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小學生性格活潑,愛玩愛動。從理論上來說,小學生應該非常喜歡上體育課。然而,就目前小學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小學生普遍喜歡體育運動但是卻普遍不喜歡體育課。究其根源,與體育教師使用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有一定的關系。部分體育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機械地、反復地鍛煉某一個動作,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學生更多地是感覺到乏味和疲憊,學習熱情不高。如何才能改善這一現(xiàn)狀,本文對此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效益
前言:
由于體育教師教學理念落后,在課堂上實施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加上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熱情不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益不佳[1]。新形勢下,體育教師應當積極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為體育課堂注入生機與活力,使課堂教學朝著規(guī)范化、趣味化、高效化的方向發(fā)展,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最終目的。
一、現(xiàn)階段小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通過查閱資料以及實地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小學與體育教學整體現(xiàn)狀不容樂觀,還存在以下問題:其一,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素質教育一再強調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突出學生主體性。然而,如今還有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仍然使用師本教育理念,一切教學活動以自己為中心展開,站在自己的角度,將自認為對學生有益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沒有深入考慮這些內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為學生所喜愛。因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突出,所以學生的學習熱情普遍較低。其二,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就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很多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的問題,這類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一味地將體育知識和技能灌輸給學生,要求學生反復、機械地鍛煉某一個動作,學習過程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沉悶,整體教學效果不佳。這些都是小學體育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在下文中,筆者就體育教師應當如何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法優(yōu)化教學效益展開探討。
二、優(yōu)化體育教學效益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策略
(一)采取分層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小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這些差異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如身高、性格、身體素質、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等[2]。這也意味著教師應當采取差異化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例如,在球類教學中,男生普遍喜歡打籃球,而女生對這類劇烈的運動往往比較排斥,所以體育教師可以進行差異化教學,組織男生進行籃球運動,而組織女生進行乒乓球、羽毛球這類劇烈性稍微低一些的運動。這樣,男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被充分調動起來,女生的學習需求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滿足。又如,在“跑步”項目中,對于喜愛跑步、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制定“500米”目標,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不喜歡跑步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降低標準,設置為“300米”或“200米”目標,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地引導。這種分層教學法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感受到理解和尊重,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采取游戲教學法,增強體育教學趣味性
小學生普遍喜歡游戲活動,體育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將體育教學內容與游戲活動結合起來,以此替代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3]。例如,在傳統(tǒng)的體育熱身運動中,體育教師經(jīng)常組織學生做體操運動。這種單一化的熱身運動一開始能夠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在熱身運動中往往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這種情況下,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受傷情況。面對這一局面,體育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幾分鐘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體育游戲活動,如“仰臥起坐”競賽活動、“三人四足”游戲活動等,讓學生真正參與熱身運動,從而達到真正的熱身效果。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剡\用游戲教學法,比如球類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玩擲球、傳球小游戲。這種將體育教學與游戲活動充分結合起來的教學方式,既能增強教學趣味性,又能提升體育教學實效性。
(三)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
合作教學法是一種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升教學有效性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還能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例如,很多小學生對“跑步”運動比較反感,參與積極性非常低。如果體育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去跑,只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上體育課。這種情況下,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活動,如“四人五足”“三人四足”跑步,讓學生以團隊為單位進行跑步,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又如,體育教師可以將“100米短跑”改成“4×100米接力賽”活動。這種以小組為單位的體育運動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體育教學取得預期教學效果。
結論:
素質教育強調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這也凸顯出體育學科的重要地位,將其推上一個新的臺階。新形勢下,體育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利用分層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等教學方法替代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法,注重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和教學感悟進行的教學總結,旨在為廣大體育教師的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許玉香.淺談新課改下創(chuàng)新教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 (24):76-77.
[2]閆更帥.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01):126+128.
[3]竺本杰,毛雪娜.新課改下小學體育創(chuàng)新教學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 (0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