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虛擬法”是指在審題過程中,先對已知條件進行認真分析,再虛擬化學變化的中間過程,根據(jù)解題的需要和可能,虛擬一些“對象和“內容”以方便解題,并以這些“對象”和“內容”為中介,實現(xiàn)由條件向結論轉化的思維方法。
一、“過程虛擬法”運用在高中化學解題中的意義
(一)將化學問題進行整體性考慮
很多同學在思考化學問題的時候,經(jīng)常出現(xiàn)重視局部而忽略整體的現(xiàn)象,在閱讀題目的時候就會被其中的某個或者某幾個點所“吸引”,而糾結在題目中的個別點上,甚至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驗將這些點無限放大,從而導致得不出正確的結論。而“過程虛擬法”是先將問題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再進行分析研究??梢院喕徊糠殖橄髥栴},越過一些化學反應過程和計算過程,為解題清理一些不必要的“障礙”,使得一些復雜的問題化繁為簡,達到快速解答問題的目的。
(二)將化學問題進行逆向思維考慮
我們從歷屆的高考題中會發(fā)現(xiàn),考試的題型不斷在變化,特別是“新課改”不斷深化推行的政策下,化學試題在解題方法上也有了很多變化。對于一些題型來講,我們不需要按照正常的思維一步一步地化解問題,而是通過“過程虛擬法”將問題和結論顛倒思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逆向思維方式。逆向思維不是從條件人手,而是先從結論人手反向推導已知條件,這種思維方式在解答某些選擇題時會更加快捷。
二、“過程虛擬法”在高中化學解題中的運用
(一)運用在化學平衡問題中
化學平衡問題是高中化學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影響化學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同學們對于平衡條件和平衡過程需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理解。要對化學平衡問題中的每一個條件和平衡過程的變化進行分析和解釋,可以采用“過程虛擬法”來實現(xiàn)。
例如,在一恒溫、恒壓下的密閉容器中,反應2NO(g)=N2O(g)處于化學平衡狀態(tài)A,將容器的體積壓縮到原來體積的一半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B。問:在對容器體積進行加壓的過程中,化學平衡狀態(tài)從A變化至B,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將會如何變化?在看到這個問題時,我們要認識到此題并不涉及運算和推導,只是求證物質變化的結論,那么就可以運用“過程虛擬法”進行分析。整個過程的變化是將容器體積壓縮至原來的一半,化學平衡狀態(tài)由A變化至B,而容器中物質的質量并沒有變化,根據(jù)化學平衡移動的原理可知,如果改變可逆反應的條件,那么化學平衡的狀態(tài)就會被打破,并向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所以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先由深變淺,再由淺變深。
(二)運用在電解質問題中
電解質溶液是一種特殊的溶液,有一定的溶質溶解于溶劑中,溶液中的溶質全部或者有一部分會進行分解,分解出來的離子又包含在溶液中。電解質能否導電要看物質的特性和所處的環(huán)境條件,溶液中的離子處于游離狀態(tài)且可以自由移動才能夠導電。電解質溶液的質子守恒過程較為抽象,不過我們可以將過程進行“虛擬化”,這樣會使得解題變得簡單。
例如,Nazs與水混合后會形成Nazs溶液,我們在理解Nazs溶液質子守恒的時候,先將溶液以一種極端的條件進行推導和假設,如果溶液全部為水,那么在水中的離子應該是H+和OH-然后向這個溶液里添加NazS,此時的水中就會有Na+和S-,H+會與S-進行“糾纏”,形成HS-、H2S。所以溶液里的質子守恒關系為[OH-]=[H+]+[HS]+2[H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