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鹽的濃度平均在千分之三十五左右。如果提取海洋中所有的鹽并將其平鋪在地球的陸地上,厚度約為152米,這么多鹽是如何到海里去的呢?
這要感謝陸地上的巖石。
雨水含有少量來自大氣的溶解二氧化碳。這種微酸的雨會侵蝕陸上的巖石,并將礦物質(zhì)和溶解的離子(包括氯離子和鈉離子)通過河流和溪流送入海洋。這些離子構(gòu)成了海洋中所有溶解離子的90%以上,是造成咸味的原因。
盡管世界上的河流中確實含有鹽分,但它們不像海洋那么咸。那是因為海洋是所有這些礦物的儲存庫。它們在海洋中的濃度更高。根據(jù)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數(shù)據(jù),河流在將鹽和其他礦物質(zhì)輸送到海洋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每年會將大約2.25億噸溶解固體注入海洋。
此外,鹽還可以通過深海熱泉滲入海洋。這些噴口將溶解的礦物質(zhì)注入大海。隨著海水滲入海底巖石并靠近地球核心,海水開始升溫。然后,它又返回表層以深海熱泉的形式涌出。
(李小冰薦自《參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