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044)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兒童常見的肺炎類型。 它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出現(xiàn)咳嗽、發(fā)熱等相關癥狀[1]。除了常規(guī)治療,目前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主要藥物為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本研究分析了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治療與臨床預后,報道如下。
納入我院90例2017年5月-2018年6月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隨機數(shù)字表分組,阿奇霉素組45例,對比組45例。其中,對比組年齡3歲~12歲,平均6.22±2.15歲。男33例、女12例。病程3~12d,平均(8.23±0.21)d。阿奇霉素組年齡3歲~12歲,平均6.25±2.16歲。男32例、女13例。病程3~11d,平均(8.25±0.25)d。對比組、阿奇霉素組一般資料可比。
對比組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退熱、糖皮質吸入、營養(yǎng)支持、止咳等。
阿奇霉素組則采取常規(guī)藥物加上阿奇霉素治療。在對比組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靜脈滴注,10mg阿奇霉素+250ml濃度5%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每天一次,連續(xù)用藥5天改口服,每次10mg服用,每天1次,連續(xù)5天。
比較對比組、阿奇霉素組療效;各項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治療前后患兒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不良反應。
顯效: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正常,癥狀體征消失;改善: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改善50%以上;無效:達不到上述標準。療效=顯效、改善百分率之和[2]。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阿奇霉素組有更高的治療效果,P<0.05。如表1。
表1 對比組、阿奇霉素組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對比組、阿奇霉素組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相近,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阿奇霉素組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有顯著差異(P<0.05),如表2。
表2 治療前后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比較(±s)
組別例數(shù)時期超敏C反應蛋白(mg/L)血清降鈣素原(μg/L)阿奇霉素組45治療前21.85±2.226.31±2.51治療后4.11±0.311.72±0.11對比組45治療前21.24±2.536.21±2.52治療后8.68±0.564.53±0.21
阿奇霉素組各項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較短,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對比組、阿奇霉素組各項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比較(±s,d)
表3 對比組、阿奇霉素組各項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比較(±s,d)
組別例數(shù)肺部啰音咳嗽發(fā)熱阿奇霉素組455.12±1.414.11±1.023.01±0.21對比組458.62±2.137.42±2.015.23±1.21 t 5.2745.7215.832 P 0.0000.0000.000
阿奇霉素組有1例皮疹,1例胃腸道反應。對比組有1例皮疹,1例胃腸道反應。
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對外部細菌病毒抵抗力較弱,因此很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其他疾病。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可引起肺部呼吸道細支氣管炎的生理變化,引發(fā)一系列相關癥狀。肺炎支原體不是細菌或病毒,其結構特殊,常規(guī)抗感染藥物無法有效將其殺滅,因其無細胞壁,因此主要借助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支原體蛋白質合成抑制而有效滅菌[3-4]。阿奇霉素作為新一代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是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的首選藥物,具有抗菌性強,耐酸性好,組織透性高的優(yōu)點,可有效緩解肺部癥狀,改善呼吸困難,強化抑菌作用,改善患兒咳嗽等癥狀。阿奇霉素不僅可以通過放松收縮的氣道平滑肌來改善呼吸困難和肺部的癥狀,還可阻斷細菌轉肽過程,有效抑制RNA蛋白合成,并發(fā)揮強效抗菌作用[5-6]。此外,阿奇霉素在體內具有較長的半衰期,因此持續(xù)抗炎殺菌作用好,可在較短的用藥時間內更好控制癥狀。
本研究中,對比組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阿奇霉素組則采取常規(guī)藥物加上阿奇霉素治療。結果顯示,阿奇霉素組療效、各項臨床表現(xiàn)消失時間、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血清降鈣素原相比較對比組更好,P<0.05。阿奇霉素組不良反應和對比組無明顯差異,P>0.05。
綜上,常規(guī)藥物加上阿奇霉素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