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德萍
(平涼和平醫(yī)院婦產科,甘肅 平涼 744000)
孕激素是一種女性甾體激素,其主要的來源是卵巢和黃體,在人體內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1]。因此在臨床上運用十分廣泛,在月經疾病、生殖領域、絕經治療和子宮內膜病變等很多方面都有效果。目前臨床上,孕激素類藥物主要包括兩類,天然孕激素與人工合成孕激素。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天然孕激素類藥物有黃體酮針劑、膠囊、丸等。常見的人工合成孕激素有17α-羥孕酮類,19-去甲孕酮類等[2]。本文旨在評估在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中運用孕激素類藥物的臨床療效,為合理用藥提供臨床依據。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間收治的120例婦科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入組患者均進行孕激素類藥物治療?;颊吣挲g在20-65歲之間,平均年齡(36.41f4.87)歲。疾病種類包括:閉經、子宮內膜增生、絕經期激素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
入選患者中閉經患者25例;子宮內膜增生患者38例;絕經期激素患者15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42例。(1)閉經患者治療采用規(guī)律口服黃體酮膠囊,服用14天,劑量為200 mg/d,有部分患者規(guī)律口服醋酸甲羥孕酮服藥14天,劑量為10 mg/d。肌肉注射黃體酮針劑,1次/d,3-5天,40 mg/d。(2)子宮內膜增生:子宮內膜增生單純性增生給予月經后半周期治療口服地屈孕酮10-20 mg/d,連續(xù)服用12-14天;子宮內膜復雜性增生給予口服醋酸甲羥孕酮30 mg/d,連續(xù)服用3-6個月為一療程,每完成一個療程即刮宮或取子宮內膜組織作組織學檢查。(3)絕經期患者,尤其是年齡較輕,絕經早期或者同意定期出血的婦女采用周期性用藥方案,用藥方案為每月14天服用孕激素,如黃體酮膠囊200 mg/d,每月服用14天。(4)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根據檢測血紅蛋白來給予孕激素治療。當血紅蛋白大于80 g/L時,直接口服黃體酮膠囊,14天,200 mg/d;或者肌肉注射黃體酮針劑20-40 mg,7天,1次/d;當血紅蛋白小于80 g/L時,首先給予左炔諾孕酮1.5 mg/d,待出血停止后減量,每3天減量1/3,維持量每天0.75 mg/d,直至血紅蛋白達100 g/L以上時停藥。
記錄各種疾病的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標準參照相關臨床診斷與治療指南。
入組患者治療有效率:閉經治療有效率為92%,子宮內膜增生治療有效率為63.16%,絕經期激素治療有效率80%,功能性子宮出血治療有效率為85.7%。見表1。
表1 入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情況
孕激素是不可或缺的女性激素之一。其常與雌激素作用相關聯,既協同又拮抗,相互協調、共同維持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一靶器官組織軸的生理功能[3]。在治療過程中,根據女性各不同生理期的特點,進行個體化的用藥,以獲取最大療效,并盡量減輕不良反應。在此基礎上,應當注意該類藥物使用的適應癥以及禁忌癥,合理地制定用藥方案,正確選擇藥品種類和劑量,重視個體化治療,注重隨訪以及管理,更好的達到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120例孕激素治療案例,顯示孕激素類藥物在閉經、子宮內膜增生、絕經期激素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方面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方案具有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治療婦科內分泌疾病方面,孕激素類藥物的臨床療效明顯,值得合理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