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紀是藝術世界,特別是抽象藝術繪畫的繁盛時期。本文將介紹兩位抽象藝術的藝術家并比較這兩位藝術家的一些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品,這些作品從某種角度上來看分別代表了20世紀的美國和中國。
關鍵詞:抽象;藝術;相似;不同
保羅·杰克遜·波洛克是美國畫家,也是抽象表現(xiàn)主義運動的重要人物,以其獨特的滴畫風格而著稱;吳冠中是中國當代畫家,被公認為中國現(xiàn)代繪畫的奠基人。他們的作品在某些方面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本文將通過分析兩位畫家在“構圖的發(fā)展與形式”等方面的相似之處和“繪畫風格、繪畫方法、色彩的運用”等方面的差異,對兩位畫家的繪畫進行比較。
一、相似之處
他們繪畫的第一個相似之處是他們的作品都有一個轉(zhuǎn)化的過程,這種轉(zhuǎn)化是朝著“抽象派”的方向發(fā)展的。波洛克從他的老師托馬斯·哈特·本頓那里學習了現(xiàn)實主義的繪畫風格,然后從早期的后立體主義風格轉(zhuǎn)向后期的抽象藝術風格(Charlie,2004)。波洛克因發(fā)現(xiàn)了1943年最激進的抽象風格而出名,他將線條與顏色分離。而吳冠中完成了中國水墨畫從半抽象畫向抽象畫的轉(zhuǎn)變。年輕時,吳冠中就對中國畫很著迷,因為中國畫中包含了形式美的元素,但他仍然主張西方藝術中的油畫。在法國留學后,他理解了抽象藝術在形式和色彩上的真正含義(Chu, 2002)。最后,他的繪畫吸收了中國傳統(tǒng)和西方抽象藝術手法,形成了自己的抽象藝術風格。
他們繪畫的第二個相似之處是他們的繪畫在構圖上的相似。波洛克的滴畫沒有草稿,他的線條有一種新的靈活性來覆蓋繪畫的開始和結束(Richard amp; David,2000)。在吳冠中的作品中,整幅畫都是用線條和彩色的圓點來表現(xiàn)滿比例的構圖(Farreret al.,1992)。不同的墨點貫穿線條,所以不同的線條和點構成了他自己的繪畫風格。所以說這兩位藝術家的繪畫在構圖上有著相似的形式。
二、不同之處
(一)他們繪畫的第一個不同之處是在轉(zhuǎn)化為抽象藝術之前,他們的繪畫風格大相徑庭
1、波洛克轉(zhuǎn)化前的繪畫風格
由于波洛克受畢加索的影響,他的繪畫表現(xiàn)出明顯的后立體主義的影響。波洛克和其他立體主義畫家一樣,學會了對具體物體進行構圖和分解。
2、吳冠中轉(zhuǎn)化前的繪畫風格
吳冠中在轉(zhuǎn)型之前的繪畫追求形式的完美,但他的繪畫仍然沒有脫離實物。他創(chuàng)作了名畫《憶江南》,這幅畫將江南獨特的形式美發(fā)揮到了極致,這幅畫中的房子和水都非常生動地表現(xiàn)了當時的繁榮。
(二)第二個不同是兩位畫家的繪畫方法不同
1、波洛克的繪畫方法
從1946年起,波洛克開始有所突破,嘗試新的繪畫方法。他嘗試用木棒或舊畫筆在油漆桶里畫在畫布上、把顏料滴在畫布上,甚至在畫布的某些地方直接潑上顏料。波洛克畫了一幅叫作《Deep》的畫。他拋棄了畫家常用的繪畫工具,徹底擺脫了傳統(tǒng)的模式,甚至他會直接把顏色扔到畫布上(波洛克,2018)。這種方法與中國畫相似,可以產(chǎn)生相似的藝術效果,但也不乏個性。因此,這種方法最大的特點就是最大限度地釋放繪畫中的偶然性因素。
2、吳冠中的繪畫方法
吳冠中擅長水墨畫,他會故意使用畫布的原色,他認為“筆墨受天影響,筆墨受人操縱”。因此,雖然筆尖沒有離開紙的表面,吳充分利用了適當?shù)募垙埡退奈⒚顫B透,他通過測量色彩和落差,以及校對之間的強度變化,形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抽象效果。最終,他達到了油畫和畫布所無法企及的魅力(Fan,2016)。
(三)他們繪畫的第三個不同之處在于他們繪畫中色彩的運用是不同的
1、波洛克的色彩運用
波洛克是用來在油漆桶現(xiàn)成的顏色,其中沒有混合的顏色。它只顯示了自然插值和顏色之間的覆蓋的復雜效果。色彩的運用與后印象派的“加色法”非常相似(Dane, 2001)。波洛克的疊加法是三維的,顏色之間有明顯的層次。這樣,頻域色彩的飽和度不受損害,而且飽滿而厚實。他使用各種不同的材料的顏色或混合油漆。此外,他認為油漆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可以為他的隨機滴畫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達到他追求繪畫的效果(波洛克,1950)。
2、吳冠中的色彩運用
從吳冠中的繪畫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對色彩的運用是先輕后重,再到西學東漸,色彩才變得清新明亮。尤其是在他后期的水墨作品中,色彩的運用更是大膽。這一時期,吳冠中的研究方向主要轉(zhuǎn)向?qū)L畫形式更高層次的追求。他的風格從具體到抽象,這里的顏色也被賦予了更深的含義。吳冠中在這個問題上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氣。另一方面,吳冠中用點和線做了更多的垂直和水平,使豐富的墨水和沉重的顏色更具生命力。
三、結語
本文介紹了兩位抽象藝術家,并對他們的一些作品進行了比較:波洛克和吳冠中在他們的職業(yè)生涯后期都轉(zhuǎn)向了抽象畫。他們的構圖風格相似、他們的繪畫在轉(zhuǎn)化為抽象藝術之前的風格以及他們的繪畫方法和色彩的運用也是不同的。他們的繪畫是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作品,分別代表了20世紀的美國和中國。
作者簡介:張雨桐,河北大學-中央蘭開夏傳媒與創(chuàng)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