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穎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薄叭治恼缕叻肿x,涵詠工夫興味長”、“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樣的道理。一篇文章,只要反復讀,涵詠其中,才能得其妙處。記憶文章靠讀,領會文章靠讀,鑒賞文章靠讀,寫作文章也要靠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也會吟”,其中的道理是很明白的。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1.課堂閱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很多教師在閱讀課上喜歡喋喋不休的講述課文背景、分析課文等等,把更多的知識“填鴨式”生搬硬套塞給學生,而學生總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一節(jié)課學生沒多少時間去進行閱讀感悟課文,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甚至還以為上的是“生物課”、“歷史課”等。記得有一次,我在聽一位老師上《長江之歌》時就發(fā)現(xiàn)老師過多進行知識的補充,因此學生的閱讀時間反而減少了,不足的閱讀使學生對課文缺乏理解,缺乏理解使學生無法感悟文字,體會課文,當然整節(jié)課的效果也就差強人意了。
其實教師應千方百計地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還學生充分閱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地走進課文自主地進行閱讀。特別是在深入閱讀時,要留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使閱讀成為個人化的行為,也只有學生主動、自由地個性化閱讀,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從而實現(xiàn)悅讀,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課外閱讀,讓學生享受閱讀的世界。
課堂上其實只能給學生一個很小的閱讀時間,真正廣闊的閱讀世界應該在課外,因此課外閱讀更成為我們語文老師關注的一個重點?!鞍嗉増D書角”成為學生交流閱讀書籍的陣地,“每日一詩”我和孩子們一起徜徉在詩歌的海洋,“夢想在這里放飛”成為閱讀收獲展示的舞臺,“故事大王”誰不想一展身手呢?“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讀書”讓孩子和父母一起陶醉在閱讀的天地……一個個豐富多彩的活動很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于是“書香班級”的美名不逕而走。
二、指導豐富的閱讀方法
語文閱讀教學方法應該根據(jù)學生認識事物的思維規(guī)律而定,它要受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習的環(huán)境等諸因素影響和制約。研究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僅僅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掌握所學內容,更為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學會怎樣進行有效閱讀。
1.示范閱讀,給學生感受美。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描寫秀麗自然景物的文章,《煙臺的?!贰ⅰ度齺喡淙铡返?,教學時,教師通過聲情并茂的閱讀,用聲音再現(xiàn)畫面,讓學生跟隨老師的閱讀進入意境,認識文中所描繪的事物的顏色、意境,感受美。在教學中,通過閱讀再現(xiàn)自然美,讓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激發(fā)他們去想象,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培養(yǎng)他們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使他們樹立起正確的審美觀。
2.自由閱讀,還學生自主美。
在教師、學生和課文三者中,學生無疑是閱讀的主體。但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教師一味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失去了應有的主體地位。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閱讀,讓閱讀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旋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3.感情閱讀,讓學生表達美。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應重視閱讀,充分發(fā)揮閱讀對理解課文內容、陶冶情感的作用。通過閱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藝術形象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fā)真善美因素,讓學生與作者、文字產生共鳴,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華,從中產生共鳴。如我在教《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時,在學生整體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閱讀品文體會人物感情:司馬遷在遭受酷刑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指導學生體會“幾次想血濺墻頭,了此殘生”的痛苦和絕望;“把個人的恥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頑強編史的堅強毅力,同時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如果是你遭遇后你會怎么做?”這樣更加深了學生理解司馬遷的“忍辱負重”,讓人物的情感理解得更透徹,通過閱讀表達得更真切。
4.個性閱讀,揚學生特色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應提倡標新立異,允許學生見仁見智地解讀作品,對作品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對于后者的這種獨特的思考教師不應扼殺,應該允許學生在民主的氛圍中創(chuàng)造性地研讀課文。如在教學《秦兵馬傭》時,在體會各類型兵馬俑鮮明形象時,讓學生對文中的類型理解,教師不必過多講解,也不應該要求答案的統(tǒng)一,充分使每個學生“站出來”、“說開來”、“讀出來”。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也都有自己的思維。閱讀應珍視學生的獨特感悟和體驗,鼓勵他們在閱讀實踐中自主探究、張揚個性、發(fā)揮特色。
5.拓展閱讀,續(xù)學生延伸美。
怎么把文章讀深刻,閱讀更全面也是閱讀的關鍵。僅僅局限在文本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就要求學生每天堅持適量的閱讀,可以是由課堂知識的延伸《二泉映月》去欣賞其他的名曲,《愛因斯坦和小女孩》去了解愛因斯坦等。
也根據(jù)閱讀的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可以就整篇,也可以就其中的一兩句。另外,還可以根據(jù)教材的情節(jié)編寫故事,自編自演,還可以結合時事展開辯論、討論、演講比賽,使學生在不斷的運用中,砥礪自己的語言,使之趨向完善?!稅壑湣肥箤W生體會喬依形象的偉大,更對他的未來寄予了美好,因此學完后學生情不自禁地就按上了一個個精彩豐富的結尾。唯有博覽群書,通過廣泛的閱讀才可以開拓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學識,培養(yǎng)創(chuàng)作的靈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只要教師牢記新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的理念,堅持在教學中貫徹執(zhí)行,做到課內和課外閱讀結合,學生的自主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兼顧,相信閱讀的花在語文教學中會越開越美麗,閱讀也才能真正被學生“悅讀”!在學生自主的“悅讀”下實現(xiàn)“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因此,學好語文必須閱讀,更要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