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利又稱為“利滾利”,是指對利息的歸還約定一定的期限,若借款人在約定期限內未返還利息,則未返還的部分計入本金計算利息。
那么,民間借貸中計算復利的行為合法嗎?
關于民間借貸的利息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鄙鲜鲆?guī)定體現(xiàn)了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合理利率原則。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據(jù)本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具體掌握,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shù)),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睆纳鲜鲆?guī)定可以看出,法律對于利息的支持僅限于合理利率的利息,對于當事人之間約定的過高利息,法律是不予保護的。
第二,適當保護復利原則。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七條規(guī)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審理中發(fā)現(xiàn)債權人將利息計入本金計算復利的,其利率超出第六條規(guī)定的限度時,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边@說明,法律對公民之間借貸的復利問題是適當保護的。
因此,如果計算復利的利率超過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則該復利屬于謀取高利的范疇,超過部分法律不予保護。反之,則應當予以保護。
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