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明軍
彈指一揮間,從事風電工作已十余年。其間投過一些有關行業(yè)分析及技術方面的稿件,卻很少撰寫反映風電場現(xiàn)場工作和生活的文章。自參加風電工作那一天起,我就與現(xiàn)場結下了不解之緣。尤其是在工作初期,每年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風電場度過,去過的現(xiàn)場不少?;叵脒^去,希望寫一些記憶中不曾消失的印跡。
2007年年初,春節(jié)剛過我就來到呼倫貝爾草原,來到國華呼貝風電場。走在新巴爾虎右旗街上,年意未退,處處洋溢著春節(jié)喜慶的氣氛。這是我第一次到風電場,體驗現(xiàn)場生活。此時的呼倫貝爾草原正是漫天風雪,遍地都是厚厚的積雪,室外溫度低于零下20攝氏度。
到風電場時,部分機組完成了吊裝并滿足反送電條件,個別機組已并網發(fā)電,待調試機組較多。這是“東汽”第一個國產化風電場,一起從單位到現(xiàn)場工作學習的人很多,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同事都是第一次到風電場學習。按出差任務,我主要負責主控控制參數設置、安裝和連接通信設備、建立風電場環(huán)網通信等,這僅是機組安裝調試時的一小部分工作。
大家在做好各自工作之余,就協(xié)助其他人員完成現(xiàn)場任務。因此,我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同其他現(xiàn)場人員的一起勞作中度過的,工作上相互幫助,不分彼此?,F(xiàn)場工作很多、很雜,吊裝機組時,在機艙安裝后需要找機組偏航的絕對零位,調試人員要去機艙臨時接線,并利用臨時接線給機組找正北。在機組塔筒、機艙、輪轂吊裝之后,要從機艙放線,把出廠之前放置于機艙的定轉子電纜及塔基變頻的控制電纜從塔筒頂部放下。定轉子電纜先穿過塔筒平臺的一個腰形孔,再從平臺的另一個腰形孔拽上去,調整好合適的U型電纜長度,用鋼扎帶整齊、有序地固定在塔筒上端的馬鞍處。除此之外,還要給定轉子電纜做線鼻子,最后連接在塔筒上端的定轉子電纜接線箱內。定轉子電纜又粗又長,需要很大的力氣才能拽到塔筒馬鞍處。為了將一根根U型電纜最終準確地調整到位,以及綁住定轉子電纜等,需要在塔筒內爬上爬下。這可是體力活,即便是在零下20多攝氏度,大家都累得滿頭大汗。塔筒之間的連接導電軌是吊裝之后在塔筒內現(xiàn)場安裝的。一根導電軌有幾十乃至上百斤重,一般需要兩人緊密配合。在安裝定子導電軌時還要仔細辨別安裝方向,方能準確無誤地安裝到位。工作雖然辛苦,但沒有人抱怨,大家有說有笑,工作氛圍輕松而愉快。
在現(xiàn)場,有累得直不起腰的力氣活,更不乏讓人冷得發(fā)抖的調試工作。現(xiàn)場調試找葉片絕對零位時,或仰臥平躺于輪轂罩殼之內,或俯身緊貼于輪轂鑄件之壁。操作冰涼的葉片調零工具,在變槳軸承上仔細地察看葉片調整度數,并與輪轂里電腦操作者密切配合,把葉片絕對零位的偏差控制在正負0.1°以內;在調整葉片的限位開關時,輪轂鑄件內光線昏暗,空間極其狹小,只能蜷縮著身體緊緊貼在冰冷的輪轂鑄件上,小心地敲打葉片限位開關,專注于葉片緩慢地移動和清脆的敲擊聲,一毫米一毫米認真仔細地調整到位,然后將螺栓一一固定;在機艙調試設定偏航計數器的硬件度數時,身體蜷縮在偏航軸承齒圈與機艙罩殼之間狹小的空間里,用螺絲刀在偏航計數器上設置好度數后,再用凍僵的雙手艱難地操作工具將偏航的硬件設置度數牢牢地固定住。在這期間,寒風透過機艙罩殼與塔筒之間的縫隙,像刀子一樣割在臉上,吹得衣服、機艙呼呼作響。經過以上步驟之后,輪轂、機艙上的灰塵、油污也被全方位地清掃了一遍,先前干凈的衣褲已布滿黃油等污跡,很難找到明顯的線縫。
最能與風“親吻”、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工作,要數風向標絕對零位的調整和固定。調整時,需要兩人配合,一人觀察,一人調整。出機艙調整風向標絕對零位,一出機艙,凜冽寒風撲面而來,冷得瑟瑟發(fā)抖。在找到風向標的基準之后,再用僵硬的雙手艱難地操作工具,把風向標基座牢牢固定。
機組的現(xiàn)場調試,還有眾多細致入微的現(xiàn)場測試和參數設置環(huán)節(jié)。在現(xiàn)場接線、送電之后,需要進行模擬信號的4到20毫安校準,一方面要通過主控或變頻器等不斷設置進行校準,另一方面還必須用毫安表準確測量模擬信號的實際電流值。這項工作通常需要多次循環(huán)往復,才能達到諸多模擬信號測量的準確無誤;在調試過程中,需在給定條件下測量齒輪箱、風向標、風速儀的加熱電流值等,并一一記載,以核實各加熱部件是否損壞以及工作狀況是否正常。這些工作不需要花費很大力氣,但較為繁瑣,必須認真細致。而準確核定偏航硬件設定值以及實現(xiàn)正常啟動(剛送電時,不少部件需加熱到正常工作溫度才能啟動),都需要經過漫長等待。為了縮短調試時間,這兩項工作往往與前面的測試工作同時進行。為了把機組及各部件調至最佳工作狀態(tài),需要在現(xiàn)場核實和調整的部件很多,因此,一臺新安裝機組的調試時間一般在兩天左右。如遇到難以判斷和準確定位的疑難故障,很長時間內機組都難以并網。
在呼貝風電場,大家普遍缺乏現(xiàn)場經驗,更缺少現(xiàn)場機組的調試經驗。國華呼貝風電場安裝的是低溫機組,在機艙上有幾個大功率的加熱器。調試加熱器的技術相對簡單,并且在調試時還可以取暖,這應該算是比較輕松愉快的工作。對于現(xiàn)場的變槳、機艙和變頻器的測試步驟,以及主控(WP3100)報的一般故障,還可以依據圖紙和廠家提供的英文資料找到一些思路和方法,但對于變頻器故障的處理,則不能僅根據ALSTOM變頻器廠家提供的英文資料和圖紙順利處理故障。因ALSTOM變頻器保護完善、設計復雜,其疑難故障有時花費十天半月甚至更長時間都不能查實源頭。所以,當費盡千辛萬苦使機組最終并網發(fā)電時,我們都感到無比興奮,還專門從城里買來鞭炮燃放以示慶祝。
在呼貝風電場工作期間,盡管沒有休息日(每天都是早上7點出發(fā),晚上七點左右才從風電場回到“右旗”住處,并且兩個月一直如此),沒有獎金,也沒有得到業(yè)主的夸獎和上級領導的鼓勵,但是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值得的。風電場工作條件的嚴苛反而激發(fā)了大家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互助協(xié)作,相處融洽。雖然遠離舒適的生活,但這里從不缺乏愉快的歌聲、會心的微笑和成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