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靈
情感是人對待周圍現(xiàn)實和對待自身態(tài)度的一種穩(wěn)定而持久的體驗。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則性以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沒有情感,道德就會變成枯燥無味的空話,只能培養(yǎng)偽君子。只有在情感活動中,學生的道德認識才能深深地根植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成為他自己的觀點,并在他自己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現(xiàn)出來,從而形成堅定的道德觀念和高尚的道德行為。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于強調人的智商,卻忽略非智力因素,導致學生全面素質的降低。這就迫切需要著情感教育的雨露去滋潤學生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性情,完善他們的道德品行。中學生、特別是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正是情感豐富、敏感的時期,他們的情感生活往往決定了他們對自我和社會的認識和評價。為使他們健康成長,良好的審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美術作為人文學科,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別于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從某種程度上說,情感是美術教育的核心——美術教育即是情感教育。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這種情感教育呢?我以為,以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為載體,多點整合,多層推進,能有效加強情感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情感的發(fā)展。
一、教師要有良好的情感修養(yǎng)
要讓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fā)展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fā)展和培養(yǎng)好別人的情感?!北R梭也指出:“在敢于擔當培養(yǎng)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范?!鄙斫虅傺越蹋佬g教師的藝術氣質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的言談舉止甚至是對人生、對生活的態(tài)度有所影響。因此,得體的衣著、大方的談吐、博學、專業(yè)對于美術教師都是必需的?!坝H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個人魅力、良好的情感修養(yǎng)對于學生情感的導引、激發(fā)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用不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點,深入美術作品,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
1.心靈溝通 引起共鳴
進入中學階段基礎文化課學習非常緊張,部分學生已經形成較獨立的個性,有自己的助長。既然藝術課不是考核科目,學生對藝術課的學習態(tài)度大部分決定于教師?!坝H其師,信其道”。所以作為教師,上課先要做到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接受。情感,不會無緣無故的產生。所以,要善于采取靈活有效的策略,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撥動學生內心的情感之弦
2.角色互換,拉近距離
努力改變“傳道、授業(yè)”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教師可以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松心情,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
3.用藝術作品激發(fā)情感
藝術作品具有最打動人心的直接效果。美術作品在反映生活的同時,也表現(xiàn)著自己的情感與精神。在人類的精神領域,有著大批的開拓者,這些人就是藝術家。他們開拓的痕跡和紀念碑,就是人類歷史上形形色色的藝術珍品。能使普通人體會到融入作品中深刻的情感,通過藝術作品的情感熏陶。當我們被藝術作品迷住的時候,我們就受到了美的教育。教師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熔鑄于教學之中,用熱情 、激情、真情針對作品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掀動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于充滿濃烈氣憤的情境中,受到感染。如:在引導學生欣賞大師的作品,開發(fā)作品背后的情感功能環(huán)節(jié),設計了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的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建立美術語言與口頭語言的聯(lián)系。
4.用生活激發(fā)學生情感
藝術貴在完全可以“學以致用”,將生活中那些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拿過來,以用于教學,是完全可能的。開發(fā)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設計藝術生活化的教學活動。
三、巧用資源 積蓄情感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huán)境等)進行美術教學?!边@給師生的美術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
四、精心創(chuàng)作 表達情感
創(chuàng)作出一件美術作品并不是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終極目標,而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模式。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小組合作或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新奇與樂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同時,教師切實以人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種積極策略,讓教材“站起來”“動起來”“唱起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美術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內心情感的興趣。
美術課堂上的情感教學的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即真誠,而真誠則源于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當我們隊教學有執(zhí)著的追求,千變萬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會應運而生。當然,我們還需要樹立美術教育觀,立足美術課堂,積極向外拓展和延伸,大力開發(fā)并有效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校外美術活動。這樣,課內外相互配合和補充,形成美術教育的合力,以此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標,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對于學生身心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學生審美觀、鑒賞能力的提高,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多種手段的靈活運用,讓教學內容的情境再現(xiàn)感染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以藝術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不僅使學生趣學、樂學,易于知識的掌握和深化,同時通過美的誘導與陶冶,激起了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成為奮發(fā)有為的契機。讓藝術通過情感走進學生生活,讓學生學會藝術化的生活,一切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