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副校長在學校領導班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既不是決策人物,也不是具體管理人物,但同時,又是校長決策的參謀、主任工作的直接領導者。副校長如何自我定位、怎樣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關系到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學校的發(fā)展。筆者認為,一名成熟的副校長, 要發(fā)揮好自己的職能,需要樹立以下四個意識:
一是貫徹執(zhí)行的服從意識。作為學校副校長,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起到橋梁的作用。要使橋梁發(fā)揮最大作用,必須要有服從意識,即服從學校、服從大局、服從校長。校長和副校長都是學校的校級領導,又是上下級關系。因此,作為副校長必須分清主次,明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配角和主角關系。即副校長是學校工作決策的配角,是主管工作的主角。
首先,校長的辦學理念就是學校文化的核心,也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南針。在工作中準確把握校長辦學思想,領會校長工作思路,在思想和行動上同校長保持高度一致,確保校長的思想、決策準確傳達給全體師生,在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貫徹完成,這需要副校長有較強的執(zhí)行力。其次,副校長要學會變換角度思考問題,把握校長的思維方式,了解校長的工作習慣,縮短兩者認知上的差距,促進工作認識上的融合,達成一種默契,形成工作上的合力。這要副校長做到事前有計劃,計劃要周密;事中有檢查,加強過程監(jiān)管與跟進,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調整;事后有總結,為今后工作打好基礎。最后,要當好校長的參謀,做到“四勤”。即,腿勤、眼勤、腦勤、手勤。時時處處留心學校管理,多調查、多觀察、多分析、多總結,把問題弄準,思路理順,找出事情的規(guī)律,提出有針對性、指導性的建議,為校長決策提供充分的依據(jù)。
二是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作為副校長,首先需要對學校各部門工作的特性熟悉,并對主任們的性格特征了解,這是協(xié)調、解決工作問題的基礎和依據(jù),也是促進各項工作進程的關鍵。其次要深入教學一線,準確了解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做好調查研究,將主管部門的主任們凝聚起來,探討、協(xié)調困惑的事情,盡快給他們的工作提供簡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導性意見,以解決主任工作難題。最后對待中層上要尊重他們,積極聽取他們的意見,充分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三是做好表率的服務意識。首先要以身作則。作為一名管理人員,必須是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在工作中要身先士卒,奮戰(zhàn)在教學第一線;在制度面前率先垂范,堅持原則,要求教師、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做到。這樣才能做表率時有人服,提要求時有人聽。其次要做到專業(yè)發(fā)展的引領。“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副校長。教學要拿得起,放得下。要熟悉自己分管的業(yè)務領域,更要熟悉教師的整體業(yè)務水平。準確把握每個教師的性格特點和工作能力,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工作成績,給予適時、適當?shù)谋頁P和鼓勵。對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和錯誤,也要根據(jù)不同人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給予指正和批評,使教師心平氣和地接受批評,愉快地從事教學工作。
四是情感交融的共贏意識。作為學校管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要時時刻刻站在為教師服務的角度去對待教師,管理教師要彰顯人文關懷,想教師之所想,急教師之所急。工作上要給予引領和指導,生活中多給予關心和問候。這樣教師才能支持你的工作,工作才能達到共贏。
作為老師,我們都深知學校工作離不開家長,家校合力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學生的家長來自于各行各業(yè),文化層次、個人素養(yǎng)差異很大,家長經(jīng)常會與老師溝通產生誤解,而造成家校糾紛。但作為副校長,在合理維護教師尊嚴和權益的基礎下,也應當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真誠地關心孩子,想家長之所想,及家長之所急,才能達到教育的共贏。
一部好戲,是由優(yōu)秀的編劇、導演、演員等共同配合完成的,一所好學校是由優(yōu)秀的管理團隊和教師團隊共同締造的。如果學校每一個角色都能夠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全身心投入地“表演”,那么,工作只能是快樂、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