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貫穿《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以下簡稱《基礎》)課程的一條主線,在《基礎》課的教學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正確的價值導向與大學生的個體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基礎》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使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上達到知行統(tǒng)一。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價值導向;基礎課;
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tài)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绷暯娇倳浺矎娬{(diào)說“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國家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國家前途、民族未來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痘A》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學中探求價值導向與個體需求相結合,把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學過程,既貫徹黨和國家重要指示精神,也進一步提高立德樹人的成效。
1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修課教學的價值導向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不同場合多次引用漢代王符《潛夫論·釋難》中的“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名句,目的在于強調(diào)中華民族全體成員的共識。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前提就是社會成員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知行合一。2018年版《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材中新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章節(jié),更進一步強化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同時其余各章又從不同角度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使核心價值觀成為《基礎》課的一條主線。黨的十八大報告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nèi)涵: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從《基礎》課教材內(nèi)容來看,涵蓋了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法治等,這既是《基礎》課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又是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涵。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課教學提供靈魂性指引,而《基礎》課在作用上承擔著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認識和情感認同,真正能幫助大學生認清正確的人生觀,弘揚正確的世界觀,追求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課課堂教學,引起廣大學生的共鳴,增強他們的認同感。
一段時期以來,西方國家對我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滲透無孔不入,對中國這個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一刻沒有停止過。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基礎》課這思想教育主陣地,在理論上明辨是非,保持定力,牢牢把握前進的正確方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課教學的價值導向,幫助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2 貼近個體需求對大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個體需求是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一種社會化的需求,他們需要用一種價值觀去解決他們面對的政治立場、人生意義、道德觀念、法律意識等問題。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社會主義所倡導的主流價值觀被消解,隨之出現(xiàn)利益選擇功利化、價值選擇多樣化,過于強調(diào)個人利益至上、忽視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等問題。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曾在某次研討會上指出:“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yǎng)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在多元價值觀沖擊之下,正處于價值觀形成和培育的重要時期的大學生猶如涸轍之鮒,愈發(fā)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價值導向上要貼近學生個體需求。
中國問題專家鄭永年“作為軟力量,意識形態(tài)要具有三個特征:第一,自覺地接受;第二,成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第三,不僅自己接受,也傳播給他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靠大學生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同,自覺地接受,并積極傳播。在《基礎》課教學設計上,要直面學生真正困惑的問題,貼近個體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啟發(fā)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以愛國主義為例,大學生關于愛國的疑問集中在為什么要愛國以及如何愛國?針對這個問題,教師通過問題引導方式啟發(fā)學生思考“愛國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國家?”,在教學設計中,通過舉例猶太人民被各國驅(qū)趕、流離失所的悲慘遭遇,來對比2011年我國動用軍事力量利比亞撤僑、中國海軍在亞丁灣對各國商船護航等事例,讓大學生真切感受有一個強大的祖國是何等自豪,愛國情感油然而生。針對目前存在的一談到愛國就會想到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拋頭顱灑熱血”,“愛國就是抵制某國商品”等一些觀點和思潮,通過討論讓學生了解在經(jīng)濟全球化背景下要理性愛國,新時代條件下愛國與我們離得更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大學生在當下面對的問題與困惑,多關注學生的思想熱點、理論難點,注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多元價值觀的辨析中用他們喜歡的方式正確回應他們疑惑的問題,進而進行核心價值觀的引導。
3 結語
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課在教學中要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主線,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結合社會需求、個人實際情況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結合時代發(fā)展需求,自覺擔當改革創(chuàng)新的實踐者與探索者。《基礎》課要不斷探索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與個體需求相結合的有效途徑,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以確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人民教育,2014(10).
[2] 王易.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03).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2018年度黨建暨思政研究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想政治課的有效途徑”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王巖(1982—),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學理論。
(作者單位:黑龍江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