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陽光輻射強度增加,尤其是紫外線和紅外線在春季會迅速上升,對于皮膚的刺激和傷害明顯增大;
3.防護不夠。脫去了防護性能好的外衣后,許多人忽略了做好打遮陽傘或戴帽子等保護措施,讓強度已經上升到冬季兩倍左右的紫外線有機可乘,對肌膚反復進行傷害。
4.花粉過敏。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細菌及其它生物開始活躍,空氣中潛在的致敏因素如花粉、動植物粉塵增多,而此時皮膚屏障功能又比較弱,免疫系統活躍,皮膚過敏率也會升高。
或許很多人認為過敏就是皮膚敏感,但其實它們是兩回事。后天性的敏感主要是因為皮膚屏障功能下降所導致的,而皮膚過敏則是免疫系統參與的超敏反應。雖然兩者癥狀表面上比較類似,但發(fā)生的機制完全不同。
因此,當出現春敏時,應首先檢查一下你的護膚方法,看看是否因護膚不當而導致了皮膚損傷,出現薄、透、紅、敏的狀況,比如洗臉都會覺得刺痛,洗完后疼痛消失,這就屬于皮膚脆弱而造成的“單純性刺激”,并不是過敏。只要停止這些刺激、損傷性的方法,簡化護膚步驟并注意保護,便很容易得到緩解,待皮膚修復完成后,耐受性升高,就不會再因季節(jié)變化而造成過敏了。
1.遠離過敏源
減少和過敏源接觸,外出時盡量做好防護。易過敏的人在春季應少到公園等花粉、柳絮較多的地方。
2.避免過度清潔皮膚
風電消納目標下基于電量與功率滾動優(yōu)化的荷源控制方法//朱丹丹,劉文穎,蔡萬通,夏鵬,王維洲,梁琛//(5):80
過度清潔皮膚,會使皮膚天然油脂過多損失。應選擇性地使用潔面產品,不要用太刺激的潔面乳,如去角質類、堿性潔面產品等,可選擇溫和不刺激的弱酸性產品;同時謹慎使用含果酸和水楊酸等角質軟化成分的護膚品;謹慎使用磨砂、撕拉式面膜。
3.避免刺激和傷害
經常洗頭,可防止敏感物質如灰塵、花粉等附著在頭發(fā)上,進而引發(fā)皮膚過敏;可以用純棉的面膜布吸附注射用生理鹽水,敷在敏感部位,起到消腫、退紅、穩(wěn)定皮膚的功用;停用所有的化妝品,給皮膚留出自我恢復的時間;不要用熱水燙或蒸面等方法來解癢;不要擅自用藥,未經皮膚科醫(yī)生診斷,不要自行到藥店購買各種抑制炎癥的藥膏,或許它對抑制炎癥有效,但是大部分的藥膏均含有激素,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副作用并危害健康。
4.注意防曬
皮膚在經過了冬天的養(yǎng)護后,就像溫室的花朵一樣,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較弱。到了春天,人們的戶外活動明顯增加,卻忽略了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因此,出門前,應做好防曬工作。
5.勤補水
皮膚缺水會造成皮膚緊繃、皮膚干癢、皮膚起皮、皮膚粗糙、毛孔粗大等問題,大大加劇春敏的發(fā)生幾率和春敏程度,因此做好補水非常關鍵。
6.調理飲食
保持均衡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禁食刺激性食物,限制多脂肪、多糖飲食,忌酒類和海鮮類食物;多攝取含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可內服復合維生素B片,外搽5%硫磺軟膏。
7.養(yǎng)肝護肝,從內而調
順應時節(jié),做好春季養(yǎng)生,多食用谷類,如糯米、黑米、高粱,肉魚類,牛肉、鱸魚、鯽魚,可做成湯、粥等美食,既可健脾補肝,又能提高免疫力,抵御外來刺激因素對身體和面部的影響。
8.常喝兩例茶飲
胎菊茶
菊花加冰糖是春夏秋冬皆可飲用的下火茶飲,而菊花的另一個品種就是胎菊,長期飲用,對于常常處于環(huán)境污染的空氣、離不開手機、電腦的長期輻射、光污染又缺乏良好的飲食習慣的人有很好的保健、護膚功效。
忌:體虛、脾虛、胃寒癥者及容易腹瀉者,不宜經常飲用。
苦蕎茶
常喝苦蕎茶不僅可抗過敏,改善人體微循環(huán),還可下火降燥,而且苦蕎屬粗糧,其中的膳食纖維可增加皮膚抗氧化能力,讓皮膚重回健康光澤。
忌:三低人群(低血脂、低血壓、低血糖)及嚴重體型瘦弱病人應慎食。
9.多做運動
好氣色、好的肌膚狀態(tài),當然少不了運動,先從晨練開始,將身體的每個細胞喚醒,也可再進行一些室內瑜伽運動,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當全身血液循環(huán)自如,其它的慢性癥狀也會隨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