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430074) 鄒峰
本文就近幾年高考數(shù)學及競賽中所出現(xiàn)的遞推數(shù)列問題,分三種類型給出了矩陣思想的相應求解方法,用矩陣思想來求解數(shù)列問題有時比常規(guī)做法要來得更簡便、快捷些;同時讓我們的數(shù)學思想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文[1-2]將幾類常見的數(shù)列通項能統(tǒng)一為用二階矩陣的方冪求解;在特征互異的情況下用二階矩陣的特征向量求解,特征根相同的情況下用矩陣變換和特征多項式理論求解;文[3]將線性分式函數(shù)的n次迭代問題都轉化為與之相應矩陣的n次迭代的一般公式;文[4]巧構矩陣及矩陣變換理論知識解n元遞推數(shù)列通項公式.
類型1二階遞推式a1=a,a2=b,an=pan-1+qan-2+f(n),p,q為常數(shù)且n≥3 類型數(shù)列通項的求法
此類二階線性遞推數(shù)列關系式可以寫成如下的矩陣形式:
例1已知數(shù)列{an}滿足a1=a2=1,且an+2=4an+1+12an+3n(n ∈N?),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解設an+2-A·3n+2=4(an+1-A·3n+1)+12(an-A·3n)(A為待定常數(shù)),展開式比較系數(shù)可知則令則bn+2=4bn+1+12bn,易知則λ2-4λ -12,于是A的特征根為λ1=-2,λ2=6 與之對應的特征向量分別為設則
于是
例2在數(shù)列{an}中,a1=a2=0 且an+2=6an+1-9an+8(n ∈N?),求數(shù)列{an}的通項公式.
解將遞推關系式改寫為矩陣形式如下:
令A=則因為A的特征多項式f(λ)=|λI-A|=所以特征根出現(xiàn)重根λ1=λ2=3,取則A=PCP-1,即An=PCnP-1.因為3I -9D,注意到(n≥2),所以
評注一般的二階a1=a,a2=b,an=pan-1+qan-2+f(n),p,q為常數(shù)且n≥3 求通項,方法一:通過待定系數(shù)法轉化為二階線性遞推式,再改寫成矩陣形式,從而求通項可以轉化為矩陣方冪問題;方法二:直接根據(jù)遞推式特點和二階線性遞推式改寫成矩陣形式的技巧,把遞推式轉化為矩陣形式,從而求通項可以轉化為矩陣方冪問題.
類型2遞推式a1=a,a2=b,an+2=a,b,c,d,e,f為常數(shù),n ∈N?類型求數(shù)列通項的求法.
例3數(shù)列{an}滿足求{an}的通項公式.
解設an=其中bn,cn都是正整數(shù).即有
當n=2k-1(k=1,2,3,···)時,有
a2k-1=當n=2k(k=1,2,3,···)時,有
a2k=所以an=N?).
評注處理方法換元后,將轉化為二階遞推數(shù)列關系式,然后利用矩陣思想可達到思路清晰,一目了然的效果.
類型3遞推式a0=1,b0=0,c0=0,a,b,c,d,e,f為常數(shù),類型求數(shù)列通項的求法.
例4每次隨機地從正三角形的一個頂點跳到另一個相鄰的頂點,求跳6 后返回到原頂點的概率.
解設正角形的三個頂點為A,B,C.設an,bn,cn.為從A點出發(fā),跳n次后到達A,B,C點的概率.當n=0 時,顯然有.由題意可知,轉移概率矩陣為
所以有
可見,跳n次后回到A點的概率為(n=0,1,2,···).所以,跳6次后回到A點的概率為
評注此類問題歸結于巧用矩陣思想,解決遞推式數(shù)列中的概率問題.
總結上述問題在高中階段只是在選修系列4(矩陣與變換)中有矩陣的一些初步知識,但對興趣愛好者要加深學習,會用高等數(shù)學的思想做高考和競賽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