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波,杜 宇
(樂山市武警四川總隊醫(yī)院檢驗科,四川 樂山 614000)
多發(fā)性骨髓瘤(MM)是一種惡性漿細胞腫瘤,細胞癌變起源于骨髓中的漿細胞。由于淋巴細胞出現(xiàn)免疫功能異常,致使細胞監(jiān)視功能缺陷,免疫系統(tǒng)對于惡變的腫瘤細胞進行清除的能力下降,從而發(fā)生并發(fā)展為MM[1]。MM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存在復雜的缺陷,包含DC、NK細胞、B細胞、T細胞等多個方面,這些方面可能共同參與了惡變的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機制[2,3]。MM患者的生存期差異較大,尋找腫瘤臨床預后因素的工作難度較大。MM常并發(fā)高鈣血癥、腎臟損害及貧血等,由于患者正常免疫球蛋白的生成受到抑制,容易出現(xiàn)細菌性感染[4]。本研究探討免疫功能缺陷與MM危險分層以及臨床預后因素的關(guān)系,為進一步研究MM的發(fā)病機制以及免疫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MM患者,年齡46~77歲[(53.14±5.48)歲],患者均為初診;采用國際分期系統(tǒng)(DS)進行疾病分期,Ⅰ期7例,Ⅱ期10例,Ⅲ期15例,行淋巴細胞表型分析后發(fā)現(xiàn)患者未出現(xiàn)活動性感染?;熀蠡颊卟∏橛?4例處于穩(wěn)定期,8例進展期,將患者按照年齡分組,45~60歲18例為一組,61歲以上14例為二組。32例患者與104例健康獻血者進行對比,一組62例,二組42例。
1.2診斷標準[5]①患者骨髓中漿細胞增多數(shù)量>30%;②骨髓漿細胞異常增生10%~30%,活檢證實為漿細胞腫瘤;③M蛋白過度產(chǎn)生,尿本周蛋白成分>1 g/24 h;血清IgA>20 g/L,IgG>35 g/L;④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IgA<1 g/L,IgG<6 g/L,IgM<0.5 g/L。
1.3分期標準[6]①Ⅰ期患者骨髓瘤細胞總數(shù)<0.6×1012/m2,血鈣正常,骨骼X射線結(jié)果正常,或者呈現(xiàn)孤立性溶骨病變,血紅蛋白>100 g/L,M蛋白IgA<30 g/L 、IgG<30 g/L;②Ⅱ期患者骨髓瘤細胞總數(shù)<(0.6~1.2)×1012/m2,;③Ⅲ期患者骨髓瘤細胞總數(shù)>1.2×1012/m2,血鈣>2.99 mmol/L,骨骼X射線呈現(xiàn)進行性溶骨病變,血紅蛋白<85 g/L,M蛋白IgA>50 g/L 、IgG>65 g/L。
1.4研究方法①淋巴細胞亞群檢測:使用流式細胞儀對患者的淋巴細胞免疫表型進行檢測,方法參照文獻[7]:取出兩組患者以及健康獻血員新鮮的抗凝血標本各4 ml,用于血常規(guī)檢測2 ml,另2 ml用于流式細胞儀(美國BD Bioscience生產(chǎn),型號BD FACSEALIBUR)進行熒光抗體標記測驗。檢測過程中使用的單克隆抗體組成為:FITC-IgG1/PE-IgG1/PEcy5-IgG1、FITC-CD3/PE-CD16/PEcy5-CD19、FITC-CD3/PE-CD8/PEcy5-CD4、FITC-CD28/PE-CD81/PEcy5-CD4等。取標本中各100 μl放入指定樣品測定管內(nèi),并加入相應(yīng)熒光標記的單克隆抗體,振蕩混勻、避光孵育,室溫下靜置20分鐘后加入500 μl溶血素,同樣振蕩混勻、避光孵育,室溫下靜置8分鐘。溶血完成后,在測定管內(nèi)加入2 ml磷酸緩沖液,沖洗兩遍后加入1 ml磷酸緩沖液混勻后上機檢驗。②脊髓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檢測:采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shù)來進行檢測,方法參照文獻[8]:取兩組患者新鮮的抗凝骨髓液標本各4 ml,從中提取單個核細胞,對其進行低滲、固定處理,于-80 ℃環(huán)境中保存。雜交檢測前一天滴片,室溫下老化,第二天放置顯微鏡下觀察,劃定雜交范圍。檢測5種細胞的細胞遺傳學異常,包含1q21擴增、D13 s319缺失、RB1缺失、P53缺失以及IGH易位。細胞遺傳學異常陽性:異常信號>10%。③血清β2-MG的檢測:采集MM患者空腹外周血5 ml,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β2-MG水平,儀器為OLYMPUS AU2700型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5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非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檢驗,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Person直線相關(guān)法。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分析與對照組比較,不同年齡段的兩組患者CD8+HLADR+/CD8+百分比、CD8+CD38+/CD8+百分比明顯升高(P< 0.05),CD4+CD28+/CD4+百分比明顯降低(P< 0.05)。見表1。
2.2細胞遺傳學異常對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的影響32例MM患者中有28例進行了脊髓染色體熒光原位雜交檢測,本研究將高危遺傳學改變定義為1q21擴增呈現(xiàn)陽性,P53缺失陽性及3個以上的染色體異常。將28例患者劃分為高危細胞遺傳學(FISH高危組)與無高危細胞遺傳學(FISH無高危組),分別為13例、15例。兩組T淋巴細胞比例及絕對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FISH高危組CD8+細胞比例、CD8+HLADR+/CD8+細胞比例明顯高于FISH無高危組,CD4+CD28+/CD4+百分數(shù)明顯低于FISH無高危組(P< 0.05)。見表2。
2.3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與β2-MG的關(guān)系CD8+細胞百分比、CD8+HLADR+/CD8+百分比與血清β2-MG水平呈正相關(guān)(P< 0.05),CD4+CD28+/CD4+百分比與β2-MG呈負相關(guān)(P< 0.05),見表3。
表1 兩組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分析結(jié)果
表2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shù)不同程度分層亞組患者的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表3 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與生化指標的關(guān)系
MM是一種源自B淋巴細胞的惡性漿細胞疾病,作為B淋巴細胞發(fā)育到最終階段的細胞,MM病癥可以歸類在B淋巴細胞的范圍之中[9,10]。MM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為骨髓漿細胞的異常增生,伴有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者M蛋白過度產(chǎn)生。MM患者除了體液免疫功能缺陷外,細胞免疫功能也存在諸多異常[10~12]。T細胞在人體內(nèi)不斷更新,同一時間中能夠存在不同的發(fā)育階段或者功能,其中可將T細胞分為若干亞群,主要有:①輔助性T細胞,如Th(CD4+)細胞,主要能夠輔助體液免疫、細胞免疫;②抑制性T細胞,如Ts細胞(CD3+/CD8+),能夠抑制細胞免疫、體液免疫;③效應(yīng)T細胞,能夠釋放淋巴因子功能;④記憶T細胞,如CD4+細胞記憶亞群,能夠記憶特異性抗原刺激等等。
有研究對MM患者淋巴細胞亞群分析,發(fā)現(xiàn)MM患者體內(nèi)B細胞、NK細胞以及T細胞水平異常,由于年齡是影響MM患者生存期的危險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年齡>60歲患者中位生存時間顯著短于年齡≤60歲患者[13],所以本研究根據(jù)患者年齡分為45~60歲組和60歲以上組,并對兩組與健康對照組淋巴細胞亞群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45~60歲組CD4+細胞百分比顯著升高,CD8+細胞百分比無明顯變化,CD4/CD8比值明顯升高,60歲以上組CD4+細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無明顯變化,CD8+細胞百分比明顯升高,與之前研究結(jié)果不一致[14]。原因可能在與T細胞亞群構(gòu)成復雜有關(guān)。CD4+T細胞可分為作用完全相反的不同亞群,如CD4+Th1和Th2細胞可使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而Tregs細胞對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抑制作用,同樣CD8+T細胞也可分為抑制性T細胞和細胞毒性T細胞,所以對CD4+T細胞和CD8+T細胞總體情況進行分析意義不大,需進一步細化分析。
CD4+CD28+/CD4+細胞百分比可反映CD4+T細胞功能,因為外周血T細胞增殖、分泌細胞因子除了需要MHC的呈遞信號外,還需B7分子與T細胞上的CD28結(jié)合所提供的信號[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年齡組相對于對照組,CD4+CD28+/CD4+百分比均顯著降低,F(xiàn)ISH高危組相對于FISH無高危組,CD4+CD28+/CD4+百分比顯著降低,提示MM患者免疫功能存在異常,CD28表達減少,無法被抗原呈遞細胞激活產(chǎn)生細胞因子應(yīng)答清除腫瘤細胞,且與細胞遺傳學有關(guān)。CD8+T細胞主要包括CD3+CD4-CD8+CD28+細胞和CD3+CD4-CD8+CD28-細胞,CD3+CD4-CD8+CD28+細胞即殺傷性T細胞,是一類細胞毒效應(yīng)細胞,對病毒感染或帶有致敏抗原的腫瘤細胞具有特異殺滅作用。CD3+CD4-CD8+CD28-細胞即抑制性T細胞,通過抑制抗體產(chǎn)生和T細胞活化,發(fā)揮體液和細胞免疫抑制作用。本研究對殺傷性T細胞百分數(shù)進行了檢測,發(fā)現(xiàn)兩組CD8+CD28+/CD8+百分比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變化,在FISH高危組和FISH無高危組之間差異也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MM患者殺傷性T細胞并未明顯升高,若有CD8+T淋巴細胞增殖推測與抑制性T細胞增多有關(guān)。另外,HLADR和CD38是CD8+T細胞活化的標志性分子,本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健康對照組,兩組CD8+HLADR+/CD8+百分比、CD8+CD38+/CD8+百分比均顯著升高,相對于FISH無高危組,F(xiàn)ISH高危組CD8+HLADR+/CD8+百分比顯著升高,提示CD8+T細胞功能異?;罨瘜е翸M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清除腫瘤細胞能力減弱,且與細胞遺傳學有關(guān)。
MM的預后因素包括年齡、血紅蛋白水平、肌酐水平β2-MG等,β2-MG水平能反映骨髓瘤細胞總量,是MM國際分期標準的參考因素之一[15]。本研究發(fā)現(xiàn)CD8+細胞、CD8+HLADR+/CD8+、CD4+CD28+/CD4+百分比與細胞遺傳學有關(guān),所以進一步通過Person直線相關(guān)性分析對三者與血清β2-MG水平進行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CD8+細胞百分比、CD8+HLADR+/CD8+百分比與血清β2-MG水平呈正相關(guān),CD4+CD28+/CD4+百分比與β2-MG呈負相關(guān),說明T細胞的異常與MM預后相關(guān)。
綜上所述,外周血CD4+T細胞功能缺陷、CD8+T淋巴細胞異常增生以及CD8+T細胞功能異?;罨窃斐蒑M患者免疫功能缺失的主要原因,且與患者細胞遺傳學危險度分層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guān)性。細胞遺傳學危險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患者預后情況,為進一步確定免疫功能缺陷與MM預后的關(guān)系,本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CD8+細胞、CD8+HLADR+/CD8+CD4+、CD28+/CD4+百分比均與預后因子血清β2-MG水平相關(guān)。所以以上三種細胞可能成為疾病預后的判斷指標,值得臨床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