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北京7609公里外的雅典,附近有一個小鎮(zhèn),叫馬拉松。
袁小林(左四)在上月的成都雙遺馬拉松擔任配速員
2500多年前,希臘人和自己的盟軍在這里擊退了波斯人,當時波斯已是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強權帝國。那一場戰(zhàn)役,腥風血雨,最終希臘人艱難獲勝。為了把捷報傳回雅典,一個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一路從馬拉松鎮(zhèn)奔回都城,一刻不停,等喜訊報完,他卻因疲勞過度而亡。
這就是馬拉松運動的開始,與一個普通戰(zhàn)士的勇氣、堅韌和犧牲有關。
1983年,村上春樹來到這里,選擇了與菲迪皮茨相反的方向,他從雅典一路跑到馬拉松鎮(zhèn),全程接近42.195公里。
村上每天凌晨4點起床,然后就坐到電腦前寫作,一直到上午11點,每天4000字,大概相當于兩到三篇公眾號的量,從1981年開始,一直保持這個作息。
雅典的夏天是他的第一個馬拉松,那一年他34歲。
袁小林的第一場馬拉松發(fā)生在2008年。當時他住在倫敦,在英國BP公司工作,這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和石化公司之一,去年《財富》雜志500強企業(yè)排名中,BP仍然非??壳?,排名第8。
這一年,袁小林39歲。
倫敦馬拉松是“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大賽事之一,其他5個是波士頓、柏林、芝加哥、紐約和東京馬拉松。另外,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馬拉松和夏季奧運會馬拉松也是大滿貫的一部分。
這個大滿貫巡回賽成立于2006年,村上跑步的那年還遠沒有這個組織。2016年,這個組織推出了全新的“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星勛章,完成這些打卡地的跑友都可以申請獲得勛章?!傲鬂M貫”成了很多跑者的夢想。
據統(tǒng)計,2015年全球完成“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僅為567人,其中中國人為10人,2016年全球增長為838人,中國跑者也增加到25位。人數(shù)稀少的原因,一來是報名的中簽率低,二來是購買資格的價錢奇高,整個6場馬拉松下來,至少要花費10多萬人民幣。
袁小林住在倫敦,每年跑馬拉松的人群都路過他家門口,但當時他從沒想過這件事會和自己有關。
直到2007年的某一天。那天公司團建,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大家聊自己的愛好,他才發(fā)現(xiàn)自己和另一位較胖的同事是團隊中唯獨沒有跑過馬拉松的人。那一年他離40歲還有兩年,他想讓生活有一些改變。
于是,他開始跑步。從2007年開始每周堅持跑步4次,每次10公里左右,周末如果有時間,就跑上20公里,再加上節(jié)奏跑和間歇跑。他開始有計劃地訓練自己的心肺功能和核心肌肉群。
2008年的4月,袁小林站到了倫敦馬拉松5萬人的陣營中。槍響后,從這個城市的布萊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園出發(fā),經過國會大廈和白金漢宮,最后在圣瓊斯公園附近沖刺。剛開始,在歡樂的人潮和各種cosplay中,他還欣賞著一路的美景,倫敦把最好的景色留給了跑者。接著是10公里、15公里……直到35公里,他感覺膝蓋僵硬,腿抬不起來,這是在訓練中沒有遇到的狀況。
他想停下來休息,但很快意識到一旦停下來再跑的話,腿會更疼。于是,他繼續(xù)往前跑,痛苦很快襲來,但他咬牙堅持再堅持,兩三公里之后,身體好像被喚醒一樣,體力恢復了不少,最終他堅持到了終點。
似乎是從那一年,袁小林的人生有了新的開始。
那一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找到袁小林。當時吉利正在籌備沃爾沃項目,急需并購方面的專業(yè)人才,而袁小林剛好在并購項目上積累了很多經驗。經人介紹后,兩人很快見面,第二年年初,袁小林就加入了吉利控股集團,負責收購沃爾沃汽車。
袁小林曾經是一名外交官,在外交部任職多年。他畢業(yè)于中國外交學院,在清華經濟管理學院完成了EMBA。他的國際化背景、專業(yè)能力和在復雜局面里的溝通能力為李書福成功收購沃爾沃汽車增加了砝碼。
2010年,這個項目并購成功,之后袁小林從倫敦搬到了瑞典哥德堡,擔任沃爾沃汽車集團董事會秘書及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在北歐這座城市慢慢認識從1927年就出生的沃爾沃品牌。
哥德堡是瑞典的一座港口城市,大小僅次于首都斯德哥爾摩,這里是典型的北歐城市,常年安靜、波瀾不驚,也帶著一絲沉悶。但沃爾沃汽車在這座城市的作用舉足輕重,痕跡也無處不在。很多游客到這里,沃爾沃汽車工廠是必走的景點。
袁小林在這里住了4年。每年5月,哥德堡有一個半程馬拉松,這是他跑過的最特別的馬拉松。那一天,有樂隊表演,滿街飄著音樂,大家以家庭為單位,在路邊搭上帳篷,鋪上野餐的東西,喝著酒,吃著美食,他們給跑者遞送補給,也給他們加油。那種歡樂幾乎讓人忘了這是一場馬拉松運動。
跑完哥德堡馬拉松,加深了袁小林對馬拉松的感情。這種全城盛世、全民參與的快樂讓他體會了瑞典人和瑞典文化,也讓他理解了沃爾沃汽車的原生文化 。
接下來,易主后的沃爾沃汽車開始謀求品牌復興。團隊第一階段面臨的任務是扭虧為盈,收購后的第三年,李書福和他的團隊實現(xiàn)了這一目標。據沃爾沃汽車此前財報顯示,2013年沃爾沃汽車銷量增長,凈利潤達到1.5億美元。
這些增長數(shù)字的背后是每天日常的重復,還有和對待馬拉松一樣的堅韌。
4年后,袁小林從瑞典返回國內,升任中國區(qū)總裁,第二年擢升為亞太區(qū)代理高級副總裁,兩年后,又成為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亞太區(qū)總裁兼CEO,這個職位在之前沃爾沃汽車歷史上,從沒出現(xiàn)過中國人。
從2010年到2018年,沃爾沃汽車經歷了一個跨越。全球銷量首次突破60萬,比2010年翻了近一番,中國銷量超過13萬輛,增幅達到14.1%,相比收購之初增長了4倍多。這些成績的背后,展示了沃爾沃汽車公司新體系所帶來的效果。
袁小林升任全球副總裁之后,工作更為忙碌,在三個時區(qū)里擠時間就成了常態(tài),基本連軸轉,但他仍把原本碎片化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盡量出去跑一跑。跑步變成了他對抗忙碌的放松方式。
從2008年到今天,袁小林已完成29場馬拉松,若干場半程馬拉松,累積跑量超過15000公里。“世界馬拉松大滿貫”的六星勛章也已收入囊中。
3月17日,都江堰早晨的春寒讓人哆嗦,“成都雙遺馬拉松”在這里開跑。作為贊助方代表,袁小林站在主席臺,鳴槍啟跑。
11年前,從倫敦的第一場馬拉松開始,他自己被這樣的人群力量吸引,然后參與其中,自己的境遇也跟著發(fā)生變化。當年那個生活平穩(wěn)卻渴望改變的自己,最終在沃爾沃汽車找到內生動力,并親身參與了它的每一步成長。這11年,工廠從歐洲擴展到亞洲和美洲,并在國內有了自己的研發(fā)和設計中心,亞太區(qū)員工從100多名增加到現(xiàn)在的近9000人。11年的改變不止是內在。
一切都像當初馬拉松難熬的35公里之后的旅程,熬過去,身體就被重新喚醒。沃爾沃品牌也是如此。
都江堰的成都雙遺馬拉松那天,袁小林做了一名配速員。他身背一根細長的旗子,標識著5小時,計劃完賽時間為5小時的跑者跟著他一起跑完全程。
11年的長跑訓練,已把袁小林雕塑成很多人心中的男神。對他來說,自律并沒有成為束縛,反而給了他更多的自由選擇,他也很少限制自己的飲食。袁小林跑步的熱情也影響了身邊的團隊,大家或多或少也養(yǎng)成了跑步的習慣。
對每位跑者來說,每一次起跑都是全新的經歷。第一次在倫敦馬拉松體會到的痛苦依然出現(xiàn)在袁小林的每一場跑步里,就像他在沃爾沃汽車每一次勝利之后必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一樣,很多事,重復出現(xiàn)。
跑了36年的村上說:
我已跑過了幾乎與我年數(shù)相等的全程馬拉松賽事,可是跑42公里后感受到的,與最初那一次相比,似乎沒有多大變化。
現(xiàn)在依然如故,每次跑馬拉松,我大體都會經歷相同的心路。跑到三十公里,總覺得“這次沒準兒會出好成績呢”。過了35公里,體內的燃料便消耗殆盡,就開始對各種事物大為光火。到了最后,則生出“揣著空空如也的汽油箱不停行駛的汽車”般的心情。
然后跑完之后少頃,曾經的痛苦、可悲的念頭眨眼間忘得一干二凈,還下定決心:“下次我要跑得更好”。任憑積累了多少經驗,增添了幾歲,還是一再重復相同的故事。
人生大概就是一場重復的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