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考官在你面試的時候會出一些怪題,對于這些怪題,你把全國的院士們集中起來,把教授請到賓館養(yǎng)起來研究一個月,也不會有答案的。流傳最廣的一條是,一個姑娘問她的男朋友:我和你媽一齊掉進水里,你先救誰?這樣的問題,就算你把社科院哲學(xué)所的專家集中起來尋找答案,最終都會一無所獲。
你說先救姑娘,姑娘說:“可見你這人喜新厭舊,心中無孝,不敬老人,難免今后日子長了,你又會找新人去了。”然后哇嗚哇嗚哭了。
你說你先救媽媽,姑娘說:“哎喲,幸虧問你考你在婚前,十個婆媳九個鬧,你這人還沒等我嫁入你家,已經(jīng)心中沒有我,沒有了愛,沒有了情?!蓖蹎柰蹎瑁柨蘖?。誰也勸不住。
你說你倆人一塊救,姑娘說:“一塊救,那你把誰先托舉上船呢?”男的無語。
你說誰離我近先救誰,姑娘說:“你怎么那么圓滑,我是考驗?zāi)愕娜∩??!?/p>
這些題,一般情況下你千萬不能答,就如同不合腳的鞋千萬不能穿一樣??脊俅蠖鄶?shù)是不會埋怨你不去回答怪題的。相反,他只想你鉆進圈套,從你的回答中找出破綻,尋找你薄弱的環(huán)節(jié)。如果很怪的題,不合常理的題,你不去答,反而會顯示出你的穩(wěn)重,顯示出你實事求是的性格,會給別人留下更好的印象。
倘若你很自信,面試有題必答,那也無妨,那只是證明你敢于說一些沒有把握的話而已。如果面試中有六七個考官,那你的分?jǐn)?shù)高不到哪去,還不如不說。這就等于有人問你“春天好還是秋天好”,你怎么回答呢?面對愚蠢的考官,考生“蠢”一點是沒有關(guān)系的。
有些怪事你也千萬不能做,尤其是在創(chuàng)業(yè)和與人共事的時候。什么是怪事呢?比較有把握的解釋是:違反規(guī)律的事,是正常人難以接受的事。這等于一個農(nóng)村的青年讀了大學(xué),追求鄉(xiāng)村的姑娘,女孩的母親不同意,你就去講莎士比亞愛情的故事,講法律的不可違,講封建主義的枷鎖,你講一個學(xué)期都沒用。你倒不如暑假回來幫女孩干農(nóng)活,寒假回去給女孩的弟弟補習(xí)功課,這樣更容易得到女孩以及女孩母親的歡心。
在一個單位也一樣,你急于表現(xiàn)自己,做一些怪事引人注目。如有的女人穿一條褲子,卻剪裁得像一個面粉袋一樣;有的男人為了顯示個性,那個頭發(fā)理得像一只公雞冠;有的女人撲粉過多,脖子的顏色和臉的顏色差別太大,晚上加班晚了下班,把辦公樓下的保安嚇了一跳。
有的人下鄉(xiāng)慰問農(nóng)民,給他們朗誦詩歌;去工廠表演,跳拉丁舞,那些表情把老工人嚇得難受幾天;有的人給學(xué)校知識分子表演跳“小蘋果”,跳鋼管舞,把知識分子搞得笑也不是,嚴(yán)肅也不是,臉上肌肉緊得不行。
有的人給露宿的流浪漢送棉被,流浪漢一個月收到差不多10張大棉被;給流浪漢送盒飯,一個晚上最多的一次由不同的團體送給一個流浪漢20盒米飯,搞得流浪漢說:“弟兄們,饒了我吧?!彼麄儼押唵蔚氖虑閺?fù)雜化,把小事擴大化,把平常的事戲劇化。然后有人喝彩,有人把這形容為“行為藝術(shù)”,真是令人捧腹。這種事情不擴散不流行還屬正常,一旦流行起來,人人都崇尚這類“行為藝術(shù)”,男人們都理雞冠頭,女人們都撲上厚厚的粉,嘟起紅艷艷的嘴,那又是什么樣的景象呢。這是百老匯嗎?
怪題不必去答,要言必有理;怪事不必去摻和,不必去做,要三思而后行。一言一行加以注意,不一定很拘謹(jǐn),但一定要知書識禮,這樣才可使人信任,使人放心,自己又安心。
(蘇峰民薦自《點亮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