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英
一、現(xiàn)狀的思考
我國當前小學教育的對象,已進入“獨生子女時代”,總有一些學生由于心理障礙,缺乏應有的生命適應能力和對挫折的耐受能力。而最終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近年來,時??吹接嘘P中小學生自殺和殺人的報道,心理學研究表明:獨生子女教育已成當今教育的一個突出問題,他們“挑吃挑穿,不愛惜東西,任性、懶散”。小學生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強。因此,他們往往遇到一點挫折、委屈就受不了,與父母或老師情緒對立,盲目反抗,一時沖動下就有可能做愚蠢的事。面對一幕幕慘劇,有關專家認為,青少年只有在情感、人格和人性等各方面都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才能自然地體驗到做人的尊嚴,理解生命的可貴。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迅速發(fā)展、物質(zhì)條件日益豐富、精神時尚的時代。生活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改觀,然而不少小學生卻又深陷精神迷惘的危機中。究其原因,除了心理因素、家庭學校因素、社會因素以外,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小學生受知識經(jīng)驗的限制,尚未形成明晰的生命意識,進而缺乏對生命的尊重和珍惜。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生活的節(jié)奏加快和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在小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緩。
二、在小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的意義
1.在小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是切實落實素質(zhì)教育要求,對進一步推動小學教育改革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在小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引導學生從小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
3.在小學生中開展生命教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珍愛生命,關愛他人,構(gòu)建和諧社會
教育學生愛他人,愛自然,學會尊重,學會關愛,學會寬容,學會共同生活。
三、在小學生中開展生命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徑
1.尊重學生的情感,以師德魅力感召學生
真正的教育總是充滿活力和生氣,通過教師言傳身教、潤物無聲的熏陶,對個體生命的肯定、激勵、褒揚,創(chuàng)造自由舒展的空間,使學生充滿對生命的熱愛,具有昂揚向上的精神,學生個體生命情感在積極、活潑、明朗的教育環(huán)境中得以無聲地滋潤、涵化、延展、厚實,把教育中的個體生命引向高處。在教育實踐中,我們教師應多給魅力,少給壓力。老師應該十分注意尊重學生的情感,不斷地用人格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教育學生,讓他們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提高心理素質(zhì),促進其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
2.體驗生活,創(chuàng)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自信地自我探尋,意識到有一個“我”生活在世界中,并作為一個真實的生命體在這個“生活的世界”中積極去交往、感覺、理解,用整個身體和心靈去感受生活與人生。教師要給孩子提供更多交往的機會,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執(zhí),教師不要過早干預,鼓勵學生自行解決,使他們從中獲得與人相處的經(jīng)驗。在活動中增強自我意識和主體意識,把個人與他人的態(tài)度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內(nèi)心有一種深刻的感受和被凈化的自我超越感,回到具有鮮明個性的生活中,生活信念得到感召,人生精神得到提升。
3.尊重學生,倡導“尊重教育”
生命情感培育要從尊重學生開始,人類最不能傷害的就是自尊?!白鹬亟逃笔侨诵曰慕逃?,它要求學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學生個性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并認為只有教育工作者站在學生的一方,為學生著想,把人的特殊性、學生的特殊性擺在最重要、最顯赫的位置上,教育要走近人、關懷人、感召人的愿望才能實現(xiàn)。
4.溝通心靈,管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環(huán)境
溝通就是情感交融,它是建立教師、家長與學生親密無間關系的紐帶,對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起著動力作用。如何使孩子懂事,如何促進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就要求教師要在家庭關系的處理、師生關系的建立、學習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社會交往的影響以及面對多彩世界的反應等各個層次對學生加以引導和全面溝通。使學生明白什么事情值得去做,什么事情不值得甚至是絕對不能去做。要關注學生的需要、情感,相信他們有足夠的道德情操和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引導他們在自由生活的同時承擔必不可少的對他人、對社會和對自然的責任;要在倡導關懷人的終極意義、弘揚道德價值和審美意蘊的同時,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時代風尚,從而使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5.充分發(fā)揮課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課堂教學無疑是進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我們應該讓生命教育盡快走進課堂,讓生命教育走進課堂,要向開展德育教育一樣,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當中。各學科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材滲透生命知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生命態(tài)度和生命意識。
6.利用班隊會活動進行生命教育
寓生命教育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兒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義,讓學生作為主體參與到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學會體驗、詮釋和選擇,并形成有關生命的價值判斷,是我們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充分發(fā)揮少年兒童組織——少先隊組織的組織優(yōu)勢和班隊會活動優(yōu)勢,進行小學生生命教育是我們開展生命教育又一重要途徑。
7.開展積極的家庭、社會全方位的生命教育
關心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社會、學校、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家庭教育是學生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要與教師積極溝通,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
同時,社會也要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希望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能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促進校園周邊環(huán)節(jié)和社會環(huán)境的改善。
總之,生命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是貫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是關系到中華民族素質(zhì)提高的大事。我們在關注著兒童心理健康的發(fā)展今天,思考兒童生命的抉擇能力,已不再單純是一個生命教育的話題,它與我們的教育方式、文化熏陶、對生命的認識存在著密切聯(lián)系!我們期待,我們更要努力地讓孩子珍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