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敏
(吉林省人民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21)
面部深Ⅱ度燒傷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患者在創(chuàng)面愈合后會出現(xiàn)增生性瘢痕,影響患者的外觀,導致患者對治療效果不滿意[1]。近年來,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護理工作的范圍已經(jīng)遠遠超出對創(chuàng)傷的治愈,而是患者在治愈后能夠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來面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有效的護理干預在患者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綜合康復護理可改善患者的癥狀,臨床效果顯著。基于此,本次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30例面部燒傷患者進行分組討論,旨在為臨床研究提高燒傷患者的治療質(zhì)量提供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將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30例面部深Ⅱ度燒傷患者納入至本次研究,依照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15例)與觀察組(15例),此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且30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簽字同意。對照組男10例,女5例;年齡22~58歲,平均(40.15±3.17)歲;燒傷面積31%~80%,平均(60.36±3.25)%;燒傷類型:開水燒傷5例,火焰燒傷7例,化學燒傷1例,蒸汽燙傷2例。觀察組男9例,女6例;年齡22~58歲,平均(40.23±3.18)歲;燒傷面積31%~80%,平均(60.29±3.12)%;燒傷類型:開水燒傷4例,火焰燒傷7例,化學燒傷2例,蒸汽燙傷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差異(P>0.05),可作比較。
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對患者燒傷皮膚做好清潔后,給予患者中草藥離子噴霧機治療,根據(jù)患者的瘢痕面積進行按摩,然后將中藥化斑面膜敷在患者患處[2]。每天1次,連續(xù)接受1個月治療后,調(diào)整為每天2次,總共接受6個月的治療。
觀察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綜合康復護理,主要為:(1)瘢痕皮膚護理:指導患者采用溫水潔面,清洗的時候動作輕柔,可采用中性皂液輕輕擦洗瘢痕部位。潔膚后采用瘢痕止癢軟膏進行涂抹,并進行按摩。(2)口周鍛煉護理:待瘢痕創(chuàng)面逐漸愈合后,可指導患者進行張口訓練,避免發(fā)生張口畸形。(3)色素沉淀護理:告知患者做好防曬工作,避免陽光直射燒傷部位,采用離子噴霧護理皮膚。(4)心理護理:由于燒傷會改變患者的面容,增加患者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需要做好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鼓勵患者勇敢面對治療效果,告知患者自我護理方法,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術后6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瘢痕康復情況,根據(jù)色澤、瘢痕硬度、瘢痕高度、瘙癢程度、疼痛程度以及外觀六個方面進行評估,分為重度、中度以及輕度,重度(總分超過10分),中度(6~10分),輕度(6分以下)。
采用SPSS 21.0分析,計數(shù)資料經(jīng)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對照組患者瘢痕康復情況顯著差于觀察組(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瘢痕康復情況對比[n(%)]
面部深Ⅱ度燒傷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燒傷疾病,主要是由熱水、化學制劑以及火焰等原因引起的,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水皰等癥狀。面部深Ⅱ度燒傷屬于重度燒傷,主要是指損傷到真皮層并在真皮層留下燒傷創(chuàng)面,常常會給患者帶來瘙癢疼痛感,嚴重時還會發(fā)生瘢痕攣縮畸形[3]。由于面部深Ⅱ度燒傷患者的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比較長,并且會給患者的面部留下瘢痕,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外貌功能,使患者產(chǎn)生自卑心理,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不良影響[4]。所以,在臨床治療中加強對面部深Ⅱ度燒傷患者的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綜合康復護理是臨床上常見的護理模式,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患者相對應的護理措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本次研究中通過給予患者瘢痕皮膚護理、口周護理、皮膚色素沉淀護理以及心理護理等一系列措施,使得患者在創(chuàng)面愈合的過程中能夠自行清理皮膚,從而減少瘢痕的形成與色素的沉淀。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瘢痕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證實了綜合康復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綜合康復護理對面部深Ⅱ度燒傷患者瘢痕防治效果顯著,可以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