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武
一架子的書,實(shí)際上就是主人翁一架子的夢想,也是主人翁一架子個性的說明書與心靈的相面術(shù)。
讀書和交友一樣,有良友,也有損友,讀者的習(xí)慣與個性不可能不受其影響。許多人在不知不覺中,就變成了讀過的作品中的一部分,所以通過對書架的檢視了解一個人,比分析許多朋友的傳聞更能深入其靈魂。朋友的傳言喜在逸聞趣事上添油加醋,徒存一個簡單而扭曲的畫像,而架上愛讀的書,將主人內(nèi)心的秘密與心愿,赤裸裸地陳列在架端。
如果架上只有一套大部頭書,燙金精裝,光亮耀眼,正擋著入門后的視線,而沒有小冊書簇?fù)碇?,則表示主人是喜歡裝闊的繡花枕頭,只愛門面而不講實(shí)用,因為小書常是各門類專精實(shí)用的寶貝。如果架上都是許多年前的舊書,無一新著,表示主人曾經(jīng)努力過,但是高潮已過,現(xiàn)在只想倚老賣老,停止進(jìn)步了。如果架上全是借來的書,主人還笑嘻嘻地告訴你“還都懶得還了”,你便知道主人是沒什么常性的人,一會兒東一會兒西,實(shí)在是個淺薄之人。如果架上全是風(fēng)行一時的暢銷書,表示主人是跟著時代節(jié)奏的跳舞者。
圖書反映夢想與氣象,看架上的書,便知胸次間的志向。如果你只讓子女在升學(xué)考試的參考書里長大,他不變成急功近利的“勢利眼”才怪!
(摘自《南都晨報》 圖/亦晨)
以前我?guī)瓦^你,為什么現(xiàn)在你不幫我?如果你這樣想,那只說明你們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友誼。什么是真正的友誼?是自己有難的時候也不愿意去麻煩朋友。
總而言之,友誼就是單方面地為他人付出,而不是為了從他人那里得到什么。所謂友誼,其實(shí)就是對他人的關(guān)懷。
想從友誼中得到些什么,這種想法本身就錯了。
如果從損益得失的角度來考慮,那友誼就只有損失。但是,我喜歡那個家伙。如果我知道他有了麻煩,我就想幫他。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