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彥
在墻腳跟刷地溜過去那黑貓的影,又觸動了我對父親的玳瑁的懷念。
它什么時候來到我們家里,我不很清楚。父親給我的信,從來不曾提過它。在他的理念中,玳瑁畢竟是一匹小小的獸,不比任何家事,足以通知我似的。
但當我回到家后,我看到了父親和玳瑁的感情了。
每當廚房的碗筷一搬動,父親在后房餐桌邊坐下的時候,玳瑁便在門外“咪咪”的叫了起來。這叫聲是只有兩三聲,從不多叫的。它仿佛在問父親,可不可以進來似的。
于是父親就應(yīng)聲了,完全像對什么人說話一樣:“玳瑁,這里來!”
我初到的幾天,家里突然多了四個人,玳瑁似乎感覺到熱鬧與生疏的恐懼,常不肯即刻進來。
“來吧,玳瑁!”父親望著門外,不見它進來,又說了。玳瑁只回答了兩聲“咪咪”,仍在門外徘徊著。
但是過了一會,玳瑁在大家的不注意中,已經(jīng)躍上了父親的膝蓋。
我們吃著飯,玳瑁從不跳到桌上來,只是靜靜地伏在父親的膝上。有時魚腥的氣息引誘了它,它便偶爾伸出半個頭來望了一望,又立刻縮了回去。它的腳不肯觸到桌子。這是它的規(guī)矩,父親告訴我們,它向來是這樣的。
父親吃完飯,站起來的時候,玳瑁便先走出門外去。它知道父親要到廚房里去給它預(yù)備飯了。玳瑁的飯每次都有魚,或用魚湯拌著。父親自己這幾年來對于魚的滋味據(jù)說有點厭,但即使自己不吃,他也總是每次上街去,給玳瑁帶一些魚回來,而且給它儲存著。
白天,玳瑁常在儲藏東西的樓上。但每當父親有什么事情將要出去的時候,玳瑁像是在樓上看著的樣子,便溜到父親的身邊,繞著父親的腳轉(zhuǎn)幾下,一直跟父親到門邊。父親回來的時候,待父親一跨進門限,它又在父親的腳邊了。它并不時時刻刻跟著父親,但父親的一舉一動,父親的進出,它似乎時刻在那里留心著。
晚上,玳瑁睡在父親的腳后的被子上,陪伴著父親。
對于寂寞地度著殘年的老人,玳瑁所給予的是兒子和孫子的安慰,我覺得。
六月四日的早晨,我?guī)е鴳?zhàn)栗的心回到家里,父親躺在床上遠遠地望了我一下,便疲倦地合上了眼皮。我悲苦地牽著他的手在我的臉上撫摩。他的手已經(jīng)有點生硬,不復(fù)往日柔和地撫摩玳瑁的頸背那么自然。
從這一天起,玳瑁便不再走進父親的房間。我們有好幾天沒有看見玳瑁的身影。我代替了父親的工作,給玳瑁在廚房里備好用魚拌的飯,敲著碗,叫著“玳?!?。玳瑁沒有回答,也不出來。于是我把飯碗一直送到樓上。然而玳瑁仍不見影子。過了一天,碗里的飯照樣地擺在樓上,只是飯粒干癟了一些。
一星期后,家里的親友漸漸少了。玳瑁仍不大肯露面。無論誰叫它,都不答應(yīng),偶然在樓梯上溜過的后影,顯得憔悴而且瘦削,連那懷著孕的肚子也好像小了一些似的。
三星期后,我們?nèi)乙x開故鄉(xiāng)。大家預(yù)先就在商量,怎樣把玳瑁帶出來。但是離開預(yù)定的日子前一星期,玳瑁生了小孩了。我們看見它的肚子松著。
我們預(yù)定在飼玳瑁的時候,先捉到它,然后再尋覓它的小孩。但是兩天后,我們十幾歲的外甥遏抑不住他的熱情了。不知怎的,玳瑁的孩子們所在的地方先被他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了。它們原來就在樓梯門口,一只半掩著的糠箱里。玳瑁和它的小孩們就住在這里,是誰也想不到的。外甥很喜歡,叫大家去看。玳瑁已經(jīng)溜得遠遠的,懼怯地望著。
我們想,既然玳瑁已經(jīng)知道我們發(fā)覺了它的小孩的住所,不如便先把它的小孩看守起來,因為這樣,也可以引誘玳瑁來到。于是我們便做了一個更安適的窠,給它的小孩們,攜進了以前父親的寢室,而且就在父親的床邊。
“玳瑁,這里來,在這里?!蔽覀儗W(xué)著父親仿佛對人說話似的叫著玳瑁說。
但是玳瑁像只懂得父親的話。它在樓上尋覓著,在衖堂里尋覓著,在廚房里尋覓著,可就是不走進以前父親天天夜里帶著它睡覺的房間。我們只得把玳瑁的小孩們送回樓上。它們顯然也和玳瑁似的在忍受著饑餓和痛苦。
我們還想設(shè)法帶玳瑁出來,但是母親說:“隨它去吧,這樣有靈性的貓,哪里會不曉得我們要離開這里。要出去,自然不會躲開的。你們看它,你們父親過世以后,它再也不忍走進那兩間房里,并且?guī)滋鞗]有吃飯,明明非常傷心?,F(xiàn)在怕是還想在這里陪伴你們父親的靈魂呢。它原是你父親的。”
離家的那天早晨,母親給它留下了許多給孩子吃的稀飯在廚房里。門雖然鎖著,玳瑁應(yīng)該仍然曉得走進去。鄰居們也答應(yīng)代我們給它飼料。然而又怎能和父親在的時候相比呢?
現(xiàn)在距我們離家的時候又已一個多月了。玳瑁應(yīng)該很健康了,它的小孩們也該是很活潑可愛了吧?
(摘自《回憶是生命的禮物》百花洲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