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焰
摘要: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從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從引進到走出去,從加入世貿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秉持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理念到倡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改革開放的浪潮浩蕩,使中國成為了世界經濟的主要穩(wěn)定器和動力源,連續(xù)多年為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世界越來越離不開中國,中國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為世界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發(fā)展模式和制度文明?;浉郯淖鳛椤耙粐鴥芍啤钡那把睾痛翱冢谛聲r代的發(fā)展進程中,必將繼往開來,發(fā)揮“一國兩制”優(yōu)勢,打造未來四十年讓世界矚目的新奇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
關健詞:改革開放,大灣區(qū),使命與任務
我們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面對前進道路上繞不過,躲不開的各種難題,面對不改革是后退,慢改革也是后退的嚴峻形勢,答案非常清晰,就是要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wěn),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yè)無不勝?!备母镩_放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chuàng)精神的偉大實踐。今天無論改革開放領域拓展到哪里,無論外部條件發(fā)生怎樣改變,只要始終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們就一定能取得改革開放的新成就。
一、深化改革開放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動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多次強調:“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制度總是需要不斷完善,因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
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不懈奮斗,跨過了系列歷史關口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了廣泛深刻的變化,在新的歷史方位上,如何看待改革開放?如何推進改革開放?全世界都關注著中國。
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到1978年12月18日覺得十二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改革開放”作為里程碑式的歷史轉折,拉開了中國拔亂反正、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序幕,同時,也使這成為了二十世紀改變中國的“三大事件”。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向全世界證明了,偉大的時代必然摧生治國理政的新思想、新成就,這種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力量源泉。
1.改革開放是決定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關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
系包含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四個理論體系。鄧論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課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什么是黨的建設,如何進行黨建設的課題;科學發(fā)展觀,回答了什么是科學發(fā)展,如何進行國家發(fā)展的課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回答的是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歷史課題。從歷史邏輯來看,它是與每個階段我們要解決的歷史問題緊密相連的;從現實邏輯來看,它是有深度和廣度推進的。因此,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改革開放也就理所當然成為了決定中華民族前途與命運的關健。
2.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廣東奇跡
四十年改革開放,只是歷史長河的短短瞬間,但它的影響卻重大深遠。它改革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命運,帶來了中國社會末曾有過的變局。
四十年敢為人先,廣東一直走在全國改革開放的前列,用排頭兵的實踐,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印證了這個理論的重大指導意義。
廣東從創(chuàng)辦第一個出口加工區(qū)到創(chuàng)建第一批經濟特區(qū);從第一個推行“超計劃提成獎”到第一個打破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工資制度;從敲響土地拍賣“第一個槌”到發(fā)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從率先引進“三來一補”企業(yè),到率先“一大二公”所有制形式的形成;從率先進行價格改革,到率先突破計劃經濟用工如何分配模式;從率先制定保護私營企業(yè)權益的地方性法規(guī);到率先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fā)展。這些都生動說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發(fā)展社會主義的偉大創(chuàng)舉。四十年的實踐,使中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動能。
3深化改革開放是不忘初心,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國內國際形勢發(fā)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變革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發(fā)展中的問題要靠不斷發(fā)展來解決,改革中的問題要靠深化改革來完成,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僵化和自封必將被時代所淘汰。歷史告訴現在,也告訴未來,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fā)展、要創(chuàng)新、要美好生活的初心和要求;深化改革開放,是要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wěn),為中華民族開創(chuàng)偉大復興服務。因此,深化改革開放是不忘初心,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二、粵港澳大灣區(qū)是連通“一帶一路”走向世界的始發(fā)地。
1.深化改革開放的命運連通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香港依托祖國,對接內地,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祖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也離不開香港的參與和貢獻。因此,國家改革開放需要香港,利好香港,成就香港,香港與祖國“同發(fā)展、共繁榮”的命運,連通著國家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未來。
1.1“一國兩制”政策暢通
“一國兩制”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創(chuàng)舉。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從提出偉大構想到成生動現實,它不斷遇到新情況新問題,不斷突破體制舊約束,不斷煥發(fā)新生機新活力,成為了中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和國家體系的治理內容的一部分,也為中國及國際社會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在“一國兩制”框架下,與內地合作時,只有政策暢通,發(fā)展才能順暢。香港回歸以來,國家對港政策不斷總結,突破創(chuàng)新,推出了一系列惠商利民的政策措施。尤其是二O一七年從西九龍高鐵站“一地兩檢”的合作安排、港珠澳大橋的跨境協(xié)作管理,到便利港人在內地發(fā)展的政策措施,相繼出臺,科技“北水”跨境香江,都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的政策突破,不斷豐富著“一國兩制”的生活實踐,有利保持著香港長期繁榮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