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彬
飯后適度活動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的上升,這事人們都知道。不過,到底應(yīng)當(dāng)做多大強度的運動會有效呢?
從增肌和提升代謝率的角度來說,的確加大運動強度有好處,但對于控血糖、控血脂、改善激素平衡等方面,應(yīng)該怎樣做呢?
2019年1月,著名的營養(yǎng)學(xué)期刊《Nutrition》刊登了一篇文章,它的主要研究內(nèi)容,就是早餐后的運動對餐后代謝的影響。
早餐后100分鐘,受試者得到指令,或者完全不運動,或者進行指定的溫和運動,按自己最大耗氧量的40%強度,做持續(xù)20分鐘的蹬自行車。
這算是一個強度比較低的運動,甚至還達不到有氧運動的程度,因為有氧運動要求是最大心率的60%—80%強度。不過,就是這么輕松的運動,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效果。
測定受試者的生化指標(biāo)發(fā)現(xiàn),和早餐后不運動相比,低強度的運動就帶來了餐后90—120分鐘血糖水平的輕微降低,而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卻顯著增加了。這說明,運動改善了血糖控制能力,而且增加了脂肪的分解消耗。
更為明顯的是,運動時餐后的胰島素分泌量減少了。胰島素少了,血糖卻穩(wěn)定或略有降低,說明胰島素敏感性上升了。同時,饑餓素的水平也有下降,說明溫和運動使人更不容易在兩餐之間亂吃東西。
這樣的結(jié)果,對糖尿病人是好事,對減肥者來說,當(dāng)然更是好事。此外,對代謝綜合征和多囊卵巢綜合癥的人,以及日常雄性激素旺盛長痘痘比較多的人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效果。
一些臉上容易長痘痘的人發(fā)現(xiàn),在健身房做高強度運動或增肌運動之后,臉上的痘痘反而增加了。因為這種情況引起雄性激素上升,不利于痘痘的預(yù)防和控制。相比而言,做有氧運動或這種溫和運動,就不會引起類似的麻煩,更有利于平衡激素。
其實仔細想想,研究的結(jié)果是非常合理的。
我們這個民族,五千年來都是農(nóng)耕社會,習(xí)慣于吃大量的谷物,但同時也習(xí)慣于辛勤勞作。
男人夏天耕種收獲,女人在家養(yǎng)豬養(yǎng)雞織布紡紗帶孩子做家務(wù),從早到晚不停地干活,所以不曾有過很多胖人和糖尿病患者,無需擔(dān)心血糖過高問題。
所以,谷物不是肥胖的來源,餐后坐著不運動才是升高血糖和造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
這提示我們,不要妖魔化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食物。真正該讓我們心懷恐懼的,是那些不健康的高油高糖加工食物。
同樣含有焙烤食品、奶類和水果,血糖負荷和碳水化合物差異不太大,但牛奶+小蘋果+面包+堅果醬的組合,就比牛奶+大蘋果+海綿蛋糕的組合提供更多的飽腹感,這意味著對減肥更有益處。如果用燕麥片之類全谷物來提供同樣的碳水化合物,飽腹效果可能會比用面包更好。
每個餐后時間段中都要有運動,千萬不要一上午或一下午都坐著不動。即便沒有機會去健身房或到外面跑步,哪怕有持續(xù)20分鐘的輕松活動也是好的。
比如說,去外面走一圈,打掃家居,遛遛狗狗,用快走方式去取個快遞……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餐后運動,都有利于幫我們預(yù)防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順便,還可以讓我們的身材和皮膚保持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