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逾靜
【導語】
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運用形象思維的手段,通過敘事、記人、寫景、狀物等來反映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對于一篇記敘文而言,至關緊要的是選好材料。
一、要摒棄老套的選材思路,開拓選材的視野
比如,寫“燈下”,就不要只是想到自己或別人在臺燈下刻苦讀書;寫“嘗試”,就不要千篇一律地去寫學騎車、學游泳、學做飯。這一類老套的材料本身的主題容量就很小,當然更談不上有新意了。其實,每一個題目,可寫的材料都很多。就拿“燈下”來說,燈,可以有電燈、油燈、路燈、探照燈、聚光燈等多種多樣的燈,人們在燈下也可以做各種各樣的事。再拿“嘗試”來說,本來就是一個開放性極強的話題,可寫的東西很多,往往需要同學們廣開思路,另辟蹊徑,可以寫嘗試向報社投稿,嘗試假期打工,嘗試接受家庭變故帶來的心靈創(chuàng)傷,甚至寫小時候嘗試著劃亮一根火柴……這樣在選材上就有了個性。
二、要善于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發(fā)現(xiàn)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材料
其實,具有豐富內(nèi)涵的寫作材料無處不在,關鍵是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也正因為中學生的生活閱歷不夠豐富,就更需要從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發(fā)現(xiàn)有意義的材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愈是能從細小的生活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深邃的內(nèi)涵,作品的質量就愈高。“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三、要處理好虛和實的關系
中學生寫記敘文,大多數(shù)選材都比較實,都是實實在在地敘述、描寫。其實,最具有主題潛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征意蘊的事物。如《白楊禮贊》《荔枝蜜》等,都是運用事物的象征意蘊來拓展作品主題的。因此,我們在選材時,不僅要注意那些寫實性的材料,還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征意蘊的材料。
象征的事物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題具有多義性、多層性、多向性,從而使讀者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使作品產(chǎn)生特有的藝術魅力。例如“門”“坡”“風”這樣的題目,既可以是寫實的,也可以是象征的,當然也可是二者結合的。
有時候,在總體寫實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具有象征意蘊的事物穿插其間,也能使作品蕩出虛神,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