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目田菌
前陣子碰到了一件煩心事,大致就是我因工作變動,原房屋需要轉租,但轉租時價格未能和房東協(xié)商好,一時間,不僅我未到期的房租和押金可能不能拿回,還要賠付相當數額的違約金。這畢竟不是一筆小數目,因此一貫自詡心態(tài)平穩(wěn)的我充滿了不安和焦慮,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能趕緊把房間轉租出去,然后拿回自己的退款。北京的租房續(xù)租市場,畢竟不像國外那樣寬松,而且也確實是我違約在先,并沒有什么可爭辯的。雖然事后想來,這并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或無可挽回的損失,但著實引起了我一陣恐慌,那幾天幾乎是茶飯不思,除了必須處理的工作事務外,幾乎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這上面,整日在計算自己的損失,心不能平,遑論閱讀、寫作了。
后來經室友幫助,和房東達成了一致,正好也有幾個租客前來看房,事情得到了較好的解決。我一下從需要賠償變成了可以自由挑選租客,那時的神態(tài),用朋友的話說,“就像在前線激烈戰(zhàn)斗的新兵突然轉到了后方”。于是我知道,我平日自詡的“心平氣和”“心態(tài)平穩(wěn)”,不能說都是假的,但那些都是在順遂的情況下才有的心平氣和,真正遇到了突發(fā)情況,我可能比誰都要慌張。
同時,我也起了一重聯(lián)想:魯迅在《燈下漫筆》曾記過,他也因手中的中交票不能兌換而焦慮萬分,在有行市時趕緊去兌換了銀元,拿到了銀元才心安。這里,我倒不是想強調先生之后所提及的我們容易變成奴隸的論證,而是想到:有選擇、有余地、有了保障,心態(tài)才能平和,才能去深入思考那些平時不會去思考的問題。不然任憑怎樣,都會被眼前的事困住,眼光始終會局限在面前狹窄的界上。正如先生在幾近絕糧時,想來是斷不會考慮自己是身處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還是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的,只有在拿到銀元心安時,才會意識到這種前后心態(tài)的差異所代表的深刻社會內涵。
另一重聯(lián)想,便是經濟的重要。管仲很早時就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魯迅也在《娜拉走后怎樣》提及過經濟,抑或說錢的重要性。香港曾有個節(jié)目,讓富豪體驗窮人的生活,并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改變貧困的狀態(tài)。一位參加節(jié)目的富豪起初自信滿滿,覺得憑借自己的能力和見識,要賺錢是分分鐘的事,等到真正進入了窮人們生活的狀態(tài),才發(fā)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所打工的收入僅僅夠交房租,交完租之后幾乎每天都要為下一頓的伙食發(fā)愁,有時不得不打兩份工——一份日工,一份夜工。在這種為生計奔走的狀態(tài)下,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怎樣去賺錢,怎樣去改善生活。完成一天的工作后,人早已疲憊不堪。面對節(jié)目組制作人員,他坦露確實沒有想到底層人士的生活會是這樣。
在不安的環(huán)境下,每天可能都要考慮下一頓的著落,每天可能都要考慮第二天的住處,這其實是對人心神的一個極大消耗。如果沒有一個穩(wěn)定的周邊環(huán)境,要做到完全的情緒平穩(wěn),是很有難度的。因此,當孔子周游列國,被困于陳蔡之間,幾近斷糧時,也還能做到撫琴唱歌,這實在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在顏回疑似偷吃糧食時,孔子也沒有當場質問,而是等到顏回做好飯呈上時,用委婉的方式提醒顏回,經過顏回解釋才得知顏回偷吃是因為煤炭掉落在了飯里,為了不浪費,才把臟的部分吃掉了??鬃邮潞笠采羁谭此甲约簳驗槠娴乃姸鴳岩蓪W生,感慨解人之難。由這兩件事可見孔子的涵養(yǎng)與精神品質,在動蕩環(huán)境下仍能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實屬難能可貴。
但除環(huán)境之外,還有一重影響心態(tài)的因素,便是“欲”。
古語云:“無欲則剛?!本臀业氖吕齺碚f,其實如果我并不在意這重經濟的損失,我便不會也不必如此焦慮。事實上,當我想清楚了我作為違約的一方,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時,我便能接受整件事,心態(tài)就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并且不那么焦急了。心態(tài)的失衡,也是欲念在心中作祟。
人畢竟是社會動物,社會環(huán)境的每一處變化都可能會牽動我們敏感的神經。戾氣的出現很多時候可能不光是個人修養(yǎng)問題,也是整個社會大環(huán)境在個人身上的投射,環(huán)境會放大我們心中的每一處欲求,讓我們在處世時或變得急切,或變得浮躁。
回過頭來,平和的情緒和心態(tài)就一定比戾氣、固執(zhí)要好嗎?也未必,得看周圍的環(huán)境。在不佳的環(huán)境下,時刻平和可能會委屈自己。有些戾氣,露出一些鋒芒和脾氣,在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反倒可能過得平和,能夠維護自己。
但總體而言,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多體諒他人的想法,當然更好。《了不起的蓋茨比》開篇提及:“每當你想要批評別人時,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p>
與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