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九段 蔡邇一
話題開始前,不妨做個小調查。在你讀書的時候,學校里的思政課是咋樣的?
小編離開學校已經10多年了。猶記得剛進大學那會,思政課就發(fā)了幾本教材:馬哲、毛概、鄧論,還有一本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yǎng)。都不算厚,但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沒有一張插圖。
上道德修養(yǎng)課的女老師講得不錯,會講故事,娓娓道來,滿滿正能量,大家都愛聽。而馬哲、毛概、鄧論課就沒碰到好老師。講課的老師照本宣科,從原理到原理,枯燥得很。剛讀大學那會,還挺乖,認認真真做筆記,等過段時間發(fā)現(xiàn),這三門課是開小差最多的。反正到了期末,都是開卷考試,翻翻書,抄抄標準答案列個一二三就好了。
因為大家都剛從高考過來,高中的政治課本就是這些東西,死記硬背為了考試。好不容易進了大學,再來這些東西,自然就生出抵觸。這是小編那個時候對思政課的印象。
其實,隨著閱讀的深入、閱歷的增長,你會發(fā)現(xiàn)馬哲、毛概、鄧論里面其實有著非常豐富的內容,遠比一本干癟枯燥的導論、概論要生動得多。只不過,我們那個時候的思政課遠沒有挖掘出這三位偉人的大智慧。
當然,十多年過去了,高校的思政課也是在不斷變化。尤其是這幾年,更加有意識地去設計思政課,更加貼近年輕人,效果自然大不一樣。一些學校的思政課已經成了網紅課,主講的老師也成了網紅。比如說復旦大學的陳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徐川等年輕教師,都是因思政課走紅網絡。
看來,能不能講好思政課,還在“認真”二字。
一堂特殊的思政課
言歸正傳,3月18日,中央為思政課專門開了場座談會,邀請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代表參加。習近平總書記有個重要講話??梢哉f,這是繼2016年12月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2018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之后,中央有關教育工作的又一次重要會議,而且主題更加明確、聚焦。
尤其是在面對國內外各類風險滋生的時候,思想的統(tǒng)一、內部的團結尤為重要。這其中,學校又是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前沿陣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義就尤為凸顯了。
思政課全稱思想政治理論課,關涉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以及方法論的問題,看起來虛,其實一點都不虛。習近平說,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這就是他常說的“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薄?/p>
思政課的目的是什么?立德樹人。立什么德?樹什么人?這里面有個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這個是思政課的根本立場和方向。
習近平這句話說得很重:
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yè),必須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
一句話,我們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定語就是“社會主義”。我們的教育絕不能培養(yǎng)社會主義的破壞者和掘墓人,絕不能培養(yǎng)出一些“長著中國臉,不是中國心,沒有中國情,缺少中國味”的人。而這其中,思政課是重要保障。所以,必須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學開設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政課。
這就是說,思政課不僅是大學的課程,也不僅是高考的必備科目,而應該覆蓋學校期間的整個年齡段。只不過形式方面要更加多元,針對不同年齡段,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一切要以效果為導向?!把驖u進、螺旋上升”,意思很明確,從易到難,但內在脈絡是貫通的,這個需要教育部門非常精心的課程設計。
思政課講什么怎樣講都很關鍵
思政課講什么?習近平提了“三個文化”:中華民族幾千年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我們黨帶領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可以說,這“三個文化”是思政課的內容來源,既有歷史,又有現(xiàn)實,更照顧未來。
這就把思政課的思路給打開了,不光是馬列毛鄧,還可以加歷史,加形勢和政策分析,還可以加很多東西,形式也可以更多樣。打卡考試是一種形式,講座也可以,社會調研也不錯……內容有點像學校里的通識課,只不過有著更明確的政治導向和要求。如果只講思想和理論,不講政治,那思政課也會被帶歪。這是思政課的鮮明特點。
不過,有意思的是,習近平在提到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時說,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把思想性提到了第一位。接下來提的8個“相統(tǒng)一”,打頭第一個就是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習近平沒有展開論述政治性,而是重點論述了思想性: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
透徹、徹底,真理的力量,這些用詞也是相當斬釘截鐵了。這背后其實也有個現(xiàn)實關切,就是現(xiàn)在思政課缺老師,缺優(yōu)秀的老師。
思政課的老師不好當
很多年前,思政課作為學校的基礎課,往往_上就是好幾百人的大班。思政課的師資配備不足,專職少,兼職多,學術水平有限,學校教學中,思政課沒得到足夠重視,被邊緣化等等,導致思政課無法滿足學生期待,學生對現(xiàn)實的思考和困惑,無法在思政課上得到積極回應和解答。
要知道,青少年時期,是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但社會閱歷又較少,對社會感知卻最敏銳,對各類社會現(xiàn)實問題尤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ヂ?lián)網時代,往往一個熱點,一呼百應,但背后常常是意氣用事,缺少理性和冷靜,這又增加了青少年工作的難度。
小編也聽聞不少高校輔導員抱怨工作難做:你跟年輕人苦口婆心講道理,他比你說得還頭頭是道。你所講的東西不能說服學生,不能引導他們正確、客觀認識現(xiàn)實問題,這就很尷尬了。
所以,一個思政課的老師可不是那么好當?shù)摹?/p>
習近平提了六點要求: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而這最要緊的還是第一條:政治要強,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這個關鍵還是要內外合一。你講思政課,是不是真信、真懂、真用?是不是發(fā)自肺腑地認同、贊賞?小編相信,如果思政課的老師對自己所講的懷有真誠的信仰,他的一舉一動,是真正具備感染力的。
讓有信仰的人講信仰,這是開好思政課的關鍵。
座談會中的“網紅”教師
“首先我在這里向在座的各位老師,向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致以誠摯的問候?!?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平主持召開了一場座談會一一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
在這場座談會上,共有8位教師先后發(fā)言,其中包括兩位“網紅”教師。這幾位教師分別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林泰、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劉建軍、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級講師陳果、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徐川、新疆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學利、西安興華小學二級教師王良、武漢市解放中學高級教師吳又存、華東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高級教師陳明青。
其中,“80后”女孩陳果是“網紅”老師,被稱為“最有型的大學女教師”。公開資料顯示,她生于上海,是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號稱復旦北區(qū)“三寶”之一,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杰姆斯.D (James.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伊夫林(Evelyn),在復旦校園論壇有很高的人氣。2010年7月,陳果講課的視頻被復旦大學學生傳上網絡后被熱捧,從而迅速躥紅網絡。
在網絡中,陳果的名言不少,比如人只有自知無知,才能永遠求知,人只有自知無知,才會保持對身邊一切的新奇。
除陳果外,“南航徐川”也是位“80后”。
徐川是十九大代表,他能將枯燥的“黨課”講得入耳入心、場場爆滿。據中國江蘇網報道,徐川以網文《我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爆紅網絡,他的黨課,往往大教室的走道也“站無虛席”,甚至有人從十多公里外趕來“蹭課”。
徐川還曾走上十九大“黨代表通道”接受采訪。
他說,要想做好思政工作或者溝通交流工作,可以總結為三句話:第一,知道別人要什么;第二,知道自己有什么;第三,知道東西怎么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