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新疆額敏縣人民醫(yī)院 新疆 額敏 834600)
心力衰竭患者大多是由于自身心肌收縮功能發(fā)生障礙,或者心臟排血功能障礙等導致,如果不能夠及時給予措施干預,其免疫功能也會相應的受損,從而增加肺部感染的幾率,不僅增加了病情嚴重程度,還降低了生活質(zhì)量,因此需要尋找到有效且科學的治療方式[1]。為分析頭孢他啶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的治療效果,本文就特定時間到我院就診的心力衰竭患者開展研究,結(jié)果如下。
擇取在2015年11月-2018年10月到我院就診的88例心力衰竭患者,劃分為44例甲組、44例乙組。甲組中男性、女性例數(shù)分別為25例、19例,年齡50~82歲,平均(68.88±5.09)歲;乙組中男性、女性例數(shù)分別為26例、18例,年齡51~82歲,平均(68.89±5.11)歲。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各項資料對比(P>0.05)。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之后均需要接受強心、抗心律失常等常規(guī)治療,并以此作為基礎:
甲組患者接受頭孢他啶進行治療,注射用頭孢他啶(國藥集團百達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3760),使用方式:靜脈滴注,將其2.0g加入到生理鹽水150ml中,并充分混勻,每日進行2次治療,持續(xù)治療14d。
乙組在甲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鹽酸左氧氟沙星氧化鈉注射液(湖南科倫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0050),使用方式:靜脈滴注,將其0.4g加入到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并充分混勻,每日進行1次治療,持續(xù)治療14d。
統(tǒng)計臨床治療效果以及PCT、CRP指標水平,并進行對比。
治療效果:肺部感染現(xiàn)象消失,心臟功能已經(jīng)恢復到正常情況,為顯效;肺部感染以及心臟功能情況均有所改善,為有效;肺部感染未得到改善,甚至又加重現(xiàn)象等,為無效。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甲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0.45%,乙組為93.19%,經(jīng)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治療后,乙組治療后PCT、CRP指標水平顯著優(yōu)于甲組(P<0.05),詳見表2。
表2 PCT、CRP指標水平對比(±s)
表2 PCT、CRP指標水平對比(±s)
組別例數(shù)PCT(ng/mL)CRP(mg/L)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乙組4411.18±1.382.38±0.44103.28±8.4618.88±2.46甲組4411.20±1.405.84±0.64103.29±8.5031.85±2.64 t 0.06729.5510.00623.842 P 0.9460.0010.9960.001
心力衰竭患者很容易發(fā)生肺部感染,從而增加病情的嚴重程度,所以需要及時的采取正確方式進行治療[2]。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乙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PCT、CRP指標水平情況均顯著優(yōu)于甲組,差異顯著,提示對心力衰竭患者應用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進行聯(lián)合治療后的效果理想。頭孢他啶屬于頭孢類抗菌藥物(第三代),主要是通過對細菌的細胞壁進行抑制,達到抗菌的目的;隨著近年來頭孢他啶藥物在臨床中的普遍應用,導致耐藥菌株也出現(xiàn)不斷增加的現(xiàn)象,因此降低了抗菌效果,導致單用此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并不理想。左氧氟沙星屬于喹諾酮類抗生素(第三代),主要是通過對細菌DNA旋轉(zhuǎn)酶的活性進行抑制,以及對其合成與復制進行抑制,從而將細菌盡快殺滅,從而獲得治療效果;雖然其對沙門菌屬、克雷伯菌屬等的殺菌效果理想,但是對于厭氧菌的殺菌卻相對較弱;當同頭孢塔頂進行聯(lián)合治療的時候,則能夠發(fā)揮出協(xié)同作用,抗菌譜能夠擴大,從而可對肺部感染進行有效控制,并促進康復[3]。
綜上所述,對于心力衰竭病患而言,應用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進行治療后,能夠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幾率,從而促進康復,在臨床中應當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