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祿
【摘要】在電子時代,隨著人們的戶外活動不斷減少,電子時代的后遺癥接踵而來。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報告,電子時代的后遺癥主要有手機依賴癥、網絡成癮、方向感缺失等。過度依賴電子產品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會造成很大的心理與精神問題。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戶外教學是必不可少的。戶外教學有諸多功能:比如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與合作能力,拓展知識面等,不失為解決電子時代后遺癥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戶外教學 電子時代 后遺癥 依賴癥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74-02
隨著電子時代的來臨,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質的變化。手機、電腦、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常通訊、購物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完成。很多人足不出戶,在電子屏幕上輕輕一點,就可以完成許多事情。然而,在電子產品為人們帶來無限方便的同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迷失了,外出時間不斷減少,與親朋好友相聚的次數也在減少,大量時間耗費在電子產品上,很多青少年乃至成人都沉迷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無法自拔,人們的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心理問題也日益增多。不可否認,這一系列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電子時代人們的戶外活動與戶外工作減少導致的。戶外教學提倡讓學生走到戶外,參與一系列戶外活動,從做中學。戶外教學除了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互補,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外,能否解決電子時代人們的后遺癥,具有哪些功能也是值得當代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
一、戶外教學的概念
當前對戶外教育沒有統一的定義,根據美國戶外教育會議的整理,戶外教育是走出傳統課堂,走出教室的一種教學形式。教師帶領學生走進森林、湖泊、草原等各種自然地理環(huán)境,也可帶領學生去不同的城市、鄉(xiāng)村,讓學生在自然環(huán)境或者各種社會人文環(huán)境中,通過親身實踐與團體協作,了解人與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學會運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
二、電子時代人類的困境
1.手機依賴癥
對電子產品的過度依賴已經是影響全人類的一個話題了,手機依賴癥是一個典型代表。手機依賴癥是一種心理疾病,按照手機數據分析公司Flurry的定義,當一個人在一天之內打開手機應用的次數超過60次便可認為是“手機上癮者”,他們對手機的使用時間至少是正常人的6倍。隨著青少年學生、中年父母親等各個年齡段都有大量人淪為“手機上癮者”,手機上癮已經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根據Flurry公司的報告,截止至2014年3月,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手機上癮者”的數量增加了123%,由7900萬增加至1.76億,其中52%的上癮者為女性,48%為男性。
2.網絡成癮
網絡成癮這一概念由Ivan Goldberg在1995年率先提出,隨后大量研究者對此進行了嚴格的討論。目前,對網絡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通常把具有不自主的網絡強迫使用行為以及上網過程中不能有效控制時間的網絡使用者認定為網絡上癮者[1]。網絡上癮類型大致可分為四種,分別是:網絡賭博上癮,網絡色情上癮,網絡游戲上癮,網絡社交上癮。
3.方向感的缺失
由于電子導航設備的大量出現,很多人外出,往往利用導航一艘,不用再憑借自己的觀察力與記憶力就能輕易到達目的地,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導致了大量“路癡”的出現。
三、地理戶外教學的意義
在我國,當前還沒有系統的戶外教學,但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戶外教育已經很普遍了,其體系也比較完善了。從發(fā)達國家戶外教育開展現狀看,戶外教育主要有以下功能:
1.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意識
通過參與具有挑戰(zhàn)性的戶外活動項目,培養(yǎng)人的意志力,提升思考能力。此外,很多戶外運動強調參與者的自力更生,在成功地完成一系列挑戰(zhàn)項目后,可以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開拓、冒險的精神。
2.加強合作意識
在挑戰(zhàn)難度很大的項目中,單靠個人已經不可能完成。在這時候,往往鼓勵參與者的合作。對于具有“反社會”傾向的人,這時候通常會被改變。戶外活動更多地是希望參與者具有寬容、信任、關心他人的品格。很多戶外項目都給參與者提供了合作的機會,加強了參與者的協作意識。
3.讓人們擺脫電子時代的束縛
電子時代的來臨,讓廣大青少年學生“足不出戶”。長期久坐,使得人們的體質一代不如一代,并且電子產品用多了,很多人注意力無法集中,思考能力下降。戶外活動,讓人們走進自然,使身體得到運動,在清新的大自然中還能防治疾病,可以讓都市生活中疲憊的身心得到放松。戶外運動不失為電子時代人們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
四、結語
在我國由于諸多原因,比如人口眾多、經濟條件的限制,戶外教學一直不能像歐美國家一樣大力開展,更多的青少年學生以電子游戲、網絡社交為娛樂。這種情況如果長期得不到改善,勢必會造成國民身體素質下降。正視戶外教學的意義,改善我國的教育現狀,給予戶外教學足夠的重視,讓戶外教學具有實際操作的可能性,推廣戶外教學不失為解決電子時代人類后遺癥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歐居湖.青少年學生網絡成癮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2003.