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影響兒童癌癥病房護患溝通的因素,解決兒童癌癥病房護患溝通問題的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綜述,希望對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指導。
關鍵詞:兒童;癌癥;護理溝通;對策
兒科護士面對的服務對象多半是不會且不善于表達的兒童群體,不能積極的配合護士的工作,嚴重的哭鬧行為和血管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穿刺成功率大大降低,家長的不理解等都給兒科護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壓力,從而影響護患溝通。在護理實踐中,兒科護士要充當直接護理者,患兒的代言人、患兒和家長的教育者、康復和預防指導者、合作與協(xié)調(diào)者,承受的工作量及壓力遠遠大于普通病房的護士,長期的負性壓力,直接影響著護士的心理健康.而護士的心理健康又直接關系到護理質(zhì)量及效果,影響護患溝通[1]。護患溝通是護士與患者之間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過程[2],護理管理者必須充分認識到提高護理人員與患者溝通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3]。現(xiàn)將兒科癌癥病房影響護患溝通因素的現(xiàn)狀綜述如下。
1 影響兒童癌癥病房護患溝通的因素
1.1 人員少,工作強度大
目前,護士隊伍嚴重缺編,我國平均千人口護士比例為1,而世界大多數(shù)國家千人口護士比例為5以上,1名醫(yī)生配備2~3名護士,而我國醫(yī)護比為1:0.61[4] 。由于護士隊伍嚴重缺編,一線護士超負荷工作影響了護士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護患關系。
1.2 工作環(huán)境嘈雜
兒科護士常處于患兒哭鬧的、陪護多的嘈雜的環(huán)境中,除要付出較大的體力外,還要承擔沉重的心理壓力,易造成負面心理負擔致身心疲憊。
1.3 血管條件
患兒血管條件本身較成人細,不好進行穿刺,經(jīng)過長期的化療后,血管條件更難一次性穿刺成功,由于患兒經(jīng)常的扎針輸液和取血,看見護士就哭鬧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會給護士,尤其低年資的護士更大的心理壓力,造成緊張,穿刺成功率更會降低,使家長更不容易相信低年資的護士,從而增大護士的心理壓力,不利于護患的溝通,再次穿刺也加大了高年資護士的工作量。工作量的增加使高年資護士沒有精力進行溝通并產(chǎn)生不良情緒。
1.4 患兒心理因素
患兒一旦確診為癌癥,患兒及家屬的心理都要承受沉重的打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醫(yī)護人員的身上,Liu[5]等 質(zhì)性研究顯示,腫瘤患者非常需要獲得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護患溝通是獲得這些支持的主要途徑之一?;純杭凹覍倨毡榇嬖诮箲]、抑郁等多種心理困擾,心理困擾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心理、社會和(或)精神方面不愉快的情感體驗,它可以影響患者應對疾病的能力,以及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和治療。心理困擾既包括精神脆弱、沮喪、擔心等正常的心理感受,也包括抑郁、焦慮、恐懼、社交孤立等心理障礙,以及抑郁癥、焦慮癥和精神信仰沖突等嚴重的心理障礙[6]。以往報道顯示,惡性腫瘤患者中,40%存在抑郁,13%~33%存在焦慮;23%的晚期患者有意識喪失、幻覺等,20%~30%的早期腫瘤患者會出現(xiàn)人格適應障礙,如失眠、疲勞、情緒低落等[7],這些研究指出患兒及其家屬有著廣泛的信息需求,渴望盡可能多地了解有關疾病進程、治愈可能性、治療方案及不良反應等方面的信息[8-9]。這需要護士運用良好的溝通技能為患兒及家屬提供高質(zhì)量的護理服務,有效溝通以建立良好關系,有助于問題的解決,也是滿足患兒被尊重、被關愛心理需要的基本形式,使患兒改變健康觀念,采取促進、維持和恢復健康的行為[10]。在護患關系中,患者所需求的是一種平等關系[11],護士要在溝通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對患兒的尊重,護士要多關注患兒、真誠的與其溝通和尊重患兒及其家屬。護士在面對一些憤怒、要求苛刻、無端仇視、指責別人的病人,作為護理人員我們要做出正面反應,不要職責病人,我們要理解病人因患病而產(chǎn)生的身心痛苦,了解病人憤怒的原因,對病人遇到的困難予以解決,滿足病人合理的需要,減輕病人憤怒的情緒,使病人身心恢復平衡。由于患兒及其家屬的更多依賴,還有患兒及家屬的不良情緒使護士除了要面臨繁重的工作外還要更多的關愛患兒及其家屬心理的護理,以此給護士造成的心理壓力也會隨之增大。
患兒確診為癌癥,因?qū)Π┑目謶?,本能地出現(xiàn)焦慮、恐懼的感覺。這時患兒將承受因患病帶來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折磨。其心理反應可分為6個階段:體驗期、懷疑期、恐懼期、幻想期、絕望期、平靜期[12]。護士在溝通時就要通過對處于不同時期的癌癥患兒,考慮運用科學的語言技巧和婉轉(zhuǎn)的修飾藝術(shù),如把“效果差”說成“不夠滿意”,把“無法治療”說成“好得慢些”。同時要根據(jù)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性格、文化涵養(yǎng)、受教育程度、病情輕重區(qū)別對待,還要站在病人的角度,積極傾聽病人的敘述,采取接納的態(tài)度,避免不成熟的建議或承諾,以免增加病人的心理負擔,或?qū)е箩t(yī)療糾紛。由于癌癥病人的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對醫(yī)護人員的要求可能不盡相同,這就要求護士掌握更多的心理學知識,更多的溝通技巧,不斷地充實自己,而且又要了解每一位患兒的不同心理及其不同需求,無形間給護士增加了除了大量的工作以外的更多的工作,護士不敢在病房大聲說話,行為小心謹慎,避免影響病人的情緒,在整個工作過程中都處于極為緊張的狀態(tài),這些都增加了護士的心理壓力。
1.5 護士自身因素
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的主要特征之一,有效的溝通成為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核心和關鍵。長期持續(xù)工作使護士身心疲憊,甚至導致身心疾病,同時面臨著生活的壓力,生活的壓力也影響著護士的溝通效果。病房的核心力量是中年的有一定年資的護士,理論上說由于他們經(jīng)驗豐富,技術(shù)過硬,既能很好的與患兒及家屬進行溝通又能指導低年資護士,但是作為中年的護士他們既要承擔養(yǎng)老的重任又有培養(yǎng)下一代的重任,所以他們的壓力非常大。對于低年資的護士來說雖然承擔家庭的重任比較小,但是需要利用休息的時間去進修學習,以取得更高的學歷,不能很好的緩解壓力。都使溝通效果不盡如人意。
1.6 家屬的態(tài)度
護患溝通是護理實踐的重要內(nèi)容。 對護士而言,住院患兒及家長都是一種負性生活事件,會產(chǎn)生一定的應激反應,影響疾病的康復,因此要求護士要進行有效溝通以消除負性情緒。當前臨床上70% 的護患糾紛都是由于護士和患兒家屬的溝通不良所引起的。有調(diào)查顯示,靜脈穿刺技術(shù)是病人滿意的直接標準,而一針見血仍然是病人評定靜脈輸液技術(shù)水平的主要因素,在診療活動中家屬要求護士操作一次到位,聽不得孩子一點哭聲,只要孩子一哭,就會認為你的態(tài)度不好、技術(shù)不精,而故意找麻煩。從而造成護士的心理壓力過大。有效改善家屬的情緒是使護士與患者家屬保持良好的溝通的前提,以期共同為患兒提供高質(zhì)量的護理。
1.7 家庭因素
家長的經(jīng)濟條件、道德修養(yǎng)、文化水平、家庭的人際關系、患兒生長的環(huán)境等均會影響護患溝通的效果。
2 對策
2.1 加強護士自身素質(zhì)建設,增強患兒及家長的信任感
2.1.1加強護士的業(yè)務素質(zhì)培訓
過硬的技術(shù)是架起患兒及家長對護理人員理解與信任的橋梁。基礎護理是兒科護理工作的起點,是衡量護士基本素質(zhì)的重要指標。作為一名兒科護士,除具備嫻熟、精湛的操作技術(shù)外,還須不斷學習和掌握兒童心理知識,并運用于Il缶瞇護理上作中,才能將兒科護理T作做得更加出色。
2.1.2 "掌握良好的人際溝通技能
在護理實踐中,由于小兒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獨特特點以及兒科疾病的特殊性,護理人員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職業(yè)責任,主要充當直接護理者、患兒的代言人、患兒與家長的教育者、康復與預防指導、合作與協(xié)調(diào)者,即護士要以家庭為中心,為患兒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護理、健康教育[1],這要求兒科護士必須掌握人際溝通的交流技巧,提高兒科的護理質(zhì)量。
2.1.3 "培養(yǎng)良好的職業(yè)修養(yǎng)
護患溝通不僅是簡單的傳遞信息,更重要的是通過溝通影響患者的真實感受,增進護士與患者的感情。要調(diào)節(jié)自身情緒不向患兒發(fā)怒,要設法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要喚起患兒及家屬的治療信心,增加其安全感。護士態(tài)度要誠懇,要一切應從患兒的健康出發(fā),語言應婉轉(zhuǎn)、耐心解釋。一張和藹的笑臉,一個親切的眼神,一聲充滿童趣的問候,一個輕柔的動作,都可以讓患兒感受到你對他的喜愛,家屬感受到你的誠意。作為護士要以最大的工作熱情做好護理工作。
2.1.4 "強化兒科護士“母親角色”訓練
成為兒科護十前,必須經(jīng)過“母親角色”情感訓練和特殊技能訓練。兒科護士必須具有母愛,在與患兒的接觸中體驗其情緒,揣摩其心理,向家長解釋護理操作給患兒帶來痛苦的原因,取得其理解與配合。
2.2 管理層的支持
管理層應合理配置護理人員,增加護士編制,加強臨床一線兒科護士配置,合理調(diào)配兒科護理人員,改變超負荷的工作狀態(tài);應盡可能的減少臨床護士的工作壓力,給予良好的心理支持,多一點關心、理解和表揚,少一點冷漠、責備和批評,從而提高臨床護士對患兒的護理質(zhì)量及與患兒家長的溝通。
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賦予護理工作更多的內(nèi)容,更加注重對患者的人性關懷和護患溝通,在兒科護理中,對護理人員的知識結(jié)構(gòu)、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這些相關內(nèi)容有助于提高護患溝通效果,我們要究其重要內(nèi)容,最大限度的緩解護士的壓力,平復家長情緒,了解患兒的需要,以期更好的為患兒服務。
參考文獻:
[1]馮桂英,鄔蘊儀,周勇霞,等.兒科病房護士工作壓力的調(diào)查研究[J] .當代護士,2003,7:57.
[2]黃萱,胡景民.論護患溝通技巧[J].護理學雜志,2005,20(9);64-65.
[3]曹學娣,凌霞,王雁.解放軍護理雜志[J],2007,24(10B):59-60.
[4]黃人健溫故知新一展望2007年的護理事業(yè)[J] 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5.
[5]Liu J,Moke,Wong T.Perceptions of supportive communie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cancer:experiencesand expectations[J].J Adv Nurs,2005?52(3):262—270.
[6]Jimmie C, Andersen B, Breadboard W, et al. Distress management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2007:1.v.
[7]Vera A,Parikh P,Shanthi N,et al. Role of hospital anxiety amp; depression scale in reducing need of a formal psychiatric referral in cancer patient[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5 ASCO AnnualMeeting Proceedings,2005,16(Suppl):25.
[8]Golant M,Altman T,Martin C, et al. Managing cancer side effectsto improce quality of life:a cancer psychoeducation program[J]. CancerNursing,2003,26:37-44.
[9]葉琴琴,楊亞娟,王冬梅.癌癥患者抑郁狀態(tài)的研究現(xiàn)狀[J]. 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8):362-366.
[10]鄒恂.護理程序[M].第二版.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15.
[11]王曙紅,嚴其明,周建輝,等.住院病人對護患溝通的需求調(diào)查[J].護理學雜志.200 ?17(9):684.
[12]陳素坤.臨床心理護理指導[M].北京:科學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