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宀』俗稱寶蓋頭甲骨又中寫作,原本象征著房屋。在久遠的上古時代,自然環(huán)境惡劣,猛獸出沒、女子的體力遠不如男子,更加容易受到侵害,為了安全起見,女子便待在室內(nèi),以求安全寧靜。因此,漢族人的祖先便以『女坐室內(nèi)為安』而造『安』字。最初甲骨文的寫法,很形象地表現(xiàn)出了房屋之內(nèi),一個端坐的女子形象。中國傳統(tǒng)觀念里的女性應是嫻靜的,甲骨文里的『女』本身就取象于一個女子兩手相交于膝上安坐的形象:金文多在女的旁邊或下邊作一小斜線,;小篆字形沒有保留女下的斜線,隸書將小篆圓轉(zhuǎn)屈曲的筆畫作了規(guī)整化處理,女的變化較大,已難以看出女子雙手相交于膝上安坐著的姿態(tài)書經(jīng)過漫長的演變,最終簡化為『安』。
定居生活是人類發(fā)展史上的一大進步,使得人類得以安定下來,『安』字的意義也經(jīng)過了一系列的變化。如《荀子·王霸》:『國安則無憂民?!痪褪钦f;國家平安了,則老百姓也就無憂無慮了。后又可引申為『習慣于』,如《漢書·藝文志》:『安其所習,毀所不見?!痪褪侨萆?、立足的意思。又如《三國演義》中所說的:『取彼荊州為安身之地?!慌c『安』有關的詞語
【問安、請安】
以前人們把相互之間的問好叫向安、請安。安字體現(xiàn)了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儀禮·鄉(xiāng)飲酒禮》中有“請安于賓”也就是請賓客安坐,可見向安、請安的禮節(jié)歷史悠久。
【安步當車】
安步當車源于《戰(zhàn)國策·齊策四》,講的是齊宣王希望拜顏鐲為師,讓他每餐有肉吃,出門有車坐,妻子兒女都錦衣玉食。結(jié)果顏鐲拒絕了,他說玉生在山中,如果雕琢就破壞了本色,不是不寶貴了,只是璞玉不再完美了;士人生在鄉(xiāng)野,如果推選出來做官,不是不尊貴了,只是精神不再獨立自由了,“斶愿得歸,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鳖佽C希望返璞歸真,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安貧樂道】
安貧樂道則源于儒家提倡的一種為人處世的作風,《論語·學而》里說,子貢問老師,為人貧窮但不諂媚,富有但不驕橫,怎么樣?孔子回答說:“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孔子提出了一種更高的境界,就是貧而樂道、富而好禮。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都應該有自己的理想信仰與追求。
【寢食不安】
寢食不安源于(戰(zhàn)國策,齊策五》。魏國強大了起來,魏惠王成為諸侯領袖,一聯(lián)合十二諸侯去朝見天子,并圖謀攻打秦國?!扒赝蹩种?,寢不安席,食不甘味?!北闶钦f他害怕得睡覺不安穩(wěn)、吃飯沒滋味。
古詩中的『安』
【安全、安定】
風雨不動安如山。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安逸、安樂】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如何】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怎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泊
——《夢游天姥吟留別》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司馬遷《陳涉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