五、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這往往是我們分析和理解人物的關鍵。
魯迅在《孔乙己》中通過“我”的觀察,說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惟一的人”,這一介紹就把孔乙己的窮困潦倒和死要面子的形象充分地展現(xiàn)了出來?!段业氖迨逵诶铡分校谟诶粘鰣銮?,“我”對他年輕時候惡行的交代,為故事的發(fā)展做了鋪墊,也是我們分析于勒形象時應關注的內容。
綜上所述,我們在分析人物形象時,應結合人物的身份、社會背景,仔細揣摩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同時認真品味典型細節(jié),全面理解文中人物的特點,挖掘該人物形象的社會意義,從而準確理解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